天天看点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作者:掌上巴彦淖尔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系列报道之三

近日,五原县新公中镇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嫩绿的麦苗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张可义弯腰抚摸着麦苗说:“种地还是得相信科学呀。”

张可义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板结开裂的盐碱地,“春天水汪汪,夏天苗发黄,秋天不见粮,冬天白茫茫”。

地处北纬40°黄金种植带、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黄河水奔流而下,哺育着这里上千万亩良田,旱涝保收的地利让河套灌区成为大陆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但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成土母质含盐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以及长期不合理的耕灌制度,导致耕地盐碱化现象较为严重。数据显示,我市有652.23万亩耕地发生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占总耕地面积的48%,占全区盐碱化耕地面积的29%。

盐碱地是土地的“顽瘴痼疾”,却也是极具潜力的后备“新粮仓”。

多年来,我市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院校深度合作,研究集成“五位一体”(即增施有机肥壮苗、掺沙降容、施用脱硫石膏改碱排盐、种植耐盐作物、施用改良剂)、“暗管排盐”、“上膜下秸”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对于改良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盐碱地改良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还荣登“中国三农创新榜”。

如今

曾经寸草不生的地块已破“碱”重生

盐碱地上的农民迎来了播种的春天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用科技“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仲春时节,五原县隆兴昌镇的农田里,繁忙的播种开始了。从实验室转到田间地头,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二珍的行程安排得很满。

“2018年以前,这里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通过几年的盐碱地改良,现在这里的向日葵亩均可以增产50公斤以上。”站在隆兴昌镇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区,李二珍欣慰地说。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二珍(右)指导种植 记者 胡东育/摄

盐碱地治理有反复性、长期性、顽固性、技术复杂性,要根据成因、当地条件来综合判定应当采用的方式。目标要明确、方法要系统,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来自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田荣荣,从2018年至今扎根五原县,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盐碱地改良工程实施后,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15%,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10%以上。”田荣荣说。

从寸草不生到生机盎然,土地的变化凝结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测土施用改良剂技术、碳基有机肥改良技术……在五原县盐碱地改良专家工作站的展示墙上,一代代盐碱地改良技术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2017年,我市对盐碱化耕地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盐碱化土壤普查大数据平台,邀请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究集成“五位一体”“上膜下秸”“暗管排盐”3种核心改良技术模式,为全面改良盐碱地提供了详实的实验数据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随着科技进步,盐碱地治理理念也在发生改变。“现在我们大力推广土壤改良剂和秸秆还田,这些举措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提升后,盐分也进一步降低。耐盐品种加上绿色生产配套技术,粮食生产由追求高产逐渐向追求优质转变。”李二珍说。

五原县荣丰办事处荣义村一组村民王成林是盐碱地改良的受益者。提到村里土地的变化,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这儿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几乎什么也种不成,即便种了,出苗率也不高。后来,经过改良,每亩地平均增产150斤到200斤,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今朝金灿灿的丰收田,“沉睡”的土地资源逐渐被“唤醒”……

在位于五原县新公中镇的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丽萍正督促施工人员进行内部装修装饰工作。研究院预计近期完成内部建设。

“建设研究院是为了构建人才集聚地。通过建造集科研办公、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科研机构,让科研人才在这里更好地熟化集成与推广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做好科技攻关、技术熟化、成果应用、撬动产业、服务社会等工作。”王丽萍说。

此外,我市委托清华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编制《巴彦淖尔市50万亩盐碱化耕地(高标准示范30万亩)治理技术方案》等,为盐碱化耕地改良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实施整灌域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

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这些年,改良的盐碱地成为河套灌区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潜力股”。我市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模式,即将盐碱地改良与高标准农田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建立多元筹资机制,通过“上膜下秸”、“五位一体”等技术,因地制宜改良盐碱地。

在临河区狼山镇爱国村,远远望去,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高标准农田改造中还能改良盐碱地,促进节本增效。去年我种了60多亩辣椒,亩均纯收入3000多元,这是从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村民张国华说。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临河区狼山镇爱国村露地种植 通讯员 樊洁/摄

爱国村有8700多亩耕地,其中,中重度盐碱地就占到50%以上。通过集中连片高标准整治,同步实施“上膜下秸”和“暗管排盐”等技术,昔日的中重度盐碱地焕发出生机。

如今的爱国村粮食年年丰收,村里谋发展的信心也更强了。爱国村党支部书记潘竞忠告诉记者,盐碱地改良后,耕地质量持续提高,土地流转价格由原来的300元涨到如今的1000元,葵花亩产由原来的100斤增加到现在的400斤。通过统一翻地、统一打药、统一种植,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低30%、收入增加40%。

连日来,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几辆双膜播种机在平整的土地上进行高粱穴播并覆膜,农技人员不停地查看指导,助力高粱科学播种。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机械播种 通讯员 李璐洋/摄

西小召镇境内沿黄区域的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当地农民大多以种植耐盐碱的葵花为主,种植结构单一,产量少、收益低。2023年,西小召镇境内的8万亩农田进行高标准改造,让零碎田变成整块田、低产田变成高产田。

为了让“好田”种上“好品种”、有个“好收成”,西小召镇乃马岱村党支部吸纳周边村组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成立农牧专业合作社,对项目区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并与企业签订高粱订单进行试验种植。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播种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回收,从种到收都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确保种好粮、稳增收。“下一步,我们计划建个粮食烘干塔,再建个酒厂,把高粱产业链发展起来。”乃马岱村党支部书记刘文贤说。

2023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示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河套灌区入选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中的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结合整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将实施整灌域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60万亩,目前已完成20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

今年,我市将依托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设立的1个研发中心、4个试验站,协同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新路径研究,形成一套适合解决河套灌区土壤地力提升的耕作模式,为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让盐碱地变成“金银滩”

思路一变天地宽,盐碱地变成“金银滩”。

俯瞰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村,一组组光伏发电板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草鱼偶尔跃出水面,三五村民在阴凉地围坐聊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铺展开来。

行走黄河“几字弯” 书写绿色“三北情”③ | 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村渔牧光一体化项目 通讯员 赵珂/摄

“渔牧光一体化项目就是在盐碱地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部分发展水产养殖,空地部分发展肉羊养殖。村民可以每年拿到土地流转的收入,村集体还可以获得养殖收益和光伏发电的收益。”哈达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明告诉记者,“从来没想过我们靠‘晒太阳’就挣到了钱。”

在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复胜村的水洼区域,内蒙古沣润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组织大型机械进行虾塘清淤和扩建,为今年养殖做准备。

“这块盐碱地挺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今年我扩建100亩,盖5个暖棚,放200万尾左右的虾苗,准备提前上市,这样价格肯定要比平时高一些。”内蒙古沣润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郝庆平说。

今后,我市将突出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抓住“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坚持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和长期并重,落实科技、水资源、资金、体制机制保障,推广节水灌溉洗盐、保护性耕作、绿肥饲草种植、化学治碱淋盐、井灌井排模式,加快实施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取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高效推进盐碱地改良工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字:记者 张杰

图片:记者 胡东育

编辑:陈龙 校对:乔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