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拓跋焘的武功

作者:读者报

拓跋嗣死后,继位的是儿子拓跋焘。拓跋焘当时只有16岁,和爷爷拓跋珪、父亲拓跋嗣一样都是少年继位。也和祖父辈一样,拓跋焘将北魏王朝推上了更高的台阶。

拓跋焘的运气很好,接手的是一个北方最强大的帝国。不过,北魏帝国虽然强大,却只是若干个北方割据政权中的一个。

前秦灭亡后,北方经过多年的相互吞并,还有北魏、北凉、北燕、夏和西秦几大政权。其中北魏占领现在的山西、河北大部和河南、山东的一部分,最强大。和北魏有世仇的匈奴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占据陕西大部地区,也就是古代的关中地区,势力仅次于北魏。北燕是后燕的残余(后燕的另一支残余南燕在刘裕北伐时灭亡),占领现在京津地区和辽东一带。西秦、北凉是现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割据政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拓跋焘继位后,就把统一北方作为奋斗目标。

统一要用拳头来说话,谁的拳头硬谁就有希望统一天下。

为了磨砺一双硬拳头,拓跋焘非常重视军队建设。

长期的游牧射猎生活锻炼了拓跋鲜卑健壮的体魄和高超的骑射能力。北魏军队战斗力很强,尤其是骑兵,算得上北魏克敌制胜的法宝。有了硬件优势,拓跋焘又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他常从普通士兵中提拔将官,激励士兵们英勇作战,对在战斗中表现勇敢的将士,或升官晋爵,或赏赐以人口、牲畜及金银、古玩、缯帛等物品;对违犯军纪的官兵,拓跋焘严惩不贷,即便是亲贵重臣也痛下杀手。临淮公丘堆是老资格的鲜卑贵族,几朝老臣,贵为太仆。在和夏国作战的时候,丘堆听到前线兵败的传言临阵脱逃。拓跋焘毫不犹豫地将丘堆斩首。扶风公拓跋处真等八人则因为偷盗军用物资,也被斩首。

拓跋焘严格治军,首先做到了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每次征战,他非但御驾亲征,还身先士卒——估计小伙子年轻、体力好。比如始光四年(427年),拓跋焘亲自带上三万轻骑突袭夏国的都城统万。途中,他与官兵们顶着风沙、强忍饥渴,并亲自参加了统万城下的恶战。战斗中,拓跋焘的坐骑力竭倒地,把主人带倒坠地。拓跋焘上马后继续战斗,杀死夏军十多人,后来身中流矢还血战不已。看到拓跋焘玩命地冲锋在前,北魏官兵们也都英勇杀敌,“是以人思效命,所向无前”。

当然,拓跋焘不是一味穷兵黩武的武夫,知道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他忙于征战的同时也不放松经济生产。北魏统治民族和百姓众多,拓跋焘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性,治理百姓却不强迫百姓改俗易性,追求生产效益却不强求整齐划一。一句话,拓跋焘“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既发展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又尊重汉族人的农耕和商贸。

很快,北魏兵强马壮,和其他割据政权的差距越拉越远。统一的时机成熟了!先消灭谁呢?

以长孙嵩、长孙翰、奚斤等为代表的鲜卑武将们主张先进攻柔然。新兴的游牧民族柔然不断侵扰北魏北方边界,日益成为北魏的大患。同样出身游牧民族的鲜卑武将们渴望和柔然们一决雌雄,掳掠牲畜来补充军需。大臣刘絜等则主张先打北燕,因为北燕最弱小。做事情先易后难,也算是人之常情。太常卿(掌宗庙礼仪的官)崔浩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应该先进攻最强大的赫连氏大夏政权。崔浩的理由是大夏政权残暴无道,已经失去了人心,看似强大其实不难战胜。拓跋焘毅然接受崔浩的主张,亲自领军渡过黄河袭击夏国首都统万城,擂响了统一的锣鼓。

