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作者:无人的江湖

其实,发生在1962年的对印反击战,是本不该发生的事,或说是印度强行给自己加戏,而产生的结果。

因为当时我们“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同时跟印度也没啥深仇大恨,结果人家却非要加戏——那么印度为啥如此?笔者认为无外乎三条。

其一:不结盟运动的必然产物。二战后是美苏争霸,印度搞不结盟运动,明显是想在两极世界内,腾挪出第三股势力。而这第三股势力的带头大哥,必然是印度自己了。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哪料中国打赢抗美援朝后,影响力大增。让印度发现:只靠文斗行不通,必须辅佐武德。而展现自己武德充沛的最佳对象,不可能是美苏双霸,只有新中国最合适。

因此在中苏关系产生问题后,印度就认为机会来了。因为印度一直认为,新中国打赢抗美援朝,是因背后有苏联。

也就是说:给自己加戏,是印度大国追求的必然产物。所谓:不结盟运作再风生水起,若没有实力支撑,也是枉然——没人跟你啊。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其二:日不落的投影。印度是自英国手里取得独立的,而英国之前又号称日不落帝国。于是印度认为,自己应该全盘接收英国遗留下来的利益。即,我就是日不落帝国的投影。

在这种心理下,印度膨胀了,开始对大陆提出各种离谱要求,自然遭到我方克制的拒绝。这下子让印度更膨胀了,错把我方的善意和克制,当成软弱和害怕。

这现象至今还明显存在于印度身上,这就造成了许多人都说,印度是“又菜又爱玩”,搞得你不胜其烦。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其三:美苏双霸的需要。前两条是内因,这第三条则是外因。美国也好,苏联也罢,都需要印度发挥作用,制衡新中国。

须知美苏双霸可是大玩家,你可以说他坏,却不能说人家傻,都看出来了谁才是潜在且可怕的对手。于是携手支持印度,使得印度成为了地球“团宠”,这种现象在冷战时期,仅印度一家。

别的国家,如日本、欧洲诸国等,都是严格归属某一阵营,谁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必是杀身之祸。唯有印度,不但敢两家横跳,还得到美苏双霸的携手支持,为啥?自然都是期待印度制衡新中国了。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其实也就很容易搞懂,为啥印度要给自己“加戏”,既有内因需求,也有外因推动,因此导致了1962年时,爆发了对印反击战。

谈完印度为啥要“加戏”,再说大陆,对这一战明显也是准备得相当充分的。大致可分三个层面。

其一:天时。凡稍微研究过对印反击战的人,恐怕都会对爆发日期感兴趣,为啥?因为跟当年地球最大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点是高度重合。

即,美苏双霸,都不敢眨眼的盯着对方,而无暇他顾时,我们的对印反击战开始了。啥叫天时?这就叫!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须知印度的底气之一,是来自于有美苏双霸的鼎力支持。也就是说,在美苏双霸都插着兜,玩嘴炮时,若我们开打这仗,那么美苏双霸必会在第一时间,毫无掣肘的支援印度,实现其用印度制衡或是拖垮新中国的目标。

结果如今,这两位都被死死捆在“古巴导弹危机”这事上,别说对印反击战了,就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也不敢说脱身就脱身。这其实就是咱毛主席的雄才大略,牢牢掌控住这稍纵即逝的“天时”。

当美苏双霸解决完古巴导弹危机时,对印反击战也结束了,不但让美苏双霸有劲用不上,也直接打得印度破防。尼赫鲁都顾不上什么“不结盟运动了”,直接给美国总统肯尼迪写信请求美国出兵干预。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可哪料,我方却宣布打完,收功——我们是自卫反击。尼赫鲁懵了,他给肯尼迪的求援信,已经追不回来了。果然其内容一经爆出,立马引发哗然:说好的不结盟运动在哪儿?印度,你这不还是抱大腿吗。

其二:地利。笔者一直认为,地利对中印双方来言都是双刃剑,此话一出估计都能懂。我方之所以打赢撤退,就是受制于地利——后勤补给根本无法保证。

对印度来言,也照样是如此,为啥“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只因我军兵峰已经直指印度首都了。

这其实也是为啥,印度这么倔强的长久折腾的一大原因——也包括跟巴基斯坦打。不信可以看看地图,印度首都,离我方和巴基斯坦有多近吧,不多说这点了。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其三:人和。是谁指挥的对印反击战?这就要分两个级别了。

战役指挥——是毛主席亲点的刘伯承元帅担任总指挥,指挥部设在昆明,被称为“刘指”。

战斗指挥——全线分三个指挥部。东段指挥是丁盛少将,被称为“丁指”。前线指挥是张国华中将,被称为“前指”。新疆军区设立了第三个指挥部。

即,对印反击战的总指挥,是咱的刘伯承元帅。也就是说,那三个指挥部统由刘伯承元帅的“刘指”指挥。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比如,已经披露出的,对印反击战中,最关键的“西山口之战”,就是刘伯承提出的作战方案:印军是头尖尾巴长,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我方战斗方案是:斩头、截尾、击背、剖腹。

同时在开战前,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更是亲自指导“前指”张国华中将,并提出了自己的三个建议,如下。

其一:打的时候,要以雄狮搏鸡之势来打——必须要狠。

其二,针对部分同志认为的只要穿插包围住敌人就是胜利,刘伯承认为是错的。他认为不管是穿插、迂回、还是分割、包围,都仅仅是机动的样式,绝非胜利本身。所以,要准备实施强攻,打硬仗、啃硬骨头——纠正错误观念。

对印反击战时,久未露面的刘伯承,提出了三条意见,一举换来大捷

其三,要集中优势力量首先击毁敌人的要害、指挥中枢、主要军事集团,切忌分散力量——布置具体战术要求!

张国华听完后,当时就感慨非常,表示:姜还是老的辣!全都认可,并付诸于随后的战斗之中,果然一举取得了大捷。

啥叫人和?这就是人和!无论老帅、还是战将,以及我们最可爱和勇猛的战士,都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为啥我们仅三位战士,就能追打二百多印军,并发出豪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