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作者:郭凡淇4l2V

公元626年,唐朝刚刚建立不久,年轻的太宗李世民便面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突厥可汗颉利率领大军直逼长安城下,目的却并非劫掠财物。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世民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不仅避免了战争的爆发,也为日后扭转局势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决定同时也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耻辱,成为了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为什么李世民不得不做出如此艰难的抉择?他付出了何等代价?又是如何最终扭转乾坤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隐藏在史书中的往事真相。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突厥骑兵压境,李世民陷入两难困境

唐朝建立之初,国力尚弱,正值百废待兴之时。然而,就在李世民登基仅仅10天后,突厥可汗颉利率领数万骁勇善战的突厥骑兵,直扑长安城下,将李世民逼入了两难境地。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这一切,要从李世民的父亲唐高祖李渊说起。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时,深知若不与强大的突厥结盟,必将无法成事。于是,他派遣使者拜见突厥可汗始毕,向其称臣,并允诺将来战争所得的人口财物全归突厥所有,以此换取突厥的支持。

有了突厥这个强力后盾,李渊的起义军才能直扑隋都长安,最终建立唐朝。然而,这份盟约也成为日后李世民的祸根。

公元626年8月,李世民刚刚继位不久,突厥可汗颉利便率军直逼长安城下。颉利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李世民像父亲当年那样,继续履行纳贡的约定。这支骁勇善战的突厥军队,就像一把利剑悬在李世民头顶,迫使他做出艰难抉择。

一旦爆发战争,唐朝新兵力量单薄,必将遭受重创。但若答应颉利的无理要求,又将给新朝蒙上耻辱。在这危机关头,李世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李世民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面对突厥骁勇善战的大军压境,李世民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一旦爆发战争,唐朝新兵力量单薄,必将遭受重创。但若答应颉利可汗的无理要求,又将给新朝蒙上耻辱。在这危急关头,李世民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当时,李世民已派出猛将尉迟敬德率军出征,在泾阳一带与突厥军队交锋。尉迟敬德虽斩杀敌军上千人,却无法阻挡突厥大军的南下步伐。颉利可汗的军队如利剑直指长安,已逼近渭水之畔。

眼见局势危急,李世民亲自出城与颉利可汗谈判。当时,李世民仅携6名护卫,骑马渡过渭河,在南岸与颉利可汗隔河相望。双方在渭水之畔展开了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谈判。

李世民当面斥责颉利可汗言而无信、背弃盟约,要求其立即撤军。然而,颉利可汗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提出了一系列重金重物的要求。

最终,李世民不得不重新缔结一份耻辱的盟约,答应继续履行父亲李渊当年的承诺——将来战争所得的人口财物,全部归突厥所有。为了换取突厥撤军,李世民被迫支付了大量金银财宝作为"保护费"。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这场谈判结束后,李世民立即返回长安城。仅仅两天后,他再次与颉利可汗在渭水河畔见面,两人在便桥上重新签订盟约,并斩白马立誓。随后,颉利可汗带领突厥军队全部撤离,这场发生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历时仅11天的战争被迅速平息。

毫无疑问,这份被迫签订的"渭水之盟",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耻辱。他曾对父亲李渊当年向突厥称臣表示"痛心疾首",如今又不得不重蹈覆辙,使他"坐卧不安、食不甘味"。

隐藏在盟约背后的惊人内幕

在渭水之畔,李世民与颉利可汗重新缔结了一份耻辱的盟约。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和谈,但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内幕。

要追溯到公元617年,当时的李渊为了获得突厥的支持,向突厥可汗始毕效忠称臣。在书写给始毅可汗的信函中,李渊许下一个重大承诺——将来战争所得的人口财物,全部归突厥所有。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旧唐书》原文记载:"征伐所得,子女玉帛,悉归可汗。"这份盟约,成为日后李世民被迫重新缔结耻辱条约的根源。

有了突厥这个强力后盾,李渊的起义军才能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建立唐朝。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突厥对这份盟约的诠释却越来越超乎想象。

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李渊终于痛下决心,表示要将突厥彻底消灭。原因正是突厥不仅从唐朝拿走金银玉帛,还时常出兵劫掠唐朝边境。

