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嘿,铁哥们儿们!最近可有关注那些曾经热门的农家乐了吗?光看他们一家家关门大吉的架势,就知道它们当年的火爆人气啥样。可现在农家乐倒闭超8万家,这可真把我们这些城里人雷了个正着!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俺第一次知道农家乐还得追溯到上世纪。那会儿咱们中年人就蠢蠢欲动,想去农村感受一下干净质朴的生活了。只要刚下了班,扭头就能看到农家乐宣传的大幅广告:身着民族服装的老农耕作、母亲在踩缸洗衣、小伙儿手拉手嬉戏在稻田里……哎,画面太美我都不好意思打扰了!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你猜怎么着,咱们真掏钱真下乡,根本就没看着这些诗意田园风光,整个农家乐哪儿哪儿都透着作坊味儿。房间里除了张床和个电视机啥都没有,就连吃的菜都是别人在外头买回来,然后重新拌一拌就端上桌了。我和兄弟们旅游归来,心里直犯嘀咕:这不是啥农家乐,分明就是城里开的快餐店嘛!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不过俺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一开始的失望很快就被眼前的新奇景象冲淡了。吃饭前,老板从鸡圈里抓出几只鸡来,现杀现宰现炒,保准是新鲜无公害的;菜园子不远处就是种菜的大棚,老板只需几步路就能把蔬菜采了给我们吃。实不相瞒,这可比俺们城里吃得健康多了!也难怪农家乐会逐渐火爆起来。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可是好景不长,农家乐的商家们哪能永远老老实实做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意。几年下来,他们就开始撸起袖子加狠宰客了。最逗的是,有些地方一只走地鸡就敢叫上500、600块,蔬菜菜一样几十元起步。你说我们这些吃货能不被宰吗?而且农家乐还不断推陈出新,网上随处可见雪乡农家乐宰客的负面新闻。曾经只卖100多块的大炕房,一过旺季就狂涨到千元以上。有时候我们手把手赶去,房间却被临时加价,不退钱也不给住,那酒店到底把我们当啥了?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啊,农家乐之所以遭此横祸,虚假宣传和疯狂宰客才是导火索。我们来农家乐不就是为了享受乡土生活、吃新鲜农产品吗?现在连这一点都无法满足了,谁还会心甘情愿被花大价钱骗去啊!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我觉得农家乐同质化也很严重。农村里遍地开花,一家挨着一家,每家的经营模式都如出一辙。菜品单调,环境千篇一律,除了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实在难有其他乐趣。有这样的体验留在城里不是更舒服吗?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农家乐的卫生和服务水平越来越不入流。员工大多数是村里的老年人,他们对现代化服务理念根本就一窍不通。得亲力亲为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服务员,桌椅经常很脏乱,点个菜也要大半天…哟,您说这样的体验心情好受吗?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农家乐的衰落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步步把自己玩死的。刚开始大家为了追求原生态生活,纷纷涌进农家乐品尝乡村美食。可随着农家乐商家们越来越铁公鸡化,农家乐已经完全偏离了最初的理念。说到底,本质上依旧是吃吃喝喝,跟在城里的餐馆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股浓浓的闷骚味油然而生。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话说回来,农家乐的衰落究竟是福是祸?我个人觉得,只要能将农家乐的初衷完整保留下来并加以创新发展,这就是机遇。比如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商家已经将其转型为乡村民宿,在休闲度假的同时还能体验农家生活。可以说也算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吧!而且乡村民宿的投资回报比以前农家乐高多了,顾客群体也更加精准。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嘱托各位吃货一句,我们可千万别因为一时贪图口腹之欲,而忽视了农家乐最初的那份质朴与美好。它承载了我们对田园生活的无数向往,而不该只是城里餐馆的复制品。只有将心比心,我们才能让它重拾当年的光彩。除了宣传上的造作,还需要农家乐实打实地去传承乡土文化。相信只要做到这一点,它就一定能重振雄风,让我们这些城里人重新爱上它!

曾风靡一时的农家乐,如今倒闭了八万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