北魏对大夏的征战开始并不太顺利。拓跋焘亲自出马也没能攻破统万城,只掳获牛马十多万班师。赫连氏匈奴还有相当强大的军队。为了消灭夏军的有生力量,拓跋焘在始光四年(427年)再次进攻统万。这一次,他只带一支小部队佯攻城池,然后假装不敌撤退,引诱夏军离开统万城追击。拓跋焘早在城外的山谷中埋伏了主力,就等夏军出城,在城外解决敌人。夏国的赫连昌看到北魏军队“战败”了,并没有出城追击。他担心这是拓跋焘的诱敌之策。崔浩向拓跋焘献计,故意让犯死罪的士卒逃走报信,说魏军粮草已尽,军中士卒每天只吃菜,而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也未能赶到。赫连昌终于上当,大喜,亲自带兵出城追击。这一下就中了拓跋焘的计谋了。训练有素、严阵以待的北魏主力给了夏军致命打击。就是在这次激战中,拓跋焘坠马又身中流矢,仍然血战不停,鼓舞士气,消灭了夏军的主力。赫连昌狼狈而逃,放弃统万城逃往现在的甘肃一带去了。夏军残余则逃入统万城。拓跋焘带少数随从混在夏军的败军中冲进城里——估计是想来个釜底抽薪。匈奴人觉察到有魏军混入城中,把城门全都关上,四处搜捕。拓跋焘和随从闯入宫里,拿到女人的裙子,化了装,翻城出去,最终脱险。第二天,他指挥大军猛攻统万城,最终占领这座夏国的都城,匈奴王公、大臣、将校、妃婢都成了俘虏。经此一战,夏国败局已定。

拓跋焘战后巡视统万城,看到当年赫连勃勃驱赶无数血肉之躯花费几十年修成的都城,感叹道:“夏国国土不大、人口不多,却滥用民力修建这样的都城,哪有不亡的道理?”

在南边,魏军占领了长安。夏国仍在挣扎,在西部和北魏打持久战。第二年(428年),魏军在陇西俘获赫连昌。赫连定在陇西即位称帝,继续抵抗魏军。他一度击败北魏军队,夺回长安。两年后,北魏最终收复长安,平定关中地区。赫连定向西逃窜,竟然还在431年迫使乞伏暮末投降,灭亡了西秦。但是,北魏大军接踵而来,赫连定畏惧魏军,不敢接战,向青海一带继续逃窜。同年六月,赫连定被吐谷浑所俘。夏国灭亡。

夏国灭亡的第二年(432年),北魏再接再厉进攻北燕,包围其都城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皇帝冯弘连战连败,在太延二年(436年)自己放了一把火烧毁和龙的宫殿、城池,逃往高丽(朝鲜)。冯弘后为高丽人所杀。北燕灭亡。

十六国政权中就只剩下一个北凉了。凉主沮渠蒙逊对自身实力本来就没有信心,不断依附于中原强者。谁强大,他就向谁称臣,以求苟延残喘。刘裕灭后秦的时候,沮渠蒙逊担心自身地盘不保,非常恐慌。他看到汉族大臣刘祥奏事时面有喜色,骂道:“你听到刘裕入关,竟敢这样高兴!”就把他杀了。他先向东晋、刘宋称臣,北魏崛起后又向北魏称臣。433年,沮渠蒙逊死了,终于在有生之年保住了地盘。六年后(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御驾亲征北凉,包围其首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继位的凉主沮渠牧犍联合柔然人,守城不降,寄希望于柔然入侵可以迫使北魏撤军。没想到柔然不成器,只能骚扰一下北魏边境,撼动不了全局。拓跋焘一心一意要灭北凉,抓紧攻城。沮渠牧犍困守孤城一个半月,山穷水尽而降。北凉灭亡,十六国结束。

北凉虽小,消灭它的意义却不小。首先,北凉占据着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通要道——河西地区。北魏灭北凉后,通西域更方便,西域各国纷纷臣服北魏,使得后者的影响力剧增。其次,从晋末张轨割据河西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河西地区相对安定。中原人士避居河西的人很多,其中有许多读书人,世代诗书相传。北凉灭亡后,北魏将这些文人迁到平城。他们对北魏王朝的汉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至此,拓跋焘基本统一了北方。

