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成立于1998年。本年度,研究會圓滿完成了換屆工作,選舉産生了新一屆理事會,現有理事23人、成員93人,研究會由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社科院黨委副書記、法學所所長姚建龍研究員擔任會長。研究會在市法學會的上司下,在姚建龍會長的帶領以及研究會理事和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以“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為工作理念,積極開展學術研究,舉辦學術研讨,為廣大理事和會員搭建平台,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積極參與立法咨詢、論證與宣講活動,服務廣大理事、成員,開展社會服務。研究會在法學會指導下成立了以姚建龍會長為組長的黨的工作小組。研究會成員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在各自教學科研及司法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積極圍繞中央依法治國有關檔案開展學習。
一、主要學術活動
1.2023年9月8日,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與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共同舉辦“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換屆大會暨性侵未成年人的預防與懲治專題研讨會”。會議選舉産生研究會新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理事。同時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5月印發的《關于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見》進行研究與解讀,來自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市文明辦、團市委、上海市二中院、上海市檢二分院、長甯區法院等實務部門的專家,以及來自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上海海事大學的專家學者和本市中國小校長、律師事務所律師等四十餘人參會。
2.2023年10月14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昆山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共同主辦的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未檢社會支援體系評估名額體系研究”專家論證會在昆山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江蘇省檢察院、蘇州市委、蘇州市檢察院、昆山市委、昆山市檢察院等實務部門的專家以及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複旦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二十餘人參與了本次學術研讨。
二、主要學術成果
(一)課題研究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兒童被害人司法保護的理論建構與制度創新研究”(項目準許号:22BFX060),負責人:吳鵬飛(研究會理事)。
2.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婦聯專項課題:“浦東新區家庭教育發展與立法研究”,負責人: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
3.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一般課題:“未檢社會支援體系建設評估名額體系研究”[GJ2023C31],負責人:姚建龍(研究會會長)。
(二)參與立法
1.起草《浦東新區促進家庭教育若幹規定(專家建議稿)》,已經列入正式立法項目,參與人: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
2.作為浦東新區法規立法第三方評估機關,圓滿完成受托任務,并出版了《浦東新區法規研究》一書,主持人:姚建龍(研究會會長)。
3.參與《浙江青年發展促進條例》課題研究、立法調研論證工作,主持人:姚建龍(研究會會長)。
(三)發表論文(僅列舉CSSCI來源期刊)
1.姚建龍(研究會會長):《不教而刑:下調刑事責任年齡的立法反思》,《中外法學》2023年第5期。
2.姚建龍(研究會會長):《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的法治:功能與定位》,《政治與法律》2023年第1期。
3.姚建龍(研究會會長)、俞海濤:《論浦東新區法規:以變通權為中心》,《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3年第3期。
4.姚建龍(研究會會長)等:《與黨内法規法典化主張商榷——兼論黨内法規體系化的路徑與方式》,《社會科學》2023年第5期。
5.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找回家國:法學研究範式及其話語體系的重塑》,《政治與法律》2023年第1期。
6.張華(研究會理事):《新修改的辦理性侵害意見條文解讀》,《法律适用》2023年第11期(總第500期)。
7.張華(研究會理事):《法律适用·張華專刊》,雜志為紀念創刊500期,為張華法官制作專刊,彙集了作者2005年以來14篇專業論文。
8.高維儉(研究會副會長):《“有的放矢”防範年輕成年人刑事法律風險》,《人民檢察》2023年第5期。
9.金澤剛(研究會理事):《網絡時代侮辱、诽謗罪司法适用之争》,《探索與争鳴》2023年第7期。
(四)其他成果
姚建龍(研究會會長):第十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姚建龍(研究會會長)等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基本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9月版。
姚建龍(研究會會長):《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文彙報》2023年4月29日論苑。
姚建龍(研究會會長):《強化法律紅線傳遞司法溫度》,《檢察日報》2023年5月26日。
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邁向法治的東方經驗:新時代人民調解的功能重塑》一文獲第十一屆全國調解與實務研讨會一等獎。
田相夏(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小生欺淩防治指導手冊》,中國檢察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三、人才培養
1.姚建龍(研究會會長):當選為上海市法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2.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入選上海青年法學法律人才庫。
3.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當選中國犯罪學會預防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
4.張華(研究會理事):當選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四、黨建工作
1.2023年9月,完成了研究會換屆工作,并根據市法學會的指導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研究會黨的工作小組建設。
2.2023年12月,組織研究會黨的工作小組成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
五、社會服務
姚建龍(研究會會長):
2023年1月7日,接受新民晚報、文彙報、解放日報、周到上海等媒體采訪:《浦東新區法規立法啟動一年,取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開創性、階段性立法成果》。
2023年5月4日,接受法治日報采訪:《丈夫死亡後妻子是否有權移植胚胎胎兒出生後是否有權獲得損害賠償》。
2023年6月1日,參加最高法“法治護航伴你成長”六一公衆開放日活動。
2023年6月1日,檢察日報報道:《增強問題意識回應實踐需求建構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
2023年6月2日,受聘為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專家。
2023年8月11日,接受解放日報采訪:《浦東“立法試驗田”釋放改革效能》。
2023年8月29日,受聘為第六屆公安部黨風政風警風監督員。
2023年12月7日,受聘為上海市教委第三輪外聘法律顧問。
張華(研究會理事):
2023年10月18日,受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邀請,在河北石家莊為河北省檢系統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實務教育訓練班授課。
2023年9月,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聘為首屆"星火啟航新人教育訓練班"院外特聘專家,為學員們作“在辦案中發現與解決司法适用問題的若幹方法”的分享。
2023年11月3日,受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邀請,在全市法律援助機構條線教育訓練班,作“少年司法與法律援助”實務分享。
2023年12月16日,受國家法官學院邀請,作為作者代表,參加最高法舉辦的“以深化實踐法學研究助推審判工作現代化暨《法律适用》創刊500期”座談會,最高院院長張軍出席會議并講話。本年度,就性侵害兒童案件中“隔空猥亵”等法律問題,分别接受《新京報》《南風窗》記者訪談,相關内容見諸報端。
張善根(研究會副會長):
2023年7月,受上海市教委邀請為全市各區教育局書記、局長及業務骨幹教育訓練《師德失範行為的認定與處置》。
2023年9月,在受邀鳳凰網直播平台對談《校園欺淩的罪與罰》。
2023年10月,參與東方衛視新聞綜合頻道訪談節目《大同校園霸淩事件引發的思考》。
尹琳(研究會理事):
2023年9月,參與東方衛視新聞綜合頻道訪談節目《大同校園欺淩事件除了訓誡還應做些什麼》。
田相夏(研究會副秘書長):
2023年12月20日,受邀參加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執法協同“法治加油站”,為本市市區兩級網信、檢察、文旅執法業務骨幹及重點網際網路企業代表等110餘人講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内容解讀》。
2023年6月1日,《夜線約見:築牢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火牆”》。
2023年10月28日,《夜線約見:為未成年人撐起網絡安全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