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正文共:2843 字 9 图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提及“新浪潮”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你会想起逃离少教所,一路奔向海边的少年安托万;你会想起在大桥上肆意跑过的凯瑟琳、祖与占;你会想起千山万水只为与爱人相会的阿黛尔·雨果,那些特吕弗电影里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对激情和自由的向往,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影迷。

今天要推荐的,是特吕弗上映于1971年的作品《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可视作《祖与占》的姊妹篇,讲述的依旧是三个人难舍难分的情感纠葛。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法国青年克劳德由于一次意外事故摔折了腿,养病期间结识了登门拜访的英国女子安娜·白朗。安娜缓缓掀起面纱,纯洁动人的姿态立刻吸引住克劳德,他第一次感受到英伦淑女的敏感理性。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都觉得十分投缘,他们经常交换书籍,讨论心得,安娜有时会谈到她所热爱的雕塑。

某个偶然的机会,安娜拿出了自己妹妹的十岁相片给克劳德看。相片中的小女孩有着圆圆的脸,樱桃小口,神情中流露出腼腆未驯的萌态,那便是十岁的梅里爱。安娜邀请克劳德去英国老家做客,双方的母亲亦互为儿时好友,于是克劳德踏上了前往威尔士探访白朗一家的旅途。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抵达的当天晚上,并未见梅里爱与他们一起用餐,安娜解释说妹妹由于时常熬夜帮助教授写书,患了眼疾,必须好好休养。克劳德一直望着空椅子发愣,席间没有任何话语。

初见梅里爱之前,安娜叮嘱克劳德别总望着她的眼睛。这时,一位用绷带紧紧蒙住双眼的女子进入了克劳德的视野,也就此占据了克劳德的生命,她就是梅里爱。吃晚饭时,梅里爱不时用她那柔若无骨的手揭起绷带的一角,看看碟中的食物,用她那低沉嘶哑的嗓音与克劳德简单地交谈起来。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夜晚,克劳德陪着安娜在海边散步,她谈起梅里爱,说自己的妹妹其实向往着冒险家的生活,骨子里带着那么点任性与不羁,总让母亲感到头疼不已。听着她轻柔的话语,克劳德忽然觉得她的声音好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从海的另一边传来,唤道:“吻我。”不过克劳德很快甩掉了这种轻佻的想法。安娜突然停下了脚步,问克劳德道:“你喜欢我的妹妹梅里爱吗?”

克劳德不知作何回应。

寄住白朗家里的那段时间,克劳德经常与安娜和梅里爱一同游玩,三人骑着单车经过河边,他们把安娜视作滚流的水,克劳德就像那水里的漩涡,而梅里爱正好比平静的潭,游戏一般的比喻,却揭示了三人最终的宿命。

天下起了雨,三人便躲在山洞玩起“挤柠檬”取暖,克劳德发觉自己变成了奇怪游戏里的人质,被女孩子们挤来挤去。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相处的日子久了,克劳德发觉自己与倔强独立的梅里爱碰撞出的火花越来越强烈,安娜也开始极力撮合两人,但双方的母亲却并不赞同这桩跨国婚姻,认为两个年轻人根本没有想过如何构建未来的生活。

协商之后,他们约定克劳德与梅里爱必须分开一年,不得见面,不得通信,如果一年之后两人能够克服困难,依然思念着彼此,双方家长便不再阻止。

有关这份感情,梅里爱起初的态度是矢口否认,最后逐渐接受,大胆地坦白自己对克劳德的爱,愿意等待着恋人的归来,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克劳德,但是没有想到仅短短的六个月,这段恋情即宣告破裂,梅里爱收到克劳德寄来的分手信,那一刻,她昏倒在草地上。

信中,他称呼梅里爱为“妹妹”,说自己可以没有妹妹生活下去,但这并不会使“妹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被替代,还说自己现在有了不少“女性朋友”,希望这段关系画上休止符。

自此,梅里爱陷入了无止尽的痴狂漩涡。

过了很长时间,克劳德与母亲在巴黎街头偶遇了安娜。克劳德问及安娜英国老家那边的情况,尤其是梅里爱的精神状态,安娜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在我们家如今有两个词不准再提,一是“克劳德”,二是“巴黎”。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安娜在巴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画室,克劳德时常去看她,他感受到了以前的那份温暖炽热,并与安娜开始了新的关系。两人去瑞士湖畔的小屋度过了完美的一周,两人从起初的羞涩终于走向了坦诚相对。

但是安娜似乎没有像梅里爱般将克劳德视作“唯一”,她与克劳德以及追求她的迪奥卡同时保持着情人关系,并表示不在意克劳德去找其他女人。仿佛和克劳德在一起,犹如完成了某种使命一般,能以走向更开阔的境地。

而此时的梅里爱已慢慢从伤痛中恢复过来,她开始给克劳德写信,并寄去了一部分日记,向克劳德吐露自己心底的话语。

梅里爱从英国老家来到了法国巴黎,她盼望再见一次那个让她爱透了也伤透了的男人。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他们最后在安娜的安排下见了面,两人相拥在黑暗的画室,他吻上她的唇,随后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匆匆地丢下她离去。

安娜向梅里爱坦白,自己来巴黎之后,与很多男人都有着情人关系,其中一位正是克劳德。梅里爱失声痛哭起来,在安娜怀里晕厥过去。

不知又过了多久,安娜病重,死在了英国老家,临终时刻与妹妹,与过去的种种达成了和解。

处理完安娜的丧事之后,梅里爱与克劳德再次见面,一夜温存之后,他劝说她留下,一起重新开始,她却认为自己所有的爱已经在这个晚上结束,他不再是以前爱过的人,两人也无法走向新的生活,这个晚上只是同过去的自己告别,两人依然要走上不同的轨道。

爱情,无非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

十五年后,梅里爱已为人妻,为人母,而克劳德始终孤独地活着,在街道上偶然看见嬉闹的女孩们,他就会想,这群孩子中间,有没有梅里爱的女儿?

结尾,克劳德望着车窗,对着自己的倒影发问:“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看起来多老!”

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爱情,而是有关人该怎样与自己、与复杂的过去、与未来的生活进行和解。

所谓爱情对于三位主人公来说,都是自私与自我的产物,每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反而把对方一个人扔进了孤独的境地。从来也没有过两情相悦,有的只是孤独者的自我陶醉。他们通过所谓的爱情振奋起来,当那些最为纯真的情感再也找不回时,他们又感到无比的空虚与没落。孤独者注定永远孤独,因为他们追求的爱情太过拥挤,根本就没有足以容纳两个人的空间。

这是三个人的故事,但最为稳定的三角形却由于各自的观感、态度,被拉扯得逐渐扭曲变形,三个人的命运最终还是走向了尘土,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老去,只剩下了回忆,在曾经那片属于他们的天地兀自干涸,兀自凋零。

《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虽不及《四百击》《祖与占》的知名度,但依旧算得上大师的匠心之作,特吕弗将一个乍看之下如此滥情的故事讲得真挚动人,真实地表现了青年男女在面对爱情、面对人生时的态度与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男主角依然是特吕弗的御用演员 让-皮埃尔·利奥德,我们所熟知的“安托万”,他对片中克劳德一角的精准刻画,可谓是一大亮点。本期推荐到此结束,也希望《两个英国女孩与欧陆》这部经典作品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欣赏。

经典电影书籍推荐

《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命最后的30年》

这本书从库布里克的贴身助手埃米利奥·达利桑德罗的角度,为我们揭秘了库布里克生命最后30年的生活工作细节和琐事,也有很多电影拍摄过程中的秘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