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作者:白云鄂博发布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春日。黄昏。

塞外草原。富饶神山。矿石遍野。彩霞满天。

世纪城居民小区一间120余平米大房子里,灯火灿灿,笑语盈盈,杜守义一家十几口人四世同堂,共享周末欢聚时光。

抿一口儿子杜华刚刚沏好的龙井茶,93岁的杜守义满面红光,连声夸赞“好茶!好水”!

“好茶!好水!”家人也一起由衷地附和、夸赞。

瞅一眼拿了水壶走进厨房直接打开直饮水龙头接水的孙媳小宋,杜守义不禁感慨万端:“还别说,在咱白云能喝上这样的水,真的是不容易!”

“不就是喝口水的事嘛,有啥不容易的?”

望着满脸不惑和不屑神色的15岁的曾孙杜璟钰,杜守义语重心长地对小璟钰又像是对全家人说:“今天简单地喝口水的小事儿,却奋斗了三代人。要饮水思源,饮水思源哪。”“啊?三代人!太爷,您要不就讲讲呗?”太爷的一番感慨,激起了杜璟钰的好奇。

“嗯,是该给你好好讲讲了。”杜守义呷口热茶,很快沉入到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些往事,有些是他听说的,有些是他亲历的,点点滴滴,串珠成链,犹在眼前……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19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确定要进行大勘查、大开发的白云鄂博,一派原始,一片沉寂。几只苍鹰盘桓在富饶神山之巅,周边广袤的草原上,偶见有羊群、马只出没。

1950年5月1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第一支地质调查队首批30名人员,在绥远军区蒙骑兵四师一个骑兵连和一个步兵加强排的护卫下,来到了白云鄂博。

选址、卸车,架设蒙古包时,前来看热闹的当地五六个牧民看他们不得要领,便主动上来帮忙,一口气架设好5顶蒙古包。尽管语言不通,但友谊团结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在彼此心里深深种下。

安好营扎好寨,冷水就大馍吃完第一顿饭后,从包头城里装的饮用水桶都见了底,耳朵鼻孔里全是黄土的队员们连脸都洗不了。找水成了他们面临的最艰巨任务。

第二天,在肆虐的西北狂风中,队员们方圆找了一大圈儿,总算发现了一口乱石拥塞、杂草丛生的废弃的水井。

精心掏挖修葺一番,尽管水质浑浊、难以下咽,但总算有了“生命之源”。

后来,在当地牧民的指引下,他们又找到了一口多年废弃不用的井,这口井跟牧民说的一样,水量大,水质也好,大家开心极了。

然而,两年后,前来支援白云鄂博的地质队员增加至几百人,两口井的水很难应付这么多人的生活,一盆水七八个人洗完脸后还舍不得倒。地质队专门改装了水车,在草原上到处转悠着寻水,但往往大半天也拉不回多少水来。水依然是困扰队员们生产生活的最大难题。

1953年初春,驾车外出找水的队员们遭遇暴风雪迷了路,迷迷茫茫中不知开到了哪里。大家正不知所措间,忽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影挥舞着红围巾向他们招手。

把车开过去,才发现是位蒙古族姑娘。尽管语言不通,但双方经过一番比划,队员们终于了解了姑娘就住在附近,外出赶羊时偶尔间发现了他们开着车在附近转来转去以为是渴了饿了要找户人家,于是便急忙跑出来招呼他们,姑娘也才了解这几个开汽车的不是上门来讨奶茶喝的,而是要找水。

找水?姑娘忽然满脸兴奋,比划着说她知道哪里有水,而且是很多很多、很好喝很好喝的水!看队员们半信半疑,姑娘有些急了,当即爬上车就要领他们去找水。汽车在风雪中颠颠簸簸走了十多里路,一泓清泉果然赫然眼前!队员们激动坏了,纷纷跳下车用手掬了泉水往嘴里送,啊呀,凉个盈盈的,关键是非常的甜嘞!

这眼泉叫白云布拉格,蒙语,意思是丰富的水源。

姑娘的名字叫嘎福拉玛,藏语,喜庆、喜悦的意思。

这眼泉不久就建成了白云鄂博的第一个水源地,它就像草原宽广的胸襟一样,像牧民火热的心胸一样,浸润着白云鄂博的花花草草,温暖着白云鄂博的老老少少,让白云鄂博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杜守义有些累,也有些激动。这个21岁转业后就从河北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老“支边”,经历了这个地方从开采到建设再到繁荣发展的每一段每一幕,如今坐在明亮的窗前,经过几十年矿山历练而造就的敦实的身子像一本厚厚的书,鲜活记载着这片热土的峥嵘过往。

“太爷,想不到您讲的故事这么好听!”杜璟钰双手紧紧握着水杯,意犹未尽。

“我的故事还没完,接下来就听你爷爷给你讲讲吧。”杜守义说。

杜璟钰热切地望向爷爷杜华。69岁的杜华满头华发,精神矍铄,声如铜钟。藏在他心中的白云鄂博水的故事,也是一讲一大串。他究竟给大家讲了什么?我们下期揭晓。

供稿:张 鑫

主编:张 鑫

编辑:武小雅

责编:房子璇

编审:邢 甜

END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
白云鄂博祖孙三代同讲“水”故事,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