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香飘飘日本店出售的产品杯套出现讽刺日本排污的文字,这一消息很快占据热搜榜首,激起热议。微博网友一致表态支持这一讽刺行为。然而,很快记者的调查表明,香飘飘日本店不存在这类产品。
这次事件 是否其实是一场营销摆拍,引发争议。 突然间,这家原本公司登上热搜,掀起话题的巨浪。而其中的细节和动机遭到质疑。有人指责它利用爱国情怀糊弄用户来赚钱。这次事件中,著名媒体人胡锡进也下场表明立场,直指香飘飘“营销手段值得商榷”。
胡锡进一针见血,指出香飘飘利用个人行为进行摆拍营销,浮夸炒作成为热搜,最后证实没有根据,这无疑是把爱国情怀当成商品来进行营销。他拿“猫一杯”事件作比较,说这与当年“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捏造新闻没有区别。这一对比直指香飘飘的行为是编造假新闻来诈骗用户。
不过,也有人质疑胡锡进这番评价是否过于草率。支持香飘飘的网友表示,即使事件有摆拍成分,但它成功让大家重新关注日本核污水问题,这一点应该给予肯定。并且他们指出,香飘飘声称将直播期间的全部利润捐给环保组织,这是否证明它没有营利动机?如果日本核污水事关国家和民众健康,它们应该毫不留情地批评,那么香飘飘利用此机会重新聚焦这个问题,又有何不妥?
从另一个角度看,香飘飘此举或许并非完全出于商业目的。因为前段时间,日本决定继续将废水排入海域一事,国内曾掀起轩然大波。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题似乎渐渐被舆论淡化,国内对此关注度下降。而香飘飘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打响日本核污水的警钟,使其重新成为热门议题,在信息环境充斥的今天,这无疑对国内公众关心的形成和维持具有积极意义。
也有人分析认为,胡锡进之所以第一时间下重手批评香飘飘,可能和自身立场争议有关。作为顶流媒体人,他长期从事国内舆论引导工作。而日本核污水问题长期受到内地传媒控制成分较重,舆论传达上存在偏差。
香飘飘今次之举或许破坏了原有的信息茧房,影响了他们导向公众的立场。故胡锡进过于争先指责,未免有“杀鸡得无用之饷”之嫌。相比之下,给予香飘飘一定的理解与支撑,也值得考量。
无论如何,香飘飘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公司,利用一个小小的机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已足见其本领。而互联网善变,一个小小误会便可能改写整个事件。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调查才能给出定论。
但香飘飘之举起码成功让国内重新关注到日本核污水问题,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无论其动机为何,这应该得到肯定。我们希望未来媒体人在评论评判时,应该比照全局,不同角度地看问题,不要过于主观和绝对。只有多方面深入剖析,才能给出公道和可信的立场。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