必须指出的是,拓跋焘的统一是形式上的、脆弱的。

北方分裂了上百年,数十个政权相互厮杀,留下了各种矛盾。拓跋焘剪灭其他割据政权只是消除了表面的统一障碍而已。深层次的民族问题、财政问题等更要命,更难解决。拓跋焘的高超之处就在他不仅打倒了其他枭雄,还大大缓解了深层次的矛盾。能够做到前一点的人不少,但能同时完成后一点的人就不多了。拓跋焘,一个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能够两者兼顾,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们来看看拓跋焘面临哪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柔然、民族、收入和南方威胁四大问题。

柔然是继鲜卑之后在北方兴起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南下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空出来的塞北草原被柔然占领。到北魏初期,柔然已经占领了东起朝鲜半岛、西到西域、北达西伯利亚、南至长城的广袤土地,成为中原王朝新的心腹大患。拓跋焘刚继位,柔然就不给他面子,出兵侵扰。拓跋焘亲自迎战,结果被柔然骑兵包围了整整五十重。全赖北魏将士拼死杀敌,拓跋焘才脱险逃出。北魏王朝对柔然的政策遵循“稳中求变”的原则,在北方各地建立军镇、以守住现有疆域为前提,然后瞅准时机积极出击。拓跋焘一共对柔然发动了不下10次征战。北魏组织敢死队,将士们都只带有限天数的粮食深入敌后,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给了柔然不小的打击。尤其是在429年,拓跋焘大败柔然,取得了战略意义的胜利。北魏俘获柔然军民数十万人、牛羊上百万头,将他们南迁,安置在边界南北。柔然余部北遁,逃到了漠北地区。原先依附于柔然的高车(北方游牧民族,据说所乘之车轮子高大而得名)等部落改弦易辙,投靠北魏。柔然元气大伤。不过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侵扰北魏这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

北魏对柔然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朝野有许多人因此反对主动出击柔然,认为柔然地处荒远,即便得到土地也不能耕种,俘虏人口也不能直接驱使,主张消极建造军镇防守。拓跋焘在崔浩的支持下,力排众议屡次出击柔然,虽然没能根除柔然势力,但基本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免除了内政外交的一大后顾之忧。

第二个民族问题,从西晋末年就开始了。北方犬牙交错地生活着汉、匈奴、氐、羌、鲜卑、羯、屠各等民族。割据战争往往和民族仇杀相伴随,导致北方民族关系非常紧张。

和镇压异族的十六国政权一样,北魏也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尊崇鲜卑族人,强迁其他民族加强控制,对反抗的异族力量大开杀戒。许多异族百姓被北魏王朝罚做各种府营杂户,供各衙门驱使奴役,甚至被迫从军当炮灰。拓跋焘用兵关中和陇西的时候,为筹措军需对关中百姓横征暴敛。因此,表面统一后的北魏王朝民族矛盾激烈,尤其以关中地区最厉害。

关中百姓的反抗屡有发生,北魏只能控制长安、杏城等重要军镇,没能实现有效统治。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匈奴别部的卢水胡百姓在盖吴的领导下起义。关中各族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迅速扩大到十万余人,分兵三路进逼长安。关东的河南、山西等地老百姓闻讯,也纷纷响应,占领弘农等地,进逼潼关。一时间,烽火燃遍北魏王朝半壁江山。拓跋焘不敢怠慢,紧急抽调军队镇压起义。连新归附的高车部落的骑兵都奉命从内蒙古地区南下作战,可见拓跋焘抽调范围之广,也可以看出盖吴起义的冲击之大。

遗憾的是,盖吴起义虽然声势浩大,却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起义军四处活动,却没有攻克长安、潼关等战略要地,也没有构建起确定的防线。这就让拓跋焘有充分的时间来调兵遣将。他先调兵赶赴长安固守,又派兵屯守渭北,严令务必阻止关中局势进一步恶化。拓跋焘自领主力先清剿山西、河南一带的起义。第二年(446年)正月,拓跋焘成功隔断了关中和关东起义军的联系,随后乘起义军没有戒备发起突然袭击,镇压了关东的起义。二月,拓跋焘马不停蹄渡过黄河,杀向关中。盖吴闻讯北撤,在杏城遭到魏军包围,损失严重。八月,盖吴遇害,年仅二十多岁。有人传说他是被亲属出卖的,也有人说他是屠各叛军杀害的。但是之后,不断有起义军打着盖吴的旗号继续作战,北魏还要花费两年时间来彻底稳定关中局势。

