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闻鼓论津】聚力文化协同,共推区域发展

作者:网信宝坻

京津冀是大陆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区域特色鲜明的重要区域之一。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发掘三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三地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三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闻鼓论津】聚力文化协同,共推区域发展

京津冀三地具有文化协同发展的地域条件和文化背景

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相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脉的文化传承。因此,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从文化上,京津冀都具备文化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

京津冀位于相同的地理区域。京津冀地区北依燕山山脉、西凭太行山脉、东临渤海海湾,两面环山、一面临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地理环境。同时,位于这一区域的海河水系,又通过四通八达的众多河流将这一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片区域中,温带季风气候造就了四季分明的季节特点,夏季雨量充沛,冬季白雪皑皑。地理区域的整体性、河流水系的联系性和气候环境的一致性,对京津冀区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京津冀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京津冀地区历史渊源深厚,从西周时期便共同处于燕文化影响范围内,北京琉璃河遗址、河北燕下都遗址、天津张家园遗址等地的考古遗址都展现出京津冀地区历史渊源的统一性。西汉时期,京津冀地区属于幽州刺史部和冀州刺史部,一直到明清时期归属直隶,两千多年的历史再一次证明京津冀地区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在相同的历史脉络中,在统一的历史记忆中,京津冀地区逐渐发展出了一脉相承的特色文化。

京津冀具有一脉的文化传承。京津冀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区域文化。京津冀三地依山傍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有千秋、融合汇通的区域文化特色。京津冀三地虽然各有标识性的地方文化,但是京派文化、津派文化、燕赵文化之间已经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生态。因此,从历史上看,三地文化蕴含着相同的文化基因,具有同根同源的特性。

京津冀三地具有文化协同发展的合作基础和丰硕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文化领域推动协同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坚持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文化主管部门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随后,又相继签署了《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等合作文件,并成立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地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艺术职业教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演艺、电影等行业发展联盟,共同研究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机制,挖掘三地文化资源优势,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普查文化资源,携手遗产保护。2024年2月23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发布。在三地规划和资源部门、文物部门的协同合作下,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得到了详细呈现,包括长城、大运河等8项世界遗产,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4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一一被标示在图中。这一分布图是京津冀三地首次基于统一空间框架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系统梳理、客观展示和权威发布,为三地进一步联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共享旅游资源,推动文旅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大数据客流监测显示,在三地文旅部门多年协同合作之后,2023年京津冀三地已经互为重要且热门客源地。在北京游客来源地中,河北和天津位列前两位,游客合计占北京接待外地游客总数的42.3%;在天津接待的外地游客中,河北和北京同样位列前两位,占接待外地游客总数的49.1%。2024年春节期间,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前来天津旅游的客源地前五名分别为北京、上海、唐山、石家庄、保定。京津冀三地互相成就了繁荣的文旅市场,同时更展现出三地巨大的文旅协同发展潜力。

共建文化品牌,繁荣演艺市场。2023年12月31日,天津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开启了“京津冀新年音乐会”。据统计,自2015年起,天津演艺网上的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交流的演出越来越多,从每年数十场逐渐增至每年数百场,至2023年累计达到1000场,包含戏曲、曲艺、话剧、儿童剧、音乐、杂技等众多艺术种类。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依托各种合作平台,共创文化项目、共办文化活动,共同推动了三地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展现了三地文化领域的蓬勃生机。

京津冀三地具有文化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未来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要求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这一重要要求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也为我们描绘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未来。

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协力做好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要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对京津冀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摸底普查,对京津冀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破解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协力提供好公共文化服务。京津冀三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办法,形成三地相邻地区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来提升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

坚持文化与经济相促进,进一步协力繁荣文化演艺市场。京津冀三地进一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整合艺术创作力量,加强艺术创作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三地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构建统一的、协调的、互融的区域文化市场。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协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整合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三地通过差异化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文旅品牌,在互补中实现三地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共享中推动三地文旅产业的共赢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入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进一步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三地文旅产业共享共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