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挥三大优势 直面三大挑战 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者:企业思想家
发挥三大优势 直面三大挑战 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挥三大优势 直面三大挑战 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资央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国资央企在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发挥规模实力强、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等优势,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加快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武装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使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形成源源不断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01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面对国际竞争新形势,历史性战略机遇不容错过,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型,成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一是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在整体上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新质生产力锚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施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贯通起来推动深化改革,不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二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国资央企把握科技创新主导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效能更高,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国资央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对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控制力。

发挥三大优势 直面三大挑战 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02

三大潜在优势助推国资央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政策精准发力事半功倍。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政策的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明显提高,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一是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特别是聚焦算力、数据、大模型、应用场景等领域,攻关一批关键技术、汇聚一批数据资源、赋能一批行业应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已初步取得成效。

二是一企一策考核全面实施,分户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增加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个性化考核指标更加精确,推动中央企业向价值高地不断迈进。

三是激励保障政策落地落细,优化用好中长期激励工具,推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巩固拓展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成果,薪酬优先向国有资本三个集中领域和高精尖缺人才、苦脏险累一线倾斜,全面激发中央企业内生动力。

四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为支持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双百行动、科改行动、区域性综改实验等专项工程的大胆试、率先改,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改革氛围,探索出国资央企专项工作见实见效的成熟机制。

广阔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升级。

国资央企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市场信誉好的独特战略优势以及人、财、物、治理、管理等方面的丰厚家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美西方率先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文本生成等领域率先取得成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资央企在工业领域掌握了更丰富的过程数据、传感器数据和相关专业知识,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来源。同时,国资央企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丰富的应用场景、数据资源和自建的计算中心,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

因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国资央企占据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发挥好央企海量数据、丰富场景优势,敢于为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提供试验场,多条技术路线竞争成长,让真正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脱颖而出,是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之一。

两端发力产业布局潜力巨大。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业都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从行业属性来看,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细分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范畴,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包括近年来中央企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传统优势产业。国务院国资委一贯注重国资央企规模质量效益,一直坚持中央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发展实体产业,一直推动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方面,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为国资央企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国资央企能够转变原有发展方式,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国务院国资委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制定了一揽子政策,已初步取得成效。

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重要增长点。

下一步,国资央企以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为抓手,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在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预期达到35%。两端发力的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体现出国资央企加快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行动。

发挥三大优势 直面三大挑战 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03

直面三大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对于国资央企而言,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要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关键一跃。当前,大陆科技体制和企业创新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破除,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

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优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构建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劳动关系和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方面,就在于其摆脱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等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水平。

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方面进行创新变革。

一是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生产力演进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各种新质生产工具,构建信息化数智化条件下的新质生产体系。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完善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国资监管体系。

新质生产力带来生产力跃迁,进一步放大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推动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对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国资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新质生产力尚处发展阶段,形态和运行模式不存在定式,国资监管机构在梳理废止旧政策文件打通堵点,研究制定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政策文件和考核目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产业衍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新质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

二是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坚持渐进原则。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发展是渐变到量变,在量变中实现质变的过程。国资监管机构要正确引导企业摒弃过去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追求规模、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等落后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创新”和“质优”上有所作为。

三是做好“管好”和“放活”两篇文章。创新创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国资监管机构要提高监管针对性精准性,推动分类考核与企业功能使命更加精准适应,国资监管与公司治理更好衔接,动态适配企业发展新局面,实现“放活”和“管好”的统一。

当前大陆正处于经济换挡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国资央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发挥存量产业的接续性和竞争优势,减少无序竞争,切实提升效率效益,在新旧产业相互渗透、协同演进中实现“焕新”与“启航”,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建与治理研究处现代国企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