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前言:

三国鼎立,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国割据神州,英雄辈出。在这场力量较量的大潮中,曹操阵营可谓人才辈出,英豪云集。诸多名门贵胄,书香世家,草莽英才,无不被曹操的非凡眼光识别并赏识,成为曹军铁甲虎臣。这些名将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多有非凡卓绝之处,为曹氏霸业立下勋勋大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将星的传奇人生,领略他们英勇无畏的铁血气概。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李典:不卑不亢沉稳将才

李典祖籍并非豪门巨族,却凭借着高尚品德和过人功勋享有极高声誉和地位。他自小被父亲李乾言传家箕裘,阅读史书兵书,熏陶有素,虽不矫扬自己的雄才大略,却颇具心智沉稳、洞察力强的特点。

李典少年便展露过人才华,二十岁时便当选为郎中,担任县尉。后来乱世频仍,李典遵从父命,参与军旅,很快就被曹操赏识重用。初为典谯郡丞,奉命平定米道义乱,后被委以重任御东郡刘民叛。当年刘民纠众作乱,攻陷处州,阻绝商道,民不聊生。曹操令李典招安亲属,夷平残余,历时三载终于除平了这一劲旅,使百姓重拾家园,生业得以恢复,他的威望由此大振。时人有诗赞曰:"典谯有丞洗荆蛮,掃除凶逆在时行。竹杖微旷明纲纪,乡人归息瑶池阳。"

李典兵事智略过人,每战必先心算敌我将士的气力和势力,并预料战术部署,视野和行动力罕见,屡立奇功。曹操攻陷徐州府时,曾令荀攸、夏侯尚率先锋军进逼,李典担心两人被敌人突围伏击,私自率军助阵,果然帮助二人击退了敌军的突袭,才化解了一场危机。曹操大喜,赞赏李典独具慧眼,从此愈加信任重用他。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李典也是一位隐忍沉着、不卑不亢的君子。曹操曾问他为何不列为五子良将,他只是平和地说:"仆质朴出身,寒微异姓,以军旅扫荡宵小,何足铭勋。"即便是已被封为都亭侯,地位仅次王爵,资产亦已累累。他依旧朴素无华,与军民同甘共苦,从不矜夸。后来,狄青侵扰荆襄,曹操再次征师征之,命李典镇守合肥郡。果不其然,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妄图突破纵深,李典临危不惧,率众奋力御敌,亲自列阵督战,终于全军覆灭孙权大军。这一胜仗使李典声名远播,当时流行说"李都亭能御大敌,宛作英雄手可摘星"。

虽然建立赫赫战功,李典依旧谦逊如常。有一次,属下赞他"千里传名"时,他只是笑说:"吾非豪杰,只是一介武夫耳。"平生最重视的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秉持正直操守。后来因突发疾病而终,时年三十六,为时太早。曹操亲自主持丧葬,撰文哀悼,将他视为知己好友般看重。

李通:不屈英雄

李通出身寒微,却有不世的英雄气概。他为人正直爽朗,骁勇善战,朝野英名远播。初为土豪,后乃拜入曹操麾下,立下赫赫功勋。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当年,曹公正式兵挥黄巾乱军,李通已崭露头角。在攻克吴郡时,他亲自率先锋劈出重围,奋勇杀敌,为主帅开路。虽为列卷,却立下大功,曹操拜其为阳安都尉。乌夷叛乱时,也是李通亲率精锐破敌套营,使叛军溃不成军。曹操由此深加器重。

但李通最显赫的战功,还是在著名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联吴攻魏,集中重兵包围曹操于下邳。曹操欲加博袁绍元帅、名将刘备,企图挠其心腹。曹操命李通招抚刘备,却遭刘备拒绝。李通也受到袁绍拉拢,当面向其坦白说:"吾心阔如汪洋大海,所求非富贵荣华,乃出于浩然正气。"才使袁绍相率为之逡巡。随后在曹操出奇制胜,击溃袁军的行动中,李通又英勇善战,屡破敌阵。

