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作者:东亚超级联赛

前两天我的一个好朋友老杜来访,刚聊了几句话,他突然一拍脑袋:“看我这记性,给你带的好茶忘车上了。我现在让司机送上来。”

“不麻烦了,我安排人下去拿吧!大楼出入有门禁,我的人方便一点。”我连忙说。

老杜哈哈一笑:“放心!没有小郑进不了的写字楼。”

果然,不一会儿一个精神小伙儿就敲门进来。

我顿时来了兴趣,问他:“小兄弟,门口有门禁啊,你是尾随别人进的大厅吗?”

小郑连忙说:“领导好!我没有跟别人进来,我是让保安给刷的门禁。”

“是吗?咱这儿的保安可不怎么好说话啊!”我的兴趣更大了。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哦,领导,是这样的,我嘴甜,‘大哥大叔’地叫着他们,报个房间号,就说有急事,一般都会给我通融的。”小郑微微笑了笑。

“好好好,辛苦你了,小兄弟!”我对小郑好感大增。这是个潜在的营销型人才!

“领导如果没有啥事,我就先下去啦!”小郑挥了挥手,快速转身离去。

“哥们,强将手下无弱兵啊!连你的司机都是一个社交好手!”我对老杜夸赞到。

“这些小孩子们跟着我出门,要有眼力见儿!不然带出来多丢人!”老杜很自豪。

“小郑这个表现,倒是让我想起来一段历史公案。咱俩今天就聊一聊‘礼貌’的话题。”我把老杜拿来的好茶泡上,开始了今天的神侃。

1、力大口服 礼大心服

《论语》中有两句记载孔子作为鲁君傧相时的表现:

翼如,是指如鸟展翅。顾,指回头看。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当宾客到达后君主引客人进屋,作为傧相的孔子如小鸟展翅一样快速而平稳地跑着跟进去。

当客人告辞后,孔子一定恭敬地站在大门外,目送客人消失不见,才慢慢返回来向鲁君报告:“客人走远了,不再回头看了,我才返回。”

迎宾,要一路小跑;送客,要目视远离。这个描述,把孔子作为“以礼治国、以礼立身”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孔子这个做法,可以归纳为“三度”:

1、有态度——谦和;

2、有温度——温暖;

3、有力度——真诚。

设想一下,当你来到别人的地方,主人一溜儿小跑出来迎接你,你能不感动吗?当你告辞出门,甚或已经坐上车开出一段距离了,还能在后视镜看到主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目送你,你能不感慨吗?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估计很多人都做不到。

当然,我们不是要机械地模仿这种做法,而是要学习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有礼貌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不缺善意和好报。

我们来看一个用谦和、温暖和真诚来征服对手、获得胜利的历史案例。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2、以心换心 其利断金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刘秀年轻时,曾到长安太学求学,师从名儒许子威。聪明勤奋的刘秀经过六年的苦学,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儒家弟子。孔子对人谦恭有礼的思想也被刘秀完全继承。

公元17年,王莽代汉立新之后,各种改革措施失误,且天灾不断,导致了赤眉绿林大起义。

公元22年,刘秀与哥哥刘縯分别率兵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刘秀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和相当面积的地盘儿,并在公元25年称帝。

称帝后的刘秀又经过了5年的四处征战,基本控制了中原地区和东部地区。但此时摆在刘秀面前的还有两座大山:一个是盘踞在陇右的隗嚣,一个是占据巴蜀的公孙述。

隗嚣出身望族,素有大志,且为人机敏。他表面上和公孙述、刘秀都有来往,实则是想要独霸陇右,裂土为王。

隗嚣手下有一个谋士名叫马援,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人。因为赵奢又被叫做“马服君”,所以其后人中多以“马”为姓。

马援智勇双全,胸怀大度,是那个时代仅次于刘秀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马援早年在北地郡放牧,由于他豁达大度,胆识过人,很多游民来投靠,使他悟透了“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也深深懂得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这让他在以后的战争和行政生涯中,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俯视对手,无往而不胜。

隗嚣在三足鼎立的态势中自感吨位最小,于是就派出马援先后到公孙述和刘秀处探听虚实。

马援领命出发,第一站是拜访公孙述。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好友,且做过同僚,所以他对公孙述抱有很大期望。

