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作者:冠华作文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又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孟子说:“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脏臭的东西,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也会掩着鼻子;即使有很多缺点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了,也可以参与祭祀上帝的典礼。”

在复兴中学高三(1)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课上,同学们围绕孔、孟上述观点展开讨论和探究。假定你是其中一员,请针对上述论断,根据你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参与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这是一道基于交际写作情境的言论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段话组成:前者援引孔子的两句名言,指出犯错不改与过而能改的不同结果。后者援引孟子的话,通过举例论证,告诫人们要洁身自好,及时改过从善。人有善处不可以自恃,人有恶行能改即善。孔、孟这两则言论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话题,即“人之过”,都强调人有过若能改,就应予以赞许和接纳。

孔、孟两位先圣的这些话语都涉及人的修身问题。缺点、过错,是人生在世实所难免的;关键在于自己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能正视缺点,承认过错,并及时改正,仍是善者。洁身自好、反求诸己、参省自身,这些都是人自我革新、臻于至善的必经途径。大善中的小恶,也会为人所不容;大恶中的小善,也会为人所鼓励。这当然就要求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求全责备,从理论上讲是不现实的;但在人们的理想中,在现实生活的是非判断中,仍是原则和标准。修身自洁,是人生必须坚持的必修课。纵然“人无完人”,但不可因此否定不断自我磨砺与自我完善的必要性。

材料后的引导语设置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课堂讨论、探究的学习情境,要求考生就上述这两则言论,根据自己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考生可从如何对待自身的缺点、过错,为什么要勇于认错、及时改过等角度来立意谋篇。还可以从“小善”“小恶”的角度,谈日常修养中应注意这些细小之处,毕竟善也好,恶也罢,都是慢慢“积累”而成的,因此更要注意及时发现并改正“小错”“小恶”,如此才能对成长更加有利。

立意:

1.扬长补短,改过从善,是人生的必修课。

2.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3.修身洁行,乃为人之本、处世之道。

【佳作赏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悟孔孟之道

在春风微拂的午后,我独自坐在古色古香的庭院里,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此刻,我的思绪飘向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个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的时代。我想起了孔子和孟子,他们的言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我仿佛看到了那位圣人,他身着麻衣,手持竹简,目光如炬,严肃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他的话语如同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更要有改过自新的勇气。

孟子说:“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脏臭的东西,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也会掩着鼻子;即使有很多缺点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了,也可以参与祭祀上帝的典礼。”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亚圣,他身着长袍,手持儒扇,微笑着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皆大欢喜。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温暖而湿润,让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只要我们肯努力改正,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起了那个古老的故事,故事中的孔子遇见了一个犯错的孩子。孩子不小心打翻了邻居家的水缸,邻居责怪他,他却辩解说:“我只不过是打翻了一个水缸,而你却失去了邻居之间的和气。”孔子听后,微笑着对邻居说:“他说的有道理,你就原谅他吧。”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并非严苛,而是充满了仁爱和宽容。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那些曾经让我懊悔不已的瞬间。我曾因为自私而伤害了朋友,曾因为懒惰而浪费了时间,曾因为自负而拒绝了别人的帮助。每当我想起这些错误,心中便充满了愧疚。然而,我也明白了,只要我肯努力改正,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今,我坐在庭院里,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心中充满了感慨。我想,这就是孔孟之道吧,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在错误中成长,让我们在挫折中坚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而,只要我们肯努力改正,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这就是孔孟之道的魅力吧,它让我们明白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更要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春风微拂,阳光洒在庭院里,我闭上眼睛,感受着孔孟之道带给我的温暖和力量。我明白,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错误中成长,让我们在挫折中坚强。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佳作赏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复兴中学高三(1)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课上,我们围绕孔孟的观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孔子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和孟子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到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有错误,有悔过,有改变,有成长。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否能勇于改正。我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在一场重要的考试中,我因为粗心大意,失去了夺冠的机会。那一刻,我深感失落和自责。然而,我没有沉浸在悲伤中,而是决心从此改变自己。我开始更加注重细节,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次失败成为了我成长的催化剂,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改变自己的决心。

正如孔子所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错误中,而是要积极寻求改变。改变自己,意味着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要敢于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这并不容易,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成长。

而孟子的话则给了我更大的启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告诉我们,改变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善行。即使我们犯了错误,只要能够勇于改正,就能够实现自我提升。我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个脏兮兮的男孩,身上散发着恶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决心改变自己。他开始清洁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就能够实现自我提升,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讨论中,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有的同学说,他们曾经因为骄傲而失去了朋友,但后来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最终重获友谊。有的同学说,他们曾经因为懒散而成绩下滑,但后来他们决心改变,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例子都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力量,看到了过而能改的价值。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改变并不只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只要我们能够勇于改正,就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正如孟子所说:“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脏臭的东西,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也会掩着鼻子;即使有很多缺点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了,也可以参与祭祀上帝的典礼。”这句话告诉我们,改变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在讨论结束后,我深感过而能改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就能够实现自我提升,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过而能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