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作者:农村青年杂志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农村青年

微信公众号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原载于《农村青年》杂志2023年第10期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文 / 侯朝阳

丹巴县地处四川省西部,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大门,海拔1700—5500米。由于地势落差大,因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别样风情。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藏地风情

碉楼:小时候回家的路

丹巴县境内峰峦叠嶂,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涌出了一道幽深峡谷。

被外媒赞为“东方金字塔”的丹巴古碉楼,主要集中于河谷两岸,与藏寨民居浑然一体。据统计,丹巴现存562座碉楼,自唐朝以来,这里就被誉为“千碉之国”。

公元6—7世纪,丹巴县曾是《西游记》女儿国原型——“东女国”的都城。东女国是一个部落政权,沿袭了母系社会制度。《旧唐书》记载:这里“重妇人而轻丈夫”。东女国女王的丈夫不掌权,只负责对外战争;内臣皆为女性,男人不可在朝廷做官,而只能在外服兵役。在几百座丹巴古碉楼中,不乏从东女国时期幸存的古遗。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古老的丹巴碉楼

丹巴县的清晨云雾缭绕、远山朦胧。当我来到现存古碉楼最多的梭坡乡,便听得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山谷深处的藏寨里悠悠传来。一位老者正在修复古碉,是70多岁的其米巴丹老人、颇负盛名的木匠和石匠。平时,只要不是农忙季节,他都会和徒弟提着泥桶、手持榔头,到古碉墙下进行日复一日的修补。“从19岁开始,和石头、泥巴打交道,就成了我的日常。”其米巴丹大爷笑容和蔼地说。老人还自豪地介绍:“大川与江流之下,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早在千百年前的东女国时期,我们嘉绒藏族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把一块块上百斤的石头层层叠加,筑起了一座座碉楼。”如今,无论你行走在丹巴的深山峡谷、还是田园林间,凡是有藏族村寨的地方,都耸立着高出山寨几十米的古碉楼。在白云蓝天和山峰的映衬下,它们显得十分古朴和壮观。

采用了“叠石技艺”的古碉楼,是嘉绒藏族的建筑艺术杰作。千百年来,这些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的古碉,经受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旧巍然屹立!丹巴古碉楼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类型,而以四角楼最为常见。一座座古碉虽然只用天然的石头、木材和粘土打造,却异常厚实牢固。这些灰黑色的建筑端正笔直、角如刀锋、高耸入云,如一个个雄立千年的巨型感叹号,神秘而古老,引人浮想。

现存的丹巴碉楼主要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高度一般在10—30米左右,高者可达60米,相当于20层楼了。丹巴碉楼最开始的作用并非民居,其米巴丹老人介绍说:“历史上,丹巴各部落的土司经常征战,碉楼最开始的作用是防御敌人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古碉的墙体之间放上枕木,这样能让墙体变得整齐好看,并可以缓冲地震带来的压力。

当地的老人都十分崇拜丹巴古碉,并把这些千年建筑视为民族的骄傲。其米巴丹说:“小时候,阿妈就叮嘱我们,只要看到寨子里的碉楼,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藏寨:令人惊艳的甲居

位于丹巴聂呷乡的甲居藏寨,距离县城8公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首。甲居,在藏语里是“百户人家”的意思。

甲居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落差近千米的山坡上,幢幢藏式楼房散落在绿树丛中。它们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难怪一些来过甲居藏寨的游客都惊呼“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特征,一户人家住一幢木石结构的寨楼,建筑材料和技艺都传承自古老先民,因而保持了传统而古朴的风貌。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每一幢寨楼都是3-5层,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米。墙体为白色或土色,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为红色。

每年春节前夕,寨房的主人们还会依照传统习俗,用植物染料将泥巴变成白色,精心涂染自家的寨楼墙面。男女老少齐动手,为整个藏寨披上了洁白的盛装!甲居寨楼的底屋为家畜圈,上面依次是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民居多挑背山面水、向阳避风处而建,独立小院里种有苹果、石榴、花椒等树木。家外的山坡和平坦的田地上,则种植了果树和青稞、油菜、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春天时节,油菜花、桃花、梨花会依次盛开,甲居村在晨曦、日光、晚霞的变幻浸染下,美得如同大师笔下一幅幅丹青画卷。

让人称奇的是,碉楼和寨房原本是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却能在丹巴错落有致地相融。居高远眺,青山如黛,翡翠般的青草绿树和田地间掩映着一座座古碉和寨楼,清澈的溪水从房前屋后潺潺流过,美得令人惊叹。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田园美景与藏族民居

我来的时候,天气较暖,甲居的梨花已经开过,满山的苹果花正在盛放。藏家小院的苹果树下,一位老人弹着“扎木年”(六弦琴),几名男女载歌载舞跳起了“锅庄”,逗得孩子们咯咯地笑。而在不远处的山林里,盛开着大片的杜鹃花。夏天正值它的花季,一路花香四溢。山上的杜鹃、早樱、松萝、灵芝,还有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游人无不感叹“好美”!