结果两人一见面,公孙述却端起皇帝的架子,给马援来了一个孔雀开屏。

公孙述摆出盛大的御林军护卫,简短寒暄后就让马援出了宫殿到馆舍暂候。过了一会儿,又要求马援等人更换衣帽,他自己却在銮旗和旄骑的簇拥下缓缓而来。

这套流程走下来,马援的很多随从都认为公孙述很有范儿,应该投靠他。马援却说:“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却不能礼待有才能的人。自己也像个木偶一样,还妄自尊大。此地不宜久留。”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马援回去告诉隗嚣:“公孙述不过是个井底之蛙,您不如好好与东方(刘秀)打交道。”

隗嚣于是决定让马援去看看刘秀的成色。

公元28年冬,马援到洛阳见刘秀。刘秀穿着普通的衣服,头上包了块儿布巾,一个人笑眯眯地站在宣德殿等候马援。

刘秀一看到马援进来,立刻快步迎上来说道:“先生奔走周旋于二帝之间,现在见到你,我非常惭愧啊!”

马援赶快叩头,说道:“当今天下,不仅仅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在选择君主啊!我与公孙述是老朋友,上次去见他,公孙述弄得场面很大,侍卫如云。我今远道而来,您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而如此放心,敢一个人接见我呢?”

刘秀笑着说:“哈哈,先生不是刺客,只不过是个说客罢了!”

马援说:“天下反反复复,窃取名字的人多如牛毛,今天见到陛下,宽宏大量,与高祖一样,就知道帝王自然有真的了。”

于是两人相谈甚欢。

从这次见面开始,马援就认定刘秀是真命天子,下定决心追随刘秀。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分析这段对话,很有深意:

刘秀一个人接见马援,这与公孙述的盛大场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刘秀既不靠人多势众抬身份,也不担心自身的安全,而是推心置腹地与马援平等交谈。这个开幕式,瞬间就让马援上了头。

紧接着,刘秀一语双关,既点明隗嚣和马援还在观望对比,也自责还没有安定天下,内心求贤若渴。

马援冰雪聪明,瞬间就明白了刘秀的意思。于是他先说了一段君臣双向选择的话,隐晦地表达了自己也正在择良木而栖;而后说明了公孙述让自己很失望;最后直抒胸臆地追问:您是信任我呢,还是试探我呢?

刘秀的回答非常高明:先生只是一个说客!

这句回答既给了马援里子(不是来刺杀而是来沟通的),也给了马援面子(不是来投靠而是来观察的)。

刘秀“说客而非刺客”的判断基于三个理由:

第一,隗嚣并未公开叛汉,而且南方还有公孙述虎视眈眈,隗嚣有借助刘秀的力量搞平衡的意思,怎么会自断后路呢;

第二,马援的哥哥马员在刘秀这里做官,所以刘秀对马援的人品十分了解,认为他气度恢弘,高风亮节,不是搞暗杀的人;

第三,刘秀龙骧虎步,以天下苍生为念,实为天子之气象。他自信马援作为有志之士,会选择自己这个更好的平台来发展。

所以,当刘秀的判断一说出口,马援立刻被折服。这才有了“帝王自然有真的了”的肺腑之感叹。

君臣就此结缘,从此联手开创了东汉王朝的新辉煌!

【禅宗智慧】有礼貌,处处遇贵人

在刘秀的领导之下,马援不仅帮助汉军消灭了隗嚣,并且先平陇右诸羌,再定岭南,后又北击匈奴乌桓。直到62岁高龄时,病逝于南征五溪蛮暴动的征途中。

马援这一生,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崇高理想,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这并不是刘秀的一次做秀,而是他一贯的风格。他曾经在平定河北群雄时,仅仅带领十几名侍从就深入十几万铜马军的营寨,与各级将领坦诚沟通,赢得了这支起义军的衷心拥戴;也曾与大将冯异肝胆相照,放心大胆地让冯异自行处理关中军政事宜而不加干预——这种坦荡胸襟使得整个功臣集团都无比安心,才有了东汉帝国的蒸蒸日上。

儒学弟子刘秀谨遵祖师爷孔子的教诲,把“礼”字诀用到了极致,终成一代中兴明君。

故事讲到这里,老杜一拍大腿:“明白了。你有理不一定能让别人服气,但有礼貌一定会获得回报。因为被尊重,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大的需求啊!”

“行啊!马斯洛需求理论看来你学透了!现在我就以茶代酒敬你,既借花献佛,感谢你的好茶,也秀一下我的礼貌哈!”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