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作者:陈词a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国力衰微,民不聊生。一批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改变命运的出路,毅然决然离开家园,远渡重洋来到马来亚群岛。在这片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又是如何最终建立起一座繁荣的中国城?这座中国城的兴衰更迭,见证了华人移民在海外奋斗拼搏的不平凡历史。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去一探究竟。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黄乃裳的理想抱负:变法失败后,寻找新出路

晚清时期,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腐朽的统治阶级无力应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一再遭受外族的凌辱。正当这个时候,一批有志之士开始醒悟,意识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拯救即将覆亡的国家。

其中,一位名叫黄乃裳的福建知识分子,就是这场维新运动的重要参与者。1894年,黄乃裳高中秀才后,本打算循规蹈矩为官一途。然而,甲午战争的爆发,让他亲眼目睹了清朝腐朽无能的一面。他的弟弟黄乃模更是在这场战争中阵亡,令黄乃裳痛心疾首。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战争的创伤,彻底改变了黄乃裳的人生轨迹。他开始学习西方的新知识,结识了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并积极投身于变法运动的宣传工作。可惜,戊戌变法运动最终遭到了严厉的镇压,黄乃裳也成为了朝廷通缉的对象,不得不逃亡海外。

回到家乡福建后,黄乃裳看到了当地百姓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惨状,更加坚定了他要为人民寻找新出路的决心。1899年,他携家人远渡重洋,来到了新加坡,希望能在东南亚一带寻找移民的理想之地。

经过数月的考察,黄乃裳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马来亚群岛上的一片荒地——诗巫。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正适合开垦种植。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了清朝腐朽统治的影响,可以让移民自由自主地生存发展。

1900年5月,经过与当地首领的谈判,黄乃裳正式租下了诗巫大片荒地,租期长达999年。在签订的租约中,他为移民争取到了极高的自治权利,免除了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甚至可以在开垦初期获得当地政府的资助。这无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随后,黄乃裳回到福建,以招工的形式召集了上千名志同道合的乡亲,开启了他们在诗巫的新生活。这些人中,有农民、工人、商人,也有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征程。

租借诗巫荒地的过程:与当地首领签订999年租约

1899年,黄乃裳携家人远渡重洋,来到新加坡。他希望能在东南亚一带寻找移民的理想之地,为同胞谋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去处。经过数月的考察,黄乃裳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马来亚群岛上的一片荒地——诗巫。

当时的诗巫地处偏僻,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正适合开垦种植。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了清朝腐朽统治的影响,可以让移民自由自主地生存发展。然而,要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原始土地上安家落户,首先就需要获得当地首领的认可和支持。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1900年5月,黄乃裳开始与当地的砂拉越首领就租借诗巫荒地一事进行谈判。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存在巨大差异,谈判过程颇为艰难。幸运的是,黄乃裳通晓马来语,这为他与首领的沟通铺平了道路。

在谈判中,黄乃裳向首领阐述了华人移民的宗旨和愿景。他表示,这批移民只是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过上安稳的生活,绝无他念。同时,他也向首领保证,移民绝不会威胁到当地居民的利益,反而能为当地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发展。

最终,双方在1900年5月下旬达成协议,签订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租约。根据租约,黄乃裳正式租下了诗巫大片荒地,租期长达999年。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安排。

在签订的租约中,黄乃裳为移民争取到了极高的自治权利,免除了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甚至可以在开垦初期获得当地政府的资助。这无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值得一提的是,租约中还特别强调了华人移民的土地所有权。其中一条规定写道:"吾农所垦之地,有九百九十九年之权利。"这一条款无疑彰显了黄乃裳对移民权益的重视程度。

签约仪式结束后,黄乃裳立即返回福建老家,着手招募移民。他以招工的形式,召集了上千名志同道合的乡亲,吹响了移民诗巫的号角。这些人中,有农民、工人、商人,也有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征程。

1901年,第一批移民乘船抵达诗巫。虽然只有72人到达目的地,但这标志着华人移民在诗巫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后,黄乃裳又陆续组织了两批移民前来,共计约1000人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垦荒开拓的艰难历程

1901年,第一批72名移民抵达诗巫后,他们面临着一片荒芜人迹罕至的原始土地。成片的热带雨林、低洼的沼泽地、丛生的荆棘,甚至还有野兽出没,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开垦这片土地,移民们从一无所有开始,靠着双手和汗水一点一滴地建设家园。他们白天伐木、屯田、开垦荒地,晚上挤在简陋的高脚屋里小憩。起早摸黑、辛勤劳作成为了他们的常态。

最初的日子实在是太过艰难。由于环境陌生,加之卫生条件极其简陋,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在移民中肆虐。有记载显示,第一年就有70余人不幸因病去世。可见当时的生存环境是何等的恶劣。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尽管如此,移民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咬牙坚持,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辛勤终于有了回报,种植的农作物逐渐丰收,至少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了。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移民们开始在诗巫建设起最基本的公共设施。1903年,第一所诊所和学校相继开办,为移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这标志着诗巫正朝着文明化的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移民们也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谋生。他们砍伐热带雨林中的木材,运往其他地区出售,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为诗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907年,移民们发现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种植橡胶。当年,他们首次收获的橡胶树木,每担售价高达700元,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财富收入。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有了这笔收益,移民们开始大规模改种橡胶,并在1908年后将橡胶作为诗巫的主要经济作物。这一决策,为诗巫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农业,移民们还开始尝试其他行业。他们利用诗巫临海的地理优势,凭借着祖籍地福州的海事传统,大力发展起了造船业。1937年,他们更是合资购买了一艘2000吨的远洋轮船,命名为"新福州"号,并成立了砂拉越轮船公司。

