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康熙皇帝作为一代明君,在位六十多年,为大清朝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时代。然而,在他临终之际,却两次"点名"要求一个男人陪葬。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隆科多。令人费解的是,隆科多不仅地位显赫,而且一直忠心耿耿,为何康熙要两次点他的名?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雍正皇帝登基后,不但没有遵从父皇遗旨,反而将隆科多囚禁起来,直到隆科多死去。这其中又有何内情呢?雍正为何对隆科多如此苛刻,直到最后才明白父皇的高明用意?让我们一探究竟。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一、康熙临终前的隆科多

大清王朝康熙年间,朝中有一位显赫的大臣,他就是隆科多。隆科多出身名门,其父佟国维是一等公,地位崇高。隆科多自幼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加之天资聪颖,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年少有为的隆科多早早就进入了朝廷,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能力很快就获得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将隆科多提拔为步军统领,掌管着朝中重兵,可谓是权倾朝野。不仅如此,隆科多的姐姐更是被康熙钦点为孝懿仁皇后,可见隆科多在朝中的地位有多么不凡。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作为步军统领,隆科多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平定准葛尔之乱时,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隆科多很快就成为了朝中最受康熙皇帝器重的大臣之一。康熙皇帝对隆科多赏识有加,不仅将他提拔为顾命大臣,更是将他视为亲信,无论军国大事都会与隆科多商议。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隆科多对康熙皇帝也忠心耿耿,可谓是死心塌地。每当康熙皇帝有所吩咐,隆科多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完成,从未有过半点怠慢。就连康熙临终前两次点名要求隆科多陪葬,隆科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有丝毫怨言,仍旧对康熙皇帝孺子可教。

可以说,隆科多是康熙皇帝最得力的臣子,也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他不仅出身显赫,而且才能出众,加之忠心耿耿,可谓是当世无双的人才。正是有了隆科多这样的助手,康熙皇帝才能长治久安,开创大清盛世。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二、康熙两次"点名"隆科多陪葬

大清王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虽然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但他晚年时期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年过八旬的康熙,时常卧病在床,朝政大权也早已交予了四阿哥胤禛主理。

就在这个时候,康熙突然下了一道旨意,要求步军统领隆科多陪葬。这道旨意一出,朝野上下无不震惊。隆科多乃是康熙赏识有加的心腹大臣,他不仅身份显赫,而且忠心耿耿,怎能被要求陪葬?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面对康熙的旨意,隆科多自然是万分不情愿。他立刻找到了已被指定为储君的胤禛求情,希望胤禛能为他解围。作为隆科多的左膀右臂,胤禛自然也不愿失去这位助手,于是他毅然前往康熙的行宫,为隆科多求情。

康熙见到胤禛后,似乎并未生气,反而很快就收回了成命。隆科多获救后,对胤禛更是感激涕零,发誓今后必定唯命是从。然而,这只是康熙的一个伎俩而已。

过了没多久,康熙又一次下旨,要求隆科多陪葬。这一次,隆科多吓得跪地求饶,生怕康熙真的会让他陪葬。胤禛见状,再次前去求情,康熙这才作罢。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其实,康熙之所以两次"点名"隆科多陪葬,并非是真心实意。他的目的,是要敲打隆科多的威风,让他对胤禛更加恭顺听话。作为一代明君,康熙深知隆科多的家世显赫,地位尊崇,若是不加以约束,将来必定会为胤禛带来麻烦。

因此,康熙才会使出这一计策,让隆科多对胤禛心存戒惧。果不其然,在康熙驾崩后,隆科多对雍正皇帝确实唯命是从,没有任何造次的举动。可惜,这种恭顺没能持续太久。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三、雍正继位后对隆科多的态度转变

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皇帝很快就继位登基,开启了他的统治时期。作为新科皇帝,雍正自然希望朝中大臣能够一心一意辅佐自己治理天下。然而,隆科多的表现却让雍正大为光火。

一开始,隆科多对雍正还是恭顺有加,完全按照康熙皇帝生前的嘱托去做。但渐渐地,隆科多开始变得飞扬跋扈起来。他凭借着自己在朝中的显赫地位和雍正的亲信关系,开始肆无忌惮地做一些有违纪律的事情。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比如,隆科多经常擅自在朝堂上发号施令,甚至公然违背雍正的旨意。有一次,雍正下旨要处置一名大臣,隆科多却当众力挺那名大臣,导致雍正的旨意无法执行。更有甚者,隆科多还多次在朝堂上与雍正唱反调,公开顶撞皇帝的权威。