在镇压过程中,拓跋焘对响应起义的百姓残酷杀戮。为震慑人心,屠城也在所不惜。之后一段时间,各族百姓屈服于暴力,起义浪潮逐渐息弱。

大起义的爆发,让拓跋焘意识到国家财政的窘迫。赫赫武功离不开物质基础。常年征战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北方百姓捉襟见肘,北魏的横征暴敛是关中各族大起义的重要原因。可拓跋焘也有他的难言之隐,国家掌握的户口很有限,分担给每个人的赋税自然就重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增加户口,只有增加了赋税征发的对象才能增加收入。

当时北方大量的户口被贵族官僚、据守一隅的坞堡主、寺庙僧侣等人控制。乱世中,人们依附于强者,为强者劳作服务,并不对国家产生贡献。官僚贵族依靠特权占有奴婢,拓跋焘一时无法剥夺;坞堡主们各据一方,拥有武装,拓跋焘也无法骤然解决。而寺庙和僧侣控制的大批劳动力、土地和财产就进入了拓跋焘的算盘之中。

拓跋焘一改之前对佛教的尊崇,强迫寺庙经济纳入朝廷的控制。在讨伐北凉的时候,他就为了解决兵源不足问题,下令50岁以下的和尚全部还俗,参军作战。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月,拓跋焘正式下令“禁佛”。

拓跋焘面临的第四大问题是南方的威胁。早在拓跋焘全力剪灭割据群雄的时候,南方的刘宋王朝就很有“想法”,想趁北方内战来收渔翁之利。刘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元嘉北伐”,很有气吞河山、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宋军一开始也取得了部分成绩,但很快就在拓跋焘的御驾亲征下一败涂地。当年年底,拓跋焘就带着北魏官兵饮马长江,对宋都建康(今南京)指指点点了。北伐变成了拓跋焘的南征。最终,南北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在淮南一带达成了均势(事见之后元嘉北伐的内容)。

这时候是北魏王朝军力最强盛的时期。策马扬鞭驰骋在长江北岸的拓跋焘也达到了赫赫武功的巅峰。

拓跋焘这个人果敢英武,事业成功,但性格上有个缺陷,就是脾气暴躁。人到中年以后,拓跋焘的脾气越来越差。一般人发脾气的时候,也就是砸砸东西,最多打打人。拓跋焘发脾气,后果就很严重了。他每回生气都杀人,而且诛戮过多,造成他身边的人终日战战兢兢,担心什么时候自己就成了喜怒无常的皇帝的刀下鬼了。拓跋焘也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但就是改不了暴躁的脾气。

话说,拓跋焘干事情亲力亲为,经常领兵在外,留太子拓跋晃在首都平城监国,主持政府运转。拓跋晃年纪大了,身边自然聚集了一批人辅佐他。但是拓跋焘又不放心让太子去做,而是信任太监宗爱,放任宗爱留在平城宫中胡作非为。拓跋晃集团不时限制宗爱,双方就产生了矛盾。

正平二年(452年)的时候,宗爱向拓跋焘进谗言,诬陷太子身边的辅佐大臣们行为不轨。拓跋焘不辨真伪,就处死了他们。太子拓跋晃大为惊恐,担心父皇接下来就要对自己开刀了,竟然惊惧而死,年仅24岁。事后查明,太子及其身边的人都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拓跋焘追悔莫及,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下号啕大哭。

这下子,轮到宗爱害怕了。他害怕拓跋焘治自己的诬陷之罪,决定先下手为强。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宗爱趁拓跋焘熟睡之时,将他杀死在床上。北魏的一代雄主,一个面对数万敌军铁骑面不改色、驰骋南北浴血百战的拓跋焘稀里糊涂地死在了亲信的太监手中,时年45岁。

(摘自《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张程/著 现代出版社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