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探寻朋友之间相处之道的边界奥秘

作者:弥苴白尼

虽然放五一小长假了,我还是准时睡到早上六点自然醒,那么接下来的假期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来,早起读书、锻炼好了。

今天继续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探寻朋友之间相处之道的边界奥秘

之前读书,我把注意力全放在解读蛤蟆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了,这次再读我发现河鼠和鼹鼠这对朋友的相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鼹鼠和河鼠的生活,让鼹鼠感到焦躁,没法做自己。

鼹鼠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鼹鼠对河鼠既依赖又不满,非常拧巴。即便对河鼠有意见,鼹鼠也只是小声地嘟囔:“你这贼眉鼠眼的啮齿蠢货”。

此外,内心的焦躁让鼹鼠变得敏感:

鼹鼠前往蛤蟆先生的庄园的路上遇到了兔子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他没有理兔子,但仿佛听到其中一只兔子阴阳怪气地说:“这可就奇怪了。鼹鼠一个人出门?还真是少见啊!”

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鼹鼠和河鼠的相处方式像极了父母在教育子女,在无私的关爱中,让孩子处于温室中,随着自我认知的强化,问题逐渐显现。

河鼠像挑剔的父母辈,他总是絮絮叨叨地表达着关心,也爱批评人。河鼠属于父母型人格。

鼹鼠更像愤怒的孩童,潜意识里想要抗争,却不敢说不,只能软弱无力的享受着被照顾,属于儿童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种强烈的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和喜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通常会过度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以换取别人的好感和支持。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鼹鼠和河鼠相处中,他会像河鼠的影子,享受着河鼠的照顾,内心又非常的排斥,想要抗争,又不敢大声说不了。

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探寻朋友之间相处之道的边界奥秘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读着别人的故事,也从书中反观自己。

看了鼹鼠和河鼠的相处以及鼹鼠的真实想法,我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与人相处中是否存在不恰当的行为。

读书时,使用的是学校→家、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朋友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结婚生子后,开启了家→学校→单位、单位→学校→家,“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总有两三个朋友,在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或者低谷期,适时出现,即便许久未联系,依然真心诚意。

我想这就是成年人该有的边界感:

适时的出现,融洽的相处。彼此不打扰,不插手别人的生活,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点,也没有局促不安的难熬。

想想,我还是很满意这种相处方式的。

前两天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在聊同学聚会后倍感伤感,直言以后再也不参加聚会了。

女同学青丝中已有了白发,眼角爬满了皱纹,还有3个女同学因男方过错而婚变;

男同学大腹便便,发际线后移,一直在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大家早已改变了容颜,早已不是印象中的美好模样。

有人建议道:既然伤感,那就不要参加就好了,记忆里永远都是大家青春活力的样子。

我想,不管参不参加同学聚会,在于自己的选择。但是,适度的关系真的让人舒适。

不管青丝变白发,还是别人的个人问题,作为同学或者朋友,适度的关心即可,过分参与就大可不必了。

不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亲属、朋友间,都要有边界感。

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探寻朋友之间相处之道的边界奥秘

换个角度站在鼹鼠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自然呈现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选择。

鼹鼠对河鼠的做法有自己的想法,那就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对事不对人,问心无愧即可。

请河鼠多夸夸自己,放手让自己去尝试,失败也是成长的宝贵经历。

亲爱的鼹鼠先生,请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