最难能可贵的是,李通对曹操忠心不渝。曹操曾有意挖角,拉拢他投靠东吴,他直截了当地说:"龙凭陛下掖畚,义不敢二,誓沓此心从公!"从此曹操与李通如同兄弟般亲密无间。可惜李通性命不从人愿,大智若愚,生不逢时,壮年时就因病去世。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惟将终宵小,无成大事。"曹操闻之涕泗横流,英才就这样无疾而终,曹魏之损实在是惨痛无比。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臧霸:魁梧虎臣尽忠报主

臧霸为曹操得力虎将,身躯魁梧,骁勇无双,勇往直前,为曹氏立下赫赫战功。他虽资质出众,却终生未擅文墨,在军旅场上却有过人 武义和领导才能。

臧霸初亦效力于吕布麾下,是其嫡系亲兵,武力过人,为人也极刚强勇猛。当年吕布攻占下邳时,臧霸力战数日不能取胜,遂用狡诈计将曹操军掩至中途,迫使曹操败走。后来吕布遭曹操、袁术连手杀害,臧霸亦被俘,幸免于难。曹操见他忠勇无比,乃将其延揽为属将。从此臧霸尽忠报主,助曹操攻城掠地,出生入死,铁勇无双。

他第一次大显身手是在官渡之战。当时袁绍联吴大军压境,曹操被包围于下邳。臧霸主动请缨,率军突入青州,对付袁军发兵增援的张郃。他设下巧计,先伪装投降,诱使张郃的将士松懈戒备。随后猛然发动进攻,将敌军击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曹操腾挪了战略资源,是以曹军旋空间赢得了官渡大捷。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随后臧霸跟随曹操征伐东方诸郡,攻破济阴、逡储等地,扫清外患。曹操由此迅速扩张版图,彰显王霸之师。到了征伐袁术的时候,臧霸更是建立赫赫功勋。当时袁术拥兵徐州,与张绣、韩馞连手抗拒曹军。臧霸亲率先锋部,先攻掠韩馞的辎重营,将之击溃。随后又奋勇直逼,与张绣苦战三日三夜,终于生擒张绣,为曹军开路直扑徐州,协力攻克这一难啄的硬骨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臧霸与孙权的龙争虎斗了。当时孙权鼎足而立,与曹魏相持多年。为扩张根基,孙权亲率大军攻掠东海,欲攻打并吞并那里的乡镇村落。臧霸奉命迎战,先在逢龙之地力战韩当大将,全歼其众。接着在居巢突然发动奇袭,打得孙权狼狈败退。此役使臧霸声威大振,曹操将他升任威虏将军,赏赐沽酒数千石。

尽管身怀绝技,臧霸对曹操却极其忠心耿耿。每逢酣战,他总是冲锋在前,为曹操卫生护体。一次被敌军围攻,他护主殒阵,被100余箭射中,最终壮烈殉国,年仅46岁。曹操亲自将他拥抱在怀,悲痛万分,将他视为一员亲骨肉。事后,曹操追赠臧霸为安国将军,勒石为之流芳。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文聘:运筹帷幄的智勇双全谋主

作为名将,文聘不但武力卓绝,而且军略过人。他勇猛多智,运筹帷幄,为曹操立下骄人之功绩。

年轻时代,文聘便是个书香门第,勤学好古,著有多部兵书战略论著。他初追随汉末名将刘表,深受刘表器重,被委任为从事郎,亲自教导他用兵之术。刘表在镇守荆州时,文聘便已是重臣要员。由于文聘出身显赫,他从不遮掩自己对功名的渴求,与刘备等人亦有龃龉。

到了曹操汇集荆州后,文聘颇有顾虑,却被刘备慷慨解纳,将他留用于麾下。此后文聘即开始效命曹魏,书立战功。最先便是在长坂坡遭遇战时,文聘亲率将士,设下奇计乍现于刘备阵前。刘备军心惶惶,大败而走。曹操拜文聘为从事中郎,嘉许有加。接着便委以镇守江夏的重任。

