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作者:第一读者

作为四川出版的主力军,新华文轩所属的多家出版社近年来在出版好书上下大力气,成绩卓著。为鼓励和表彰优秀出版物,新华文轩自2015年起,已持续9年开展“文轩好书”评选活动。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2024年1月31日,2023年度“文轩好书”名单正式揭晓。

经过14位专家和文轩编委会组成的评审队伍多轮筛选、评议、投票,最终有47部作品荣获2023年度“文轩好书”。这些文轩好书中,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图书,有弘扬时代精神的主题出版物,有彰显学术精神的社科精品,也有颇具巴蜀特色的优质图书和扎实感人的文艺佳作,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艺术、科学价值。为此,读者报全媒体矩阵隆重推出“2023年度‘文轩好书’诞生记”系列报道,深度挖掘“文轩好书”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书名:《AR改变世界》

●获奖理由:本书是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新视野·前沿科学丛书”之一。作者权威、内容严谨,具有专业性、前瞻性,语言通俗易懂,阅读体验极好。

AR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近年来才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你可能在《头号玩家》或《黑镜》等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人们对AR技术的奇思妙想,也可能从科普文章中了解过“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概念,你还可能已经亲自体验过AR眼镜,并且将其应用在你的休闲娱乐与日常办公中。是的,随着AR技术的创新和发展,AR应用也开始向更多领域拓展,AR技术在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AR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你的生活,甚至整个世界。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书籍《AR改变世界》,被评为2023年度“文轩好书”。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提到《AR改变世界》这本书,不得不先来介绍一下它的作者——戴维·罗斯,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导师、产品设计师、未来学家和作家。他在著作中为我们即将改变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业内人士的指南,深入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应对办法,涵盖了公平和准入问题,以及过滤气泡问题等,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权威性,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教授兼学术负责人帕蒂·梅丝、《福布斯》科技专栏作家查理·芬克等科技权威人士的联袂推荐。

《AR改变世界》一书是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新视野·前沿科学丛书”之一。据川科社副总编辑肖伊介绍,“新视野·前沿科学丛书”主要是关注当前成为热点的前沿科学技术,比如其他分册的主题分别为脑科学、神经科学、AI等,AR作为一种深入人们生活,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沉浸式体验的热门前沿科学技术,自然被丛书列为了“重点关注对象”。正好,《AR改变世界》一书,深入研究增强现实(AR)技术,详细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影响,描绘了未来科技发展图景,重塑了人类体验世界和互动的方式。与川科社想要展示AR技术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这本书就顺利选入了“新视野·前沿科学丛书”。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AR技术的兴起,国内外也涌现了大量的相关专著或科普书籍。川科社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本引进版的介绍AR技术的图书,主要是看中了它的“更具阅读性”。这部成人段科普佳作的作者,既是权威科学家,又是科普作家,他从“高端”学者的视角,以读者更能接受的诙谐、生动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写一本科普读物,权威、科学又不失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确实很吸引读者。

对于引进国外版本的科普读物,编辑们的审校要求更高。编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习惯、表达形式或接受方式等的不同,读懂国外科学家的一些“幽默”或“举例”或“尺度”,然后再将一些国内读者难以理解的内容调整成国内读者更容易接受或感受的内容,让国内读者更容易抓取到其中的“笑点”或“精彩点”。要读懂、明白作者想要表现的“亮点”在那里,这就需要查阅、佐证大量的资料,甚至需要将遇见的问题几经周折联系到翻译者或原作者来找寻答案。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2023“文轩好书”诞生记⑮|引领阅读科技前沿,川科社带你走进AR世界

《AR改变世界》一书,让普通百姓更好地感知前沿科技魅力,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我们和前沿科技“相遇”,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产生碰撞,使创新发展的科技普及之翼与科技创新之翼并展共振,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殷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