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上联难度很高,却被才子对出下联

作者:国学大观园

#以书之名#

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最初以桃木为载体,因此又被称为桃符。在桃木之上,人们精心刻画着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将的形象,寄托着驱邪镇宅的美好愿望。善良的百姓将桃符悬挂于大门两侧,期盼着平安与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刻字,这些带有字迹的桃符便逐渐演变为了楹联。

大陆最早的一副对联,诞生于三国时期,那时的对联尚显稚嫩,多是由简单的几个字拼凑而成。然而,到了唐宋时期,对联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开始真正闪耀在大众的文化视野中。唐宋年间的文人墨客们,常以诗词入联,以此为乐。比如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本身便是一副意蕴深远的对联,却巧妙地融入了诗中。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上联难度很高,却被才子对出下联

而后人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不禁对这副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试图对这副对联进行改动。有人便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改为了“到此已穷千里目,何须更上一层楼”。这副改动后的对联,同样充满了韵味,让人细细品味。

创作对联,不仅要求技术精湛,更需要才思敏捷。对联的种类繁多,如重字联、谐音联、数字联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古人常以对联来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尤其是在学堂之中,老师常以此方式检验学生的才学;而在科举考场上,主考官也会通过对联来评判学子的水平。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字幼公,他不仅擅长写诗,更精通对联之道。他的诗歌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戴叔伦的诗歌体裁广泛,包括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等,多表现出隐逸的生活和闲情雅致的情怀。他的对联作品更是别具一格,既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展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上联难度很高,却被才子对出下联

在戴叔伦的童年时光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出口成章的天赋,深受教书先生的喜爱。一次,师生二人漫步于郊外,恰逢白店和黄村这两个地名映入眼帘。在白店,一只雄壮的白公鸡高声啼叫,老师灵感乍现,即兴吟出一句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这句上联巧妙地运用了重字手法,三次出现“白”字,既描绘了地点,又描绘了动物和时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上联难度很高,却被才子对出下联

戴叔伦听到老师的上联,心中不禁暗自琢磨。正在此时,远处的黄村传来一阵犬吠,一只大黄狗跃然眼前,狂吠不止。这一瞬间,戴叔伦灵感闪现,下联脱口而出:“黄村黄犬吠黄昏”。这句下联与上联相映成趣,以“黄”对“白”,“犬”对“鸡”,“村”对“店”,对仗工整,同样运用了重字手法,三次出现“黄”字,且“白昼”与“黄昏”形成巧妙的时间对比,令人拍案叫绝。

老师听到戴叔伦的下联,赞不绝口,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子寄予了厚望。这段师生间的对联佳话,被载入史册,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戴叔伦的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在这次即兴对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