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作者:扶苏秘史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只小强在天上飞来飞去还能勉强应对,那要是成百上千只小强集合成一片“小强云”该怎么解决呢,更要命的是,这种生物比小强还小强。

它们都不用雄雌交配,找不到对象的雌性能自行产卵,单一只雌虫一生中能产200~1000枚卵,而且从小虫到成虫仅仅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落单的虫是散居性生活,随着队伍壮大,它们就会变成群居性族群,最严重的一次是上亿只虫整整覆盖几十公里稻田,虽然个儿小,但贼能吃。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它们是植食性昆虫,最喜欢在亚洲和非洲生活,最喜欢吃的是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大白菜等,一只成虫一天内可以吃掉相当于其体重3~5倍的食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给出过一组惊人的数据,1平方公里的虫数量高达4000~8000万只,它们吃上一整天相当于吃了3.5万人的粮食。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01

历史朝代兴衰的“见证者”

它们的胃占据了他们腹腔的绝大部分空间,嘴上有齿状的钳子,这样它们横竖都能吃,吃饭速度也是其它昆虫的3~4倍,能吃的同时也能消化,它们的肠道又长又细,能够做到迅速处理并吸收大量食物。

它们体内的消化酶种类丰富,可以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组织,也因此它们几乎不挑食(植物),食谱非常广泛。

它们的能量转换机制非常高效,在短时间内能将摄入的食物迅速转化为能量,支持其高强度的活动需求,这种又能吃、又能跑、又烦人的生物就是蝗虫。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蝗虫跟着大陆也是发展了上千年,众所周知大陆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强国,西周时期大陆就深受蝗虫的困扰,在《诗经》中就写到农民祈祷自己田里的农作物不被“螟螣”所害,“螟螣”说的就是蝗虫。

唐宋时期,蝗虫肆虐,蝗虫所及之处鲜有庄稼存活,当时甚至还设立有“驱蝗使”和“捕蝗使”,专门负责组织和指挥灭蝗工作,还有当时朝廷为鼓励百姓共同治理蝗灾,几乎下血本了。

《新唐书》中记载,开元四年,山东发生了一场蝗灾,农民们看着自己的菜地被蝗虫一点一点的糟蹋竟一点办法都没有,更多的是看着“蝗虫云”根本就不敢靠近,只能跪着求菩萨保佑。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觉得蝗灾是一场天灾,是老天不高兴了派下这三亿“天将”来惩罚人间,唐朝明相姚崇当时为了治理蝗灾还签下了“生死契”,因为人们并不支持他的做法,还认为他是在跟老天作对。

说蝗虫们见证了唐朝的兴衰也不过分,到了明代,蝗虫仍然阴魂不散,《子不语》中记载“食民间小儿”、“抱人而蚕食之”。

由此可见,明朝的蝗虫已经不满足于田间地头了,都跑到城镇上去“烧杀掠夺”,只是当时知识农业都落后,人们对抗蝗灾的办法少之又少,只能选择让老天平息愤怒。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02

一切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

有关数据显示,从公元前707年往后2700多年间,大陆领土上大大小小的蝗灾高达940多次,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最为严重,蝗虫群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造成的饥荒更是连延四起。

蝗灾还被分为爆发性和缓发性,顾名思义爆发性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蝗虫群扑面而来,缓发性则由老弱病残的蝗虫而引起的,缓发性对比爆发性其破坏性更小。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在抗战时期前后,大陆还度过了三场蝗灾高发期,在1933年,一场蝗灾尤为震撼,接连祸害大陆12个省份,当时这场灾难被称为“中国蝗感年”。

以前也不是放任蝗虫不治理,只不过条件有限治理了也没什么大用,其中最有效的是利用生物链来减弱蝗虫的数量。

民国时期,很多国家都被蝗虫常年困扰,因此在各国参加了联合探讨治理蝗虫的研讨会,20世纪30s大陆才开始加入讨论。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当时西方率先扔出了几件类似杀虫剂和农药的工具,受到国外的启发,大陆的科学家开始自主研发化学药剂来用于农田治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控蝗成效显著,一直到2008年,那一年中国有9000多万亩地受到了蝗虫的啃食,罪魁祸首是飞蝗和土蝗。

这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和发展工业导致环境破坏,再一次给蝗虫们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蝗虫最喜欢的就是黄河一带的气候,气温又高又干旱。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大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与“旱、涝、蝗”做斗争,由于大陆气候与地势问题,这三种灾害无论发生哪一种都是破坏力极大的。

黄河那个时候虽然干,但中下游地区有面积广阔的盐碱地,这对于蝗虫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在夏天和秋天它们就会飞出来。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2014年,河南省博爱县一村民发现自己地里有特别多“蚂蚱”,被这一幕吓到的村民立马就把情况上报给了村大队,很快,村大队使用飞机喷洒、人工喷药、拉网隔离等解决了3000亩滩头围堵,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解决了这场蝗灾。

农学专家称这些蝗虫接触了农药要不了36小时就会嗝屁了,而且它们无论怎么飞也飞不过飞机,因此蝗虫在高效且快捷的硬核治理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当天用的农林飞机是“蜜蜂四号”,一次能喷800亩田地,那一天总共飞了13架次,再加上400位乡亲们的配合,才把蝗灾给平息。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03

最好的保护是维护大自然

近年来大陆一直秉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改善生态环境,把很多地方,尤其是河流流域都进行了大改,之前适合蝗虫生活的地方现在很少有了。

2020年东南亚的蝗虫差点就飞到大陆了,当时农村农业部回应说让大陆国民不要过度担心,就算来也是东亚飞蝗而不是沙漠蝗虫。

从印度来的沙漠蝗虫群根本撑不过缅甸和云南接壤处的热带雨林,从北边来的东亚飞蝗也穿不过大陆东北,来的话也成不了群。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现在我们还有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用来监测和预警,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蝗虫的数量、迁移路径和繁殖情况。

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更高的生态友好性和可持续性,大陆还在积极探索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来控制蝗虫数量。

例如,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和蝗虫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蝗虫密度。同时,利用病原微生物和微孢子虫等,都可以在不影响其他生物的情况下,特异性控制蝗虫种群。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蝗虫或许还是可利用生物,有报道显示,蝗虫嗅觉异常灵敏,有科学家曾把蝗虫放入TNT、DNT等爆炸物的蒸汽里,发现它们能够快速感应危险,于是科学家们想利用蝗虫来辨别爆炸物。

除此之外,蝗虫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普通蝗虫还好,体内确实有丰富的蛋白质,若要误食了蝗灾里的蝗虫那就麻烦了。

群居蝗虫体内有一种挥发性有毒化合物苯乙腈,吃了头晕目眩还算是好的,严重的可能搭上性命。

无论如何,蝗虫灾害在大陆已经算是罕见灾害了,这都归功于大陆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今后大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毕竟人类离不开的就是大自然。

参考资料:

[1]人民政协网:2014.08.29 河南3000亩黄河滩遭遇蝗灾 漫天漆黑如同大网

[2]澎湃新闻:叙诡笔记|1644年蝗灾:蝗虫竟然“环抱人而蚕食之”

[3]中国国防报:利用蝗虫辨别爆炸物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一经出征,寸草不生,在农村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销声匿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