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作者:乐艺会

海波随笔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陈海波

当春风轻轻拂过维多利亚港,碧波荡漾的海面,仿佛也染上了春的色彩。漫步在香港街头,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除了熟悉的楼宇间穿流着繁忙的节奏,悠闲而飘香的街头巷尾满足着味蕾,心中踊跃的喜悦更是被另一股力量所吸引着。这是香港最具艺术人文热情的春天,而我此行也正是为香港巴塞尔而来。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纵使票价比去年又有增长,但丝毫不影响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火爆人气。现场人山人海,艺术氛围满满!为了一年一度的巴塞尔,无论是外行看热闹或是内行看门道,观众们都从四面八方而来,感受艺术的魅力所在,参与到这座城市合力打造的、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去。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走进会展中心,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我之所以将它称之为梦,是因为梦几乎是无法复制和重复的,就像色彩斑斓的高温颜色釉,总在出窑后带来新的惊喜。多年来,会展中心的地砖早被艺术爱好者们踏过一遍又一遍,但每一次来,仍然会被那些创意无限、瑰丽多元所冲击,因为创新正是巴塞尔、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画作、雕塑、装置艺术,一件件充满才华与创意的作品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本届香港巴塞尔有来自40个国家及地区的243间顶尖艺廊参与,数量比2023年增加了66家,通过“艺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光映现场”、“艺聚空间”及“策展角落”几大展区,展现当代艺术最前沿的创作和市场信息。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虽然有许多画廊都是老面孔、老选手,也有人认为这越来越像一个装饰画展。但是从我自己的感受上,还是体会到一些十分有趣的变化。譬如以往联系当代,好像作品总离不开愤世嫉俗、充斥着“无声的呐喊”,但今年展出的作品却让我感觉到更加的真实和从容,甚至是柔软而充满乐趣。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很多的艺术家都开始从自我的表达,来到了与世界产生联结对话的舞台,作品不再是“觅知音”,而是张扬着同享的邀请,让观者在参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经过了一场疫情,在人们体会过心理、经济、文化上的寒冬,当代艺术也显示出更具温暖的一面,明亮、鲜艳的色彩让观感到的艺术浓度也超标,这或许正是另一种艺术世界观的调性转换。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老实讲,我并不是当代艺术的狂热粉,除了大师级的大名头,我对当代艺术圈的许多名头几乎不太熟悉,甚至我好多次批评过一些所谓的当代创作,哪怕他们拥有着世界级的粉丝。但巴塞尔的当代能量,确实对我产生了许多观念上的影响,而这也让我逐渐对当代艺术有了更多元的体验和更深层的思考。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我想,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当代艺术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广阔、深刻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于是也愈发能够理解“当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齐聚一堂,你确实会直观感受到好作品的力量,视觉上、趣味上的、精神上。你会在某种程度上被刺激,被触动,被感染。”所以永远不要一概而论,艺术在不断变幻,观者也应当不断学习。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不断变化的还有市场,所以比起十几年前“高冷”的卖家,再更偏向买方市场的当下,展位前的销售者们也显得更加热情。我并不觉得这其中带有谄媚的贬义,艺术理想和市场经营不是黑白经纬,两架马车一起跑,对整个行业是双倍力量的牵引。对这些国际展商而言,内地藏家“对大牌艺术家祛魅,对新人又尚不太认”,度过了“在华红利期”,下一步在中国如何布局和打法,相信需要费些脑筋。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当然,最受鼓舞的应当还是艺术家。转眼香港巴塞尔已经11年了,当年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马克·斯皮格勒曾说过,“来到香港,巴塞尔才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展览。”这句话是站在巴塞尔的角度来看的,那么,这场在香港举办的盛会对当代艺术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它更大的作用是剥开信息茧房。艺术场是美景花园也是残酷战场,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藏家们的眼界都宽了,艺术家把自己放到国际赛场里比一比,段位如何,一目了然。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作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交互区,香港一贯被称作重要的枢纽、桥梁、窗口,它的使命和目标仅仅是平台与空间层面上的吗,我想绝对是不仅于此的。仔细想,其实已经有许多潜移默化在发生,譬如近年来上海各种当代艺术展层出不穷,我想这和香港带来的视野不无关系。香港巴塞尔,为世界打开了亚太艺术的大门,也为亚太打开了世界的花园。还是期待,这片花园可以愈发葱郁,墙外的香,也终究能成为墙内的香。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陈海波简介

海波随笔 | 香港巴塞尔的艺术之约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