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探尋朋友之間相處之道的邊界奧秘

作者:彌苴白尼

雖然放五一小長假了,我還是準時睡到早上六點自然醒,那麼接下來的假期還是按自己的節奏來,早起讀書、鍛煉好了。

今天繼續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探尋朋友之間相處之道的邊界奧秘

之前讀書,我把注意力全放在解讀蛤蟆先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上了,這次再讀我發現河鼠和鼹鼠這對朋友的相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鼹鼠和河鼠的生活,讓鼹鼠感到焦躁,沒法做自己。

鼹鼠甯願河鼠不要總這麼能幹,能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哪怕做錯了也沒關系。

鼹鼠對河鼠既依賴又不滿,非常擰巴。即便對河鼠有意見,鼹鼠也隻是小聲地嘟囔:“你這賊眉鼠眼的齧齒蠢貨”。

此外,内心的焦躁讓鼹鼠變得敏感:

鼹鼠前往蛤蟆先生的莊園的路上遇到了兔子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他沒有理兔子,但仿佛聽到其中一隻兔子陰陽怪氣地說:“這可就奇怪了。鼹鼠一個人出門?還真是少見啊!”

這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鼹鼠和河鼠的相處方式像極了父母在教育子女,在無私的關愛中,讓孩子處于溫室中,随着自我認知的強化,問題逐漸顯現。

河鼠像挑剔的父母輩,他總是絮絮叨叨地表達着關心,也愛批評人。河鼠屬于父母型人格。

鼹鼠更像憤怒的孩童,潛意識裡想要抗争,卻不敢說不,隻能軟弱無力的享受着被照顧,屬于兒童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

什麼是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種強烈的渴望得到他人認可和喜愛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傾向。

具有這種人格的人通常會過度關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忽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以換取别人的好感和支援。

這就很好了解為什麼在鼹鼠和河鼠相處中,他會像河鼠的影子,享受着河鼠的照顧,内心又非常的排斥,想要抗争,又不敢大聲說不了。

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探尋朋友之間相處之道的邊界奧秘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在讀着别人的故事,也從書中反觀自己。

看了鼹鼠和河鼠的相處以及鼹鼠的真實想法,我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與人相處中是否存在不恰當的行為。

讀書時,使用的是學校→家、家→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朋友間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結婚生子後,開啟了家→學校→機關、機關→學校→家,“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總有兩三個朋友,在我人生的高光時刻或者低谷期,适時出現,即便許久未聯系,依然真心誠意。

我想這就是成年人該有的邊界感:

适時的出現,融洽的相處。彼此不打擾,不插手别人的生活,沒有居高臨下的指點,也沒有局促不安的難熬。

想想,我還是很滿意這種相處方式的。

前兩天在一個群裡看到,有人在聊同學聚會後倍感傷感,直言以後再也不參加聚會了。

女同學青絲中已有了白發,眼角爬滿了皺紋,還有3個女同學因男方過錯而婚變;

男同學大腹便便,發際線後移,一直在吹噓自己的豐功偉績……

大家早已改變了容顔,早已不是印象中的美好模樣。

有人建議道:既然傷感,那就不要參加就好了,記憶裡永遠都是大家青春活力的樣子。

我想,不管參不參加同學聚會,在于自己的選擇。但是,适度的關系真的讓人舒适。

不管青絲變白發,還是别人的個人問題,作為同學或者朋友,适度的關心即可,過分參與就大可不必了。

不管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還是親屬、朋友間,都要有邊界感。

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探尋朋友之間相處之道的邊界奧秘

換個角度站在鼹鼠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曆不同,自然呈現不同的狀态,做出不同的選擇。

鼹鼠對河鼠的做法有自己的想法,那就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對事不對人,問心無愧即可。

請河鼠多誇誇自己,放手讓自己去嘗試,失敗也是成長的寶貴經曆。

親愛的鼹鼠先生,請允許自己做自己,允許别人做别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