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报|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3年工作年报

作者:上海市法学会
年报|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3年工作年报
年报|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3年工作年报
年报|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3年工作年报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成立于1998年。本年度,研究会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现有理事23人、成员93人,研究会由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法学所所长姚建龙研究员担任会长。研究会在市法学会的领导下,在姚建龙会长的带领以及研究会理事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为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为广大理事和会员搭建平台,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积极参与立法咨询、论证与宣讲活动,服务广大理事、成员,开展社会服务。研究会在法学会指导下成立了以姚建龙会长为组长的党的工作小组。研究会成员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各自教学科研及司法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极围绕中央依法治国有关文件开展学习。

一、主要学术活动

1.2023年9月8日,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与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换届大会暨性侵未成年人的预防与惩治专题研讨会”。会议选举产生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同时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5月印发的《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进行研究与解读,来自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市文明办、团市委、上海市二中院、上海市检二分院、长宁区法院等实务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本市中小学校长、律师事务所律师等四十余人参会。

2.2023年10月14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昆山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未检社会支持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专家论证会在昆山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江苏省检察院、苏州市委、苏州市检察院、昆山市委、昆山市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二十余人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课题研究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儿童被害人司法保护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2BFX060),负责人:吴鹏飞(研究会理事)。

2.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浦东新区家庭教育发展与立法研究”,负责人: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

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一般课题:“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GJ2023C31],负责人:姚建龙(研究会会长)。

(二)参与立法

1.起草《浦东新区促进家庭教育若干规定(专家建议稿)》,已经列入正式立法项目,参与人: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

2.作为浦东新区法规立法第三方评估单位,圆满完成受托任务,并出版了《浦东新区法规研究》一书,主持人:姚建龙(研究会会长)。

3.参与《浙江青年发展促进条例》课题研究、立法调研论证工作,主持人:姚建龙(研究会会长)。

(三)发表论文(仅列举CSSCI来源期刊)

1.姚建龙(研究会会长):《不教而刑: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反思》,《中外法学》2023年第5期。

2.姚建龙(研究会会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功能与定位》,《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1期。

3.姚建龙(研究会会长)、俞海涛:《论浦东新区法规:以变通权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4.姚建龙(研究会会长)等:《与党内法规法典化主张商榷——兼论党内法规体系化的路径与方式》,《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5.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找回家国:法学研究范式及其话语体系的重塑》,《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1期。

6.张华(研究会理事):《新修改的办理性侵害意见条文解读》,《法律适用》2023年第11期(总第500期)。

7.张华(研究会理事):《法律适用·张华专刊》,杂志为纪念创刊500期,为张华法官制作专刊,汇集了作者2005年以来14篇专业论文。

8.高维俭(研究会副会长):《“有的放矢”防范年轻成年人刑事法律风险》,《人民检察》2023年第5期。

9.金泽刚(研究会理事):《网络时代侮辱、诽谤罪司法适用之争》,《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7期。

(四)其他成果

姚建龙(研究会会长):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姚建龙(研究会会长)等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版。

姚建龙(研究会会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文汇报》2023年4月29日论苑。

姚建龙(研究会会长):《强化法律红线传递司法温度》,《检察日报》2023年5月26日。

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迈向法治的东方经验:新时代人民调解的功能重塑》一文获第十一届全国调解与实务研讨会一等奖。

田相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中国检察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三、人才培养

1.姚建龙(研究会会长):当选为上海市法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2.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

3.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当选中国犯罪学会预防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

4.张华(研究会理事):当选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四、党建工作

1.2023年9月,完成了研究会换届工作,并根据市法学会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研究会党的工作小组建设。

2.2023年12月,组织研究会党的工作小组成员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五、社会服务

姚建龙(研究会会长):

2023年1月7日,接受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周到上海等媒体采访:《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启动一年,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阶段性立法成果》。

2023年5月4日,接受法治日报采访:《丈夫死亡后妻子是否有权移植胚胎胎儿出生后是否有权获得损害赔偿》。

2023年6月1日,参加最高法“法治护航伴你成长”六一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3年6月1日,检察日报报道:《增强问题意识回应实践需求构建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2023年6月2日,受聘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

2023年8月11日,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浦东“立法试验田”释放改革效能》。

2023年8月29日,受聘为第六届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

2023年12月7日,受聘为上海市教委第三轮外聘法律顾问。

张华(研究会理事):

2023年10月18日,受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邀请,在河北石家庄为河北省检系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实务培训班授课。

2023年9月,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聘为首届"星火启航新人培训班"院外特聘专家,为学员们作“在办案中发现与解决司法适用问题的若干方法”的分享。

2023年11月3日,受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邀请,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条线培训班,作“少年司法与法律援助”实务分享。

2023年12月16日,受国家法官学院邀请,作为作者代表,参加最高法举办的“以深化实践法学研究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暨《法律适用》创刊500期”座谈会,最高院院长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本年度,就性侵害儿童案件中“隔空猥亵”等法律问题,分别接受《新京报》《南风窗》记者访谈,相关内容见诸报端。

张善根(研究会副会长):

2023年7月,受上海市教委邀请为全市各区教育局书记、局长及业务骨干培训《师德失范行为的认定与处置》。

2023年9月,在受邀凤凰网直播平台对谈《校园欺凌的罪与罚》。

2023年10月,参与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访谈节目《大同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的思考》。

尹琳(研究会理事):

2023年9月,参与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访谈节目《大同校园欺凌事件除了训诫还应做些什么》。

田相夏(研究会副秘书长):

2023年12月20日,受邀参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执法协同“法治加油站”,为本市市区两级网信、检察、文旅执法业务骨干及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等110余人讲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内容解读》。

2023年6月1日,《夜线约见: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2023年10月28日,《夜线约见:为未成年人撑起网络安全保护伞》。

年报|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3年工作年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