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作者:家家有收藏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家有收藏》继续关注《跟着文物看古今》特别节目,正在抚州市博物馆举行的“泉州海洋考古收获成果展”,由泉州市博物馆提供122套文物和200多张图片。通过此次展览,让大家更加了解水下考古出水的文物,让我们体验一场不一样的海洋之旅。今天就来看一件明代漳州窑为了迎合国外销量创烧的青花牡丹双凤纹克拉克瓷盘。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与之前节目中看到的出水文物相比,这件青花大盘釉面有部分脱落,一是因为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吸附了海洋生物造成,再就是在当时烧造时就已经出现了缩釉的情况。另外,漳州窑的青花和景德镇的青花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其造瓷工艺与元末明初时景德镇窑生产的大盘造型有所关联。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明代的时候虽然实行海禁,但是到隆庆元年,全国只开放漳州月港对外通商,并设立专门机构。就像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带动德化窑、建窑的兴盛一样,月港的繁荣也带来漳州窑的兴盛。不过到了清代禁止海外贸易,漳州窑和福建的很多窑场一样,开始逐渐衰落。这件瓷盘就是当时专门为出口海外而定烧的,因为当时货运的船只名字就叫克拉克,所以也叫“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抚州市博物馆讲解员韩静介绍,“克拉克瓷”中最有代表性的器内底绘画花卉草虫、禽鸟动物、山水人物等主题纹样,器壁在6到8个不等长方形开光内绘画杂宝、花卉等图案。此类装饰纹样在当时都是迎合国外为主,在国内并不流行。从漳州窑“克拉克瓷”青花装饰纹样的发展渊源可以看出,其青花瓷器多见于盘碟类制品上的圆形、窗格、长方花瓣等形,且排列比较满密的开光,在中国当时的传统瓷器上甚为少见。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其实漳州窑青花瓷器的生产历史并没有景德镇悠久,盛烧主要在明末清初,因此它比起景德镇的造瓷工艺要简单得多,主要以杯、碗、碟等日用器为主,尤其是大盘比较常见,像这类瓷盘在当时的中东和欧洲十分流行。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漳州地区的窑口虽有中国的元素,但主要还是取用于西方传统艺术。漳州窑生产的瓷器多数以青花瓷为主,也有少量的白瓷、青瓷以及蓝釉、酱釉等单色釉瓷和五彩瓷。青花的呈色通常以蓝灰、蓝黑为主,胎色呈白或白灰色,胎体较厚,底足大多露胎,较大器物底足多附沙,碗、碟等日用器物多见内底有叠烧的痕迹。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融合中外风格的明代外销瓷——“克拉克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