到了626年,李世民刚登基10天,突厥颉利可汗就率军直扑长安城下,目的就是要李世民像父亲当年那样,继续履行纳贡的约定。

在渭水之畔,颉利可汗的使者执失思力向李世民提出了一系列重金重物的要求。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世民当时直斥执失思力:"我和你的可汗当面定下和亲的约定,赠送的金钱、丝帛不计其数,如今是你的可汗擅自撕毁盟约,带领大军深入境内,对我没有愧疚吗?"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颉利可汗对当年的盟约做出了极为夸张的解读。他认为,李渊当年不仅答应将战利品全部上缴,还承诺定期向突厥纳贡金钱丝帛。

面对突厥如此狮子大开口的无理要求,李世民别无选择,只能重新缔结一份耻辱的盟约。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世民用"金帛"换取突厥的撤军。

李世民的隐忍与决心

在渭水之畔,李世民不得不重新缔结一份耻辱的盟约,向突厥缴纳重金重物,以换取突厥军队的撤退。这无疑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耻辱,成为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

然而,正是这次屈辱的经历,激发了李世民报复的决心,促使他暗下决心积蓄国力,为日后同突厥一决雌雄做好充分准备。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渭水之盟签订后,李世民"坐卧不安,食不甘味"。他对父亲李渊当年向突厥称臣表示"痛心疾首",如今又不得不重蹈覆辙,使他备受煎熬。

但李世民并未就此止步。相反,他立志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为国家和民族摆脱突厥的威胁和羞辱。

《旧唐书》记载,在渭水之盟签订三年后的公元629年,李世民亲自统帅大军出征,在定襄一带与突厥军队决战。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定襄之战"。

在定襄之战中,李世民亲自督阵,指挥有方,将突厥骑兵团团围困。最终,唐军大获全胜,斩杀突厥骑兵数万,更重要的是,活捉了颉利可汗本人。

颉利可汗被捕后,李世民并未杀害,而是将其囚禁在长安城中。直到两年后,颉利可汗在狱中自尽身亡。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定襄之战的胜利,标志着唐朝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从此主动掌握了与突厥的关系。李世民趁胜追击,继续北伐,最终将唐朝的疆土扩展到了贝加尔湖一带。

在定襄之战之前,突厥一直是唐朝最大的威胁和隐患。但在这场战役之后,突厥的实力遭到重创,再也无力对唐朝构成威胁。

正是凭借着定襄之战的彻底胜利,李世民才最终扭转了被动局面,为唐朝开启了一个繁荣安康的新时代。

历史的启示与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之初,不得不与突厥缔结一份耻辱的"渭水之盟",向颉利可汗缴纳重金重物,以换取突厥军队的撤退。这无疑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耻辱,成为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

唐太宗的耻辱:史书不敢写,典型的父债子偿,为什么却被赞扬?

然而,正是这次屈辱的经历,激发了李世民报复的决心,促使他暗下决心积蓄国力,为日后同突厥一决雌雄做好充分准备。李世民立志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为国家和民族摆脱突厥的威胁和羞辱。

《旧唐书》记载,在渭水之盟签订三年后的公元629年,李世民亲自统帅大军出征,在定襄一带与突厥军队决战。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定襄之战"。在定襄之战中,李世民亲自督阵,指挥有方,将突厥骑兵团团围困。最终,唐军大获全胜,斩杀突厥骑兵数万,更重要的是,活捉了颉利可汗本人。

定襄之战的胜利,标志着唐朝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从此主动掌握了与突厥的关系。李世民趁胜追击,继续北伐,最终将唐朝的疆土扩展到了贝加尔湖一带。在定襄之战之前,突厥一直是唐朝最大的威胁和隐患。但在这场战役之后,突厥的实力遭到重创,再也无力对唐朝构成威胁。

正是凭借着定襄之战的彻底胜利,李世民才最终扭转了被动局面,为唐朝开启了一个繁荣安康的新时代。这场战役的胜利,也让李世民赢得了"天可汗"的美誉,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归附。

从李世民对待"渭水之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忍辱负重并非终点,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奋起反击的起点。李世民虽然签订了屈辱的盟约,但他用实际行动积蓄国力,仅用三年时间便实现了优劣转换、人生翻盘。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面对逆境,我们不应放弃或止步不前,而是要像李世民那样,暂时忍辱负重,为日后扭转乾坤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开启新的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