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作者:谈诗论词

生活中会邂逅很多美好,只是人们经常熟视无睹,等到回过头来再想细细观察,忽然又发现无处寻觅,于是便觉得有些懊恼。那些骚客咏士们其实也会遇到同样的境遇,只是他们愿意做一个有心人,并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悟。

灵感稍纵即逝,需要及时捕捉,李贺出门时就会随身携带一个布囊。白居易的书房里专门放了一些陶罐,每次偶得佳句,就会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地存放。人们平时若是喜欢舞文弄墨,也可以借鉴古人的方法。下面介绍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结尾更是神来之笔。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柳条灵

作者:何永康

脊梁苦痛药难销,渔友多情送柳条。

为问相赠何所用,笑云五柳不弯腰。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身体不舒服了,就要及时治疗,对于朋友的关怀,大家也会感谢不尽。这首诗就记录了作者的一次真实体验,充满诗趣,令人拍手称赞。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诗人平时经常伏案写作,颈椎、肩膀以及腰部会受到一定损害,时间久了,积劳成疾,即使喝药、针灸,也很难立刻见效,令人痛苦不堪。他的一位好友经常与他在一起垂钓,当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就送来了一根柳条。

诗人诧异地询问对方,你赠送的这根柳条有何作用?朋友乐呵呵地说,魏晋才子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他就不为五斗米折腰。朋友岂能不知柳条不能治病,也一定了解到诗人已经在就医调理,他只不过借此调侃,让诗人放松心情。全文到此结束,却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更令人遐想。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题万松书院

作者:紫陌花开

堂上琅琅不复闻,榴花几度落纷纷。

老松难耐清闲世,日日岭头课白云。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边的凤凰山上,乃是明清时期影响广泛的书院,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曾在那里相识、相知和相爱。虽然由于时代变迁、文化发展,书院早已成为古迹,不过那里却依然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往。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前两句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感慨,昔日的学堂曾经培养了无数青年才俊,那里的先生也是桃李满天下。而今人去楼空,再也听不到琅琅书声,周围只有参天的松柏、奔腾的溪流,以及一年一度按时绽放和凋谢的榴花。

后两句转折,并托物寓意,古老的苍松见证了书院的兴盛,它似乎习惯了古代学子们热烈讨论、认真读书的氛围,而不太适宜当下的冷清和幽静,于是便每天与山岭上的白云交流学习情况。全文采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又充满沧桑之感,令人赞赏不已。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瘦西湖怀古有寄

作者:江南兰

廿四桥头玉露侵,清辉似水满衣襟。

吹箫人去无寻处,直使西湖瘦到今。

瘦西湖位于扬州,自古以来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晚唐诗人杜牧曾在此处逗留,并深情吟诵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并感慨时光荏苒,人生蹉跎。

平民诗人的三首七绝,技巧高超,承转自然

作者在开篇借用小杜的诗句,展现出瘦西湖清寒的景象。诗人伫立桥头,凭栏远望,一时间好像穿越到唐代,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那些玉人吹箫的场面。一阵凉风吹过,又将才子拉回现实中来,中空的一轮圆盘播洒着清辉,更令人感觉清凉无比。

后两句极富诗情画意,吹箫人不见踪影,让人失望和遐想,如此凄清的环境,甚至令山川湖泊也感到伤感。“直使西湖瘦到今”,结尾堪为神来之笔,作者采用拟人手法,既巧妙地结合了瘦西湖的名字,又抒写了作者对先贤的一种致敬之意。

三位平民诗人的佳作都是技巧娴熟,承转自然,又极富诗趣。正是因为他们平时深入自然,细心观察,又及时地捕捉灵感,才会创作出如此令人惊艳的诗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