就这样,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诗巫这片当初的荒地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商业活动日渐频繁,道路交通也在不断完善,诗巫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城镇。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诗巫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诗巫这片当初的荒地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农业和橡胶种植业的兴旺发展,这里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迎来了经济的腾飞。

1907年,移民们首次收获了种植的橡胶树木,每担售价高达700元,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财富收入。有了这笔收益,他们开始大规模改种橡胶,并在1908年后将橡胶作为诗巫的主要经济作物。这一决策,为诗巫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20年代,诗巫的工商业开始蓬勃发展。无数福州移民在当地建立起了各种工厂,这些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个拔地而起。先是兴办工厂生产商品,再开设商店将制作好的产品售卖出去。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随着工厂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加上诗巫通向其他地区的道路也在不断完善,这些产品很快就销往了周边的城市。诗巫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城镇。

除了工厂,移民们还利用诗巫临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起了造船业。他们凭借着祖籍地福州的海事传统,1937年更是合资购买了一艘2000吨的远洋轮船,命名为"新福州"号,并成立了砂拉越轮船公司。

就这样,在短短几十年间,诗巫从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地,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工商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城市。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令当时的历史学家沃尔克感到惊讶。他在《徜徉在南洋野蛮人之间》一书中这样写道:"诗巫这里的河流非常宽阔,将近一英里,河岸旁是马来人的村庄......中国人在这里大做生意,经过这条河从达雅人和其他当地人那里获取巨大的利润。"

通过朴实的文字,可以看出当时诗巫的繁荣景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黄乃裳当年租借诗巫的远见卓识,以及移民们自己的勤劳智慧。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让当初的理想成为了现实。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进入20世纪后期,诗巫的发展步伐并未停歇。随着1963年砂拉越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当地的福州移民彻底扎根于这片土地,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国家建设中。他们对原乡的依恋,也逐渐过渡为对马来西亚国土的认同。

这是诗巫福州人第二次的经济转型,他们不再单一地依靠劳作赚钱,而是转向利润可观的金融业等新兴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末,华人银行已经在诗巫开设了5家分行。

2000年之后,借着全球贸易的东风,诗巫经济更加多元化发展。各种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兴起,推动着这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今的诗巫,已然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郁的大都市了。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华人移民在诗巫的地位和影响力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诗巫已经从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地,蜕变成为一座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那批福州移民的艰辛开拓。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一方新天地,也在这里扎下了根。

如今,诗巫的华人人口已经超过30万,占到当地总人口的40%。他们大多保留着祖籍地福州的语言和习俗,将这座城市渲染上了浓郁的中国风情。走在诗巫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汉语的标识和提示,19条街道更是以华人先辈的名字命名,其中以黄乃裳街最为繁华。

1963年,砂拉越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后,诗巫的华人彻底扎根于这片土地。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对原乡的依恋也逐渐过渡为对马来西亚国土的认同。这标志着诗巫华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进入20世纪后期,诗巫的华人不再单一地依靠农业和手工业谋生,而是大量涌入金融、贸易等新兴行业。到20世纪90年代末,华人银行已在诗巫开设了5家分行。一时间,银行、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等领域,都被华人主导和把控。

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的情形:"福州籍人士已在下列的行业中执着牛耳:银行与金融公司、进出口生意、批发商行、旅馆、酒吧与夜总会、印务与出版商、面包西果店等。"

可以说,诗巫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华人的推动和贡献。他们在这座城市扎根后,不仅在人口上成为主导民族,在职业和行业上也占据了领导地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诗巫的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各种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兴起,推动着这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今的诗巫,已然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郁的大都市了。

1901年,上千中国人迁徙海外,租借荒地999年,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在这个过程中,诗巫的华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中的精英分子活跃于大众视野,积极参与地区建设,提出了许多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创造更加有利的商业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经济上的卓越表现,诗巫的华人在文化传承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们坚持使用祖籍地福州的语言,将福州话发展成为当地的"商业语言"和"社交语言"。即便是少数其他族裔,也能以华语交谈。

同时,诗巫的华人极为重视子女的教育,将华文教育视为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即便子女从未踏足中国,但通过学习,也能了解和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远离祖国,但诗巫的华人与中国的联系一直十分密切。即便是在中国与外界隔绝的年代,他们也会定期回乡看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诗巫的华人不分老幼、贫富,纷纷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财汇回国内,为祖国的抗战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以说,诗巫的发展离不开华人的贡献。他们在这里扎下根后,不仅在经济上做出了卓越成绩,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这座城市渲染上了浓郁的中国韵味。

结尾

如今,诗巫已经成为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华人聚居地之一。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华人移民百余年来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当年黄乃裳"给百姓寻一个生存之地"的理想化为了现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