作为江夏太守,文聘以智勇兼全,威声赫赫。当时刘备与关羽反扑,欲夺回失地,关羽亲率大军长驱直入,文聘临危不乱,亲自督阵。双方在荆州一带周旋多时。文聘始终利用火攻、突袭等计谋,消耗关羽大量辎重。关羽无计可施,只能狼狈撤退。但靳阿司之乱再起,关羽借机复出,攻打文聘在石阳的大营。这一次文聘以守为攻,死守石阳不出,时而假装渴资,时而暗中疲敌。等到关羽疲敌之际,文聘亲自突围,返身痛击关羽大军,赢得彻底胜利,使关羽万夫莫敌,退走荆州。石阳之战使文聘声名远播。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后来文聘奉命南征孙吴,亲督主力与孙权交锋,再立大功。东吴与魏军遭逢胶着,双方僵持作战多时,曹丕意在统一,遂命文聘亲督三军北上,夹攻孙权。此时孙权正濒临绝境,文聘奋勇杀敌,夺下孙权要塞,在这关键时刻,文聘运筹帷幄,智勇双全的一面展现无遗。他先是分兵打散孙权的主力,让其无暇集中应对。随后又亲自督军直扑孙权大营,震慑住了孙权的锐气。最终综合兵力优势和先机,文聘大军如疾风骤雨般击溃了孙权的最后一线防线。这苦战数月,文聘终于全面击破孙权的纵深抗衡,为最终统一六合一举扫清了道路。

曹丕大喜过望,钦点文聘"功高无二"。从此文聘斐然成为曹魏头号谋主,被封为后将军、封新野侯。他日理万机,成为曹魏王朝的军国栋梁之才。时人盛赞其"身挺霜寒独往还,锻刚作气吐英华"。直到晚年,文聘依然对国事军国戎马有加,位极人臣。

吕虔:镇抚有方的贤良方正之臣

虽然不太精通战阵指挥,但吕虔却是罕见的贤良之士,以方正持重而著名于世。他勤勉敬业、才高德重,在曹操手下负责军政练武和镇守地方,可谓是国之栋梁。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吕虔生于汉末,家世本不显赫。但他自小就循规蹈矩、勤奋好学,做人处事颇有见地。曹操最初兴兵时,便召吕虔入帐下主管军务练武。由于德才过人,曹操不久即重用他镇守泰山郡,总揽军国大计。吕虔到任后,果然是政绩赫赫,出将入相,声望日隆。

当时的泰山一带黄巾军作乱已久,百姓饱受荼毒。吕虔上任伊始,即奔走劝勉,设下宥罪从良的政策和期限。大量黄巾将士由此释然投诚,重拾生计,安居乐业。同时吕虔亦广招英贤,编练重振军旅,以铁勒打造精锐部队。此举收拾残局,使泰山一带重现安宁景象。

不久,吕虔又制止了一场动乱的肇始。有乡绅翟斌阳于泰山叛乱,吕虔亲自率领精甲前去镇压,翟斌阳无力抵抗,只得弃城逃遁。吕虔宽仁惟亲,并未怀旧躬亲,乃下令缉拿翟斌阳回心转意。这一做法慑止了更大范围的暴动,又坚定了民心向背,被曹操誉为"有恩德"。

吕虔最大的功勋,当属平定利城太守朱操之乱。朱操纠众作乱,攻占利城,形势危急。吕虔见势亲征,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不仅对朱操直系亲属加以优渥照拂,并且宽待投降士卒,绝无伤残。这令朱操元气丧失,束手就擒,至此利城一带重新太平,士民再得安居。

曹操的铁血虎将,英勇无畏铸就霸业传奇(上)

由于战功彪炳,曹丕继位后任命吕虔为徐州刺史,全权治理徐州。吕虔仍然一如既往,从严纪律,恩威并济。他滥发宥恕,用重士卒,大兴文教。徐州数年来收复生机,又成了帝国明珠。吕虔守正不阿,泰然处之,位至万年亭侯,可谓国之重器。直到晚年,他仍保持着一身正气和操守,被曹魏朝野推崇为贤良模范。

结语:

总的来说,这些身怀过人之勇的曹魏名将,用赤诚之心、勇武之勇、不世之力,为曹氏王朝开疆拓土,立下彪炳千秋的功勋。他们大多出身寒微,却也绝非唯一身手勇武可贵。很多人还有过人的智谋,高尚的人格操守,对曹氏忠心耿耿,始终不渝。正是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忠勇精神,铸就了霸业之基,成就了一代英雄的传奇。

由于篇幅问题,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