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开好基层座谈会?省委办公厅干部支招

作者:决策杂志

召开基层座谈会,摸清基层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是“三服务”工作的常见方法。

实际工作中,出于种种担心顾虑,村民、居民、社会组织代表等基层参会人员往往不敢畅所欲言。

如何在深入基层时更加全面了解实情,以下座谈技巧可供参考。

如何开好基层座谈会?省委办公厅干部支招

01

营造良好氛围

主持讲话破题。会议主持人可以先作召开座谈会的说明,开诚布公,把座谈目的、座谈会成果运用的打算告知参会者。

例如,主持人可以说,来此召开座谈会是为了摸清真实情况,帮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座谈会成果形成报告呈送相关领导审阅后,如果得到领导批示,将更快更有效促进问题解决。

拉近距离破冰。群众工作最忌高高在上,应抱着向基层学习的态度,多问问基层群众的切身感受,在拉家常中营造轻松气氛,拉近心理距离。应保持谦逊姿态,多用礼貌用语,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尊重和关心,愿意敞开心扉讲述真情实感。

可以不时予以共情回应,多肯定基层干部的不容易,多理解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

例如,某次座谈当“楼道长”谈到自己是志愿者且没有取酬时,可以称赞这种奉献精神;当“调解驿站负责人”谈到自己是退休厂长时,可以肯定其作为退休老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经验。

02

精准找出答案

引导阐发破难。座谈开始后,一般由参会对象汇报相关情况。其间,可就汇报内容进一步发问,请座谈对象围绕某项工作进一步解释或展开陈述,这时听到的往往不是预先准备好的内容。用具体化的提问方式引导座谈对象进一步阐发,化难为易,既可以听到更深层的真实内容,也方便时刻聚焦我们想了解的主要内容。

例如,当座谈对象谈到某方面感受时,我们可以询问可否举个例子具体谈谈。如此,有利于深入了解基层工作情况。

循环提问破障。基层群众一般对座谈提问抱有谨慎态度,宁愿不说也不说错,宁愿少说也不说全。为鼓励座谈对象多说一些、说全一点,我们需把握基层群众心理变化,可采用“赞同+提问”的方式,先赞同一部分观点,再提出问题,这样更容易获得座谈对象的积极回应,听到真话也就顺理成章。

在此基础上,为拓展调研深度,可采用循环提问的方式。

例如,开展座谈时,可以先问村(社区)干部的做法,再问村民(居民)的感受,接着问村(社区)干部的困难,再问村民(居民)的建议,继续问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计划,再问村民(居民)的期待等,这样就可以了解到许多相互呼应、相互印证的细节,掌握真实情况。

03

掌控主动局势

顺应思路破空。座谈前,我们一般立足座谈目的设定提纲或框架,座谈对象出于一些考虑,提前撰写的汇报材料往往与我们的思路有差异,甚至有冲突。如果座谈时仍然机械地按原定思路提问,容易让座谈对象语塞,造成冷场,甚至无所适从、下不来台。

其实,思路不同很常见,用好后续的提问交流,依然可以回归我们想了解的主题。座谈时,应采用变通方式,及时调整思路,顺着座谈对象的逻辑框架进行提问,如此效果更好。

例如,座谈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时,预设的提纲是“源头治理的不足表现、内在原因,基层智治的不足表现、内在原因,未能就地解决的案例、原因等”,但实际上座谈对象汇报时的框架可能是“基层治理的成绩,‘枫桥经验’的实践特色,下一步工作重点”。这时应尊重和理解座谈对象,待其汇报完成后,再围绕我们想了解的重点问题深入交流。

适时打断破势。基层座谈中,往往是一层真、层层真,一步假、步步假,掌握时机、及时把控谈话趋势十分重要。

有些座谈对象不按主持人要求发言,在交流环节仍然不正面回应提出的问题,只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这时,应及时调整询问策略,该打断时要打断,通过礼貌插话、精准提问、引导回答等方式扭转座谈趋势。

应当注意,座谈重在获取信息,了解情况是第一目的,不需作不必要的争辩、反驳。

例如,一位干部在某次座谈汇报时,先谈党建统领的机制做法,接着准备大谈取得的成效,而座谈目的是了解融合型大社区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此时,要及时调整策略,可提醒对方简要介绍书面材料上的内容,重点谈谈存在哪些需要上级协助解决的困难。

04

下足首尾功夫

分类分层破局。如果干部、群众一起座谈,基层群众发言时可能有所顾虑,难以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对座谈群体科学分类分层,有助于更好掌握真实情况。一般可在机关会议室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在居民小区召开仅限群众参加的现场座谈会。也可以根据座谈主题需要,按其他角度进行分类分层。

例如,要了解某地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可以做该地治理前后相关人群的座谈分层,分别找当地原住民和新居民代表座谈;也可做不同治理重点的座谈分层,对“治理机制”“数字化治理”等相关人群分别座谈;还可让民营企业家或自由职业者分别谈谈对当地治理环境的感受。

印证核对破疑。座谈时有许多未来得及深入展开的内容,可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核对和网上舆情收集等多种方式印证,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特别是一些数字、事例等内容,如果没有及时记下,或因口音等原因没听清楚,需要通过电话等方式予以确认,核实清楚。切忌自以为是,或因怕麻烦而不去了解与核对,这样往往会曲解座谈对象的意思,或者言而不透,失之空泛,达不到座谈目的。

例如,某次座谈时,有基层干部讲到行政败诉率为8%,但根据经验,这个数字可能有误。电话核对才知道实际是3%,讲述时的口误,险些导致工作失误。

作者:浙江省委办公厅 张兆利

编辑:王牧寅

审核:纪海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