丹巴人爱花爱美,他们在院子里和阳台上都种满了各色花朵。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嘉绒藏族的看花节,当地人称之为“若木尼”,藏语是“到野外去集会享受大自然景色”的意思。看花节开始的时间不同,要请高僧大德推测确定;人们在赏花的同时,也要去祭祀海拔5100多米的墨尔多神山。

美女:姑娘从不施粉黛

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了丹巴县境内的墨尔多神山,化作万千迷人的美女。从此以后,墨尔多神山下的峡谷村落就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美人谷”位于巴底乡,距离丹巴县城约26公里,以盛出美女而闻名。当地姑娘几乎从不施粉黛,也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仅是在务农、放牧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她们拥有天生的冰肌玉肤,苗条身材婉转有致。长期劳动的打磨并没有使女孩们变得粗糙,反而让她们拥有了魅力十足的健康美。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参加看花节的丹巴少女

“美人谷”男子的身高普遍在1.8米以上,女孩也有1.7米左右,这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挺罕见。为何这里盛产身材高挑、肤白貌美的姑娘呢?据专家考证,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所灭后,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从大西北出逃,其中一支跨过甘肃河西走廊,经阿坝草地流入丹巴这一带。巴底乡峰岭对峙、银涛纵横、气候宜人,山高谷深的环境亦可避祸,于是他们便驻足下来,在此繁衍生息……

天生拥有“贵族血统”,再加上这一方山水很养人,当地女孩便都出落得端庄娴雅、苗条水灵,此地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谷”。

值得一提的是,由许多藏寨相连而成的“美人谷”附近,还散布着一处处天然温泉。这些高山峡谷间的温泉终日烟雾缭绕,犹如仙境,水温在40℃以上。因泉水中富含多种天然矿物质,有美容保健、活血化瘀等功效,这也是当地姑娘一个个都像“出水芙蓉”的原因。

于美人谷旅游期间,我曾问一个在山坡上看书的漂亮姑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好美啊’用藏语怎么说?”美女红着脸告诉我,她叫洛桑梅朵。继而,她低头提醒我:“你不要随便夸赞一个陌生姑娘,害羞没得(不知道害羞)。”梅朵羞涩地“教育”了我一句就转身离去了。我望着她的背影,见她在山坡下看到一片残破的经文被风吹落,急忙弯腰捡起来,再小心翼翼地用石头压好。发现我在后面盯着她看,她红着脸瞪我一眼,迅速跑开。

当天下午,我在寨子里溜达拍照时,又有幸遇到这个素颜朝天、淳朴漂亮的姑娘。外出购物回来的她从拖拉机上跳下来,递给我几个不知名的青果:“给你吃,远来的游客。”我受宠若惊,一边道谢,一边从包里翻出一本自己出的小诗集回赠她。“你还会写诗呀?”梅朵面露惊喜。

我满心甜蜜地尝了一口梅朵给的水果,竟然被酸得呲牙咧嘴。她没有像旁人那样哈哈大笑,而是忐忑地揉着素手说:“你怕酸?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要不,请你喝杯酥油茶吧?”就这样,我跟着梅朵回到她的家,品尝了她和阿妈端出来的奶渣包子、牦牛酸奶和酥油茶……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壮丽的自然风光

离开丹巴时,望着纯净的天空和高山草甸以及充沛的阳光,我有点怅然若失;又听到从“美人谷”方向飘来男女对唱的情歌和闻到青稞酒醉人的芳香,就更不想回归嚣闹的都市、继续“压力山大”的生活了。

“回头再带家人到丹巴来,一起体验古碉、藏寨、美人谷的风情吧!”我在心里默默地安慰着自己,挥别了这处藏地桃花源。

绝美的“藏地桃花源”

农村青年杂志

来源:《农村青年》杂志2023年第10期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杨 茗 刘朱婴

编辑:张 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