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作者:正直盖布里埃尔9q2

诸葛亮被誉为"三国第一谋臣"、"卧龙凤雏",其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智慧在三国时期可谓是无人能及。然而细细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似乎只存在于刘备在世的时候,一旦刘备去世,诸葛亮便频频失算,屡战屡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刘备就是诸葛亮智慧的"催化剂"吗?又或者是后主刘禅无法给予诸葛亮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一探究竟。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前半生

提起诸葛亮,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那神乎其神的谋略和计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确实是无人能及。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最早的一次,便是诸葛亮隐居在隆中时,刘备前来拜访。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刘备虽已自立为汉中王,但实力单薄。诸葛亮见到刘备后,便对天下形势进行了一番分析,由此产生了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指出,曹操虽然权倾一时,但终将被吕布所灭;孙权虽然富庶,但终将被袁术所并;只有刘备才是真正的汉室嫡传,将来必定能够一统天下。这番话给了刘备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也让他对诸葛亮的智慧有了初步认识。

随后诸葛亮果然出山辅佐刘备,在火烧博望坡一役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再次展现。当时曹军大将夏侯惇直逼新野,刘备正在为此忧心忡忡。诸葛亮提出了火攻之计,虽然遭到关张二人的反对,但刘备力排众议,最终采纳了诸葛亮的计策。结果夏侯惇果然中计,被刘备军团伏击,大败而归。这一役不仅奠定了诸葛亮在军中的地位,更让关张二人从此不敢小觑他。

此后诸葛亮接连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精妙绝伦的计策,如借东风之力火烧曹军船只的赤壁之战、抚琴空座以避免白白送命的空城计等,无不显示出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最终夺取荆州,进攻汉中,自称"汉中王",为后来建立蜀汉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一系列神机妙算,让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声名鹊起,被誉为"卧龙凤雏"。人们似乎认为,只要有诸葛亮在,刘备统一天下就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在人们对诸葛亮的智慧无比憧憬之时,刘备却在公元223年6月去世了,随之而来的,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戛然而止。

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诸葛亮之所以能在刘备麾下尽情施展神机妙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备对他的绝对信任和支持。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初到刘备麾下时,遭到了关张二人的猜疑和反对。毕竟诸葛亮只是一介书生,从未参与过实战,关张二人自然看不上他。然而刘备却对诸葛亮另眼相待,坚定地相信他的智慧和才能。

最明显的一次,便是火烧博望坡之役。当时诸葛亮提出了火攻之计,遭到了关张二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诸葛亮只是个书生,哪里懂得军事战略,执意要刘备另作他策。可刘备却力排众议,坚持采纳了诸葛亮的计策。结果一战之后,夏侯惇大军被击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人叹服。

从此以后,关张二人再也不敢小觑诸葛亮,刘备更是将诸葛亮视为知心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完全信任他的判断和决策。正是有了刘备这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诸葛亮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制定出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计策。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可以说是无条件和绝对的。就连在刘备临终时,他都嘱咐儿子刘禅要好好辅佐诸葛亮,让他为蜀汉尽忠尽力。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是何等的推崇和信任。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有了刘备这个强力靠山,诸葛亮自然可以放手施展自己的神机妙算,不必顾虑其他人的非议和猜忌。正因如此,诸葛亮才能在刘备麾下连连建功立业,制定出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计策,最终帮助刘备夺取荆州,进攻汉中,为建立蜀汉奠定了基础。

蜀汉人才凋零的窘境

然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非永远持续。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王朝陷入了一个人才凋零的困境,这也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后期频频失算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刘备当年所凭借的,正是一批忠勇善战的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被称为"五虎上将"。他们个个勇猛无比,战功赫赫,是刘备夺取荆州、进攻汉中的中流砥柱。可惜好景不长,关羽、张飞很快便相继阵亡,到了刘备去世时,五虎上将只剩下年事已高的赵云一人。

蜀汉的将领阵容就此出现了大批空缺,后起之秀却无人出众。诸葛亮虽然智勇双全,但终究只是一人之力,想要统一天下,单凭他一人是远远不够的。他迫切需要一批新的将领来执行自己的计策。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可惜当时的蜀汉已经人才凋零,根本无人可用。诸葛亮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心腹马谡等人,将他们重用为将领。马谡原本只是诸葛亮的亲信,根本无任何军事经验,但诸葛亮却不得不将重任交予他。

结果可想而知,马谡在第一次北伐时便失守街亭,导致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彻底失败。诸葛亮虽然痛心疾首,但也只能将错就错,继续将马谡重用。直到后来马谡再次失败,诸葛亮才不得不将他革职。

除了马谡,诸葛亮后期重用的还有魏延、杨仪等人,但他们的军事能力也都只是一般,根本无法与当年的五虎上将相提并论。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他在后期频频失算。

当年在刘备麾下时,诸葛亮的计策都能得到关羽、张飞等人的精准执行,自然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可一旦刘备去世,蜀汉便陷入了人才凋零的困境,诸葛亮只能将计策交给马谡、魏延这些实力平平的将领,计策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

诸葛亮年事渐高智力下降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除了蜀汉人才凋零的窘境,诸葛亮后期频频失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年事渐高,智力有所下降。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去世时已经年过半百。虽然他依旧精神矍铄,但毕竟已经不再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诸葛亮的判断力、决策力以及对战局的把控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下降。

最明显的一次便是上方谷之战。当时诸葛亮为了能够一举歼灭司马懿,特意选择在上方谷发动进攻。他本来是打算利用上方谷的地形,将司马懿的大军围困于谷中。可是诸葛亮却没能准确预测到当地的天气,结果在进攻的关键时刻,上方谷突然下起了大雨,使得诸葛亮的包围之计完全失败。

这在诸葛亮的前半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当年他对天文地理等学问都了如指掌,怎么可能会在天气预测上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很明显,这是诸葛亮年事渐高,智力下降的一个明证。

除此之外,诸葛亮后期还出现过多次失算,比如与李严的关系失衡,导致北伐受阻;又比如计斩魏延,结果使得蜀汉无将可用等等。这些在他年轻时都是无法想象的低级错误。

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频频失算?

当然,诸葛亮智力的下降也是难以避免的自然规律。毕竟他已年过半百,再聪明的人到了这个年纪,都难免会出现判断力和决策力的下降。但正是由于这一点,加之蜀汉人才凋零的窘境,才导致了诸葛亮后期频频失算的局面。

结尾

如果诸葛亮能够保持年轻时的智力水准,或者蜀汉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他的计策,相信他后期也不会频频失算。可惜现实往往是骨感的,诸葛亮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智勇双全,蜀汉也缺乏足够的人才作为他的得力助手,因此他的神机妙算自然也就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施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