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战争有哪些“规矩”,会不会误伤友军呢?

作者:趣说历史

在古代的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较量随处可见,踏入战场便意味着生死未卜。然而,面对这些残酷的战争场面,人们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战争中的那些“准则”。

古代战争有哪些“规矩”,会不会误伤友军呢?

首先,关于古代战争中是否会误伤友军的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作战双方通常会避免穿着相同颜色的战服,以此在战场上区分敌我。因此,士兵们往往只需根据战服的颜色来判断敌我,对颜色不同的敌人发起攻击。此外,与影视剧中混乱的打斗场面不同,古代的战争更注重排兵布阵,即使战斗激烈,也要保持阵型的稳固。在这样的战术下,士兵们背后很少会有敌人,面对的往往都是正面的敌人,因此战场看似混乱,实则井然有序。尽管也会偶尔发生误杀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并不常见,且一般不会因此受到惩罚。

古代战争有哪些“规矩”,会不会误伤友军呢?

或许有人会好奇,军队中是否存在仇杀现象?比如,有人若得罪了你,是否能在战场上趁机报仇?然而,在战场上,每个人都需要全力以赴应对敌人,自顾不暇,更难以分心去关注个人恩怨。而且,在古代战争中,双方动辄几万大军,要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找到特定的仇人,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想要在战场上进行精准的仇杀,实在是难上加难。

古代战争有哪些“规矩”,会不会误伤友军呢?

接下来,关于是否有人为了抢夺军功而杀害队友的问题。在古代,军功的计算确实曾以人头为依据,但这也意味着士兵们需要在战斗中割下敌人的头颅并随身携带,这显然极为不便。因此,后来很多战争都改为割下敌人的左耳作为军功的证明。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人试图钻空子,比如割下战死队友的耳朵或残杀平民来冒充战功。尽管这种行为被军队严令禁止,但仍屡禁不止。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先锋部队在计算军功时并不需要任何“证据”,只需统计敌人的伤亡情况即可。军功是士兵和将军晋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朝廷对这方面的核实十分严格。历史上,如飞将军李广虽战功赫赫,但因“人头”数不足而未能封侯,便是军功核实严格的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