除此之外,隆科多还大肆铺张浪费国家财富,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他在京城郊区豪斥巨资修建了一座巍峨宏伟的宅邸,里面珍奇异宝、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而且,隆科多还大开杀戒,纳了数十名美貌妃嫔进入后宫,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面对隆科多如此跋扈的行为,雍正皇帝虽然恼火,但却无可奈何。毕竟隆科多不仅是自己的亲信,更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地位超然。如果雍正对他严加惩治,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

于是,雍正只能暗中观察隆科多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犯错的把柄。与此同时,雍正也在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大臣,以期将来能够制衡隆科多的权势。

就这样,雍正和隆科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一开始,雍正对隆科多还是爱将痛棰,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但隆科多的所作所为却越来越过分,终于让雍正下定决心,要狠狠地惩治这个朝中的"祸患"。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四、隆科多被囚禁期间的新发现

雍正皇帝虽然将隆科多软禁起来,但并未对他加以严刑拷打。毕竟隆科多曾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地位超然。雍正不敢对他太过苛刻,生怕引起朝野震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雍正对隆科多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原因就在于,他渐渐发现了隆科多在狱中的一些阴谋诡计。

最初,雍正只是怀疑隆科多在狱中仍未死心,暗中勾结外援谋反。为了掌握更多证据,他命人严密监视隆科多的一举一动。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内应前来通风报信。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原来,隆科多在狱中并未就此死心,反而暗中联络了不少朝中要员,企图在狱中集结力量,夺回自己应有的权力。他不仅向这些朝臣们许以重赏,更是暗示只要他重新执掌大权,定会重用有方。

雍正获知这一情况后,大为震怒。他立刻命人将隆科多的党羽一网打尽,绳之以法。与此同时,他也加强了对隆科多的监视,生怕这个阴谋再度酝酿。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雍正又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隆科多不仅在狱中谋反,更是结党营私,大肆敛财。原来,隆科多凭借着自己在朝中的权势,早就暗中垄断了不少产业,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舵,专门收取钱财。

这些钱财,隆科多一部分用于贿赂朝中大臣,另一部分则是囤积家财,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更有甚者,隆科多还在狱中继续指挥这一切,不断敛取民脂民膏。

面对隆科多如此猖狂的行径,雍正彻底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他痛恨隆科多不仅勾结外援谋反,更是大肆敛财,剥削百姓。于是,雍正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这个祸患。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五、隆科多的最终下场

隆科多被软禁后,生活环境并不算太糟。由于他曾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地位超然,雍正皇帝也不敢对他太过苛刻,生怕引起朝野震动。因此,隆科多虽然被囚禁,但在狱中的生活还算体面。

他被关押在一间宽敞的牢房里,房中陈设齐全,甚至还有书籍和文房四宝供他消遣。每日三餐也都是上等的膳食,营养丰盛。狱卒们对隆科多也都是客客气气,毕恭毕敬。看似囚犯的生活,却比一般人家还要优渥。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然而,尽管如此,隆科多的内心仍旧充满了愤懑和不甘。他本是朝中显赫的大臣,掌管重兵,权倾朝野。如今却沦落到这般田地,着实让他痛心疾首。

更令隆科多感到悲哀的是,他的家人和党羽也都遭到了连累。隆科多的妻子和儿女被打入冷宫,生活窘迫;而那些曾追随他的党羽,更是被雍正一网打尽,绳之以法。隆科多虽然性命无虞,却也深感孤立无援。

就这样,隆科多在牢狱中度过了几年的光景。期间,他曾数次想方设法营救自己,但都被雍正皇帝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隆科多的党羽也渐渐远离了他,生怕被牵连其中。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最终,隆科多在狱中郁郁而终。据说,他临终前还曾痛骂雍正的昏庸无道,但也只是一阵牢骚,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就这样,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雍正皇帝得知隆科多的死讯后,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好了"。对于这个曾被自己视为左膀右臂的老臣,雍正早已看透了他的阴谋诡计,对他的死也并不感到惋惜。

康熙临终前,2次“点名”1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隆科多的下场,不啻是一个前车之鉴。他本是康熙皇帝的心腹大臣,地位显赫,却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最终酿成大错。雍正对他的严惩,也是维护皇权的无奈之举。隆科多的一生,正如那句古语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