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6年台海危机,我军一位少将向台方泄密:大陆打的是空包弹

作者:旧时楼台月

1996年3月,解放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台海对峙就此达到了高潮。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整个台湾,两岸间的军事冲突似乎要一触即发,一时间,台湾民众人心惶惶。

就在这时,李登辉为了安抚台湾民众公开发言称:“大陆所发的导弹不是实弹,而是空包弹。”此言一出,国际上一片哗然,同时大陆安全部门也马上意识到内部很可能是出现了间谍。

在军事演习中我军确实没有使用实弹,但这是内部高层才知道的绝密计划,若没有间谍传递准确消息,李登辉不可能那么信誓旦旦。

经过一番秘密调查,安全部门最终顺藤摸瓜,揪出了潜伏多年的两名间谍——解放军少将刘连昆、大校邵正宗。

1989年,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工厂管理局局长的邵正宗意外结识了一个名叫张志鹏的台商。这个张志鹏可不是什么普通商人,他其实是台湾情报局的间谍,此次来到大陆是奉命前来接触和策反大陆官员的,他跟邵正宗的相识也并非偶然,而是针对大陆高级军官的一次精心策划。

1996年台海危机,我军一位少将向台方泄密:大陆打的是空包弹

当时的邵正宗年事已高,眼看退休在即,他非常焦急地想要趁自己还在职时大捞一把。张志鹏与邵正宗交往不久后便发现了他贪婪的本性,于是开始循循善诱,以高额利益策反了邵正宗,从此,邵正宗便多了一重身份——台湾间谍“少康一号”。

然而邵正宗能提供的情报其实并不多,前面说到过,他年事已高即将退休,所以很多重要机密、会议政府都不会再让邵正宗涉足。为了获得更多情报,邵正宗开始在解放军内部物色其他发展对象,并很快锁定了目标:他的上司兼多年好友刘连昆。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邵正宗是个贪腐分子,他的好友刘连昆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早在1988年,刘连昆便因贪污受到组织处分,并从此止步少将,再无擢升的可能。

两人每次见面,邵正宗总能听到刘连昆抱怨组织,邵正宗察觉到刘连昆对组织积怨已久,便开始一边和刘连昆一起埋怨组织,一边装作不经意地向刘连昆透露台湾政府的好处。

果然,刘连昆很快便被动摇了心智,当邵正宗向他表明自己的间谍身份并且亮出台湾给的好处时,刘连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叛组织。

1996年台海危机,我军一位少将向台方泄密:大陆打的是空包弹

1992年,邵正宗向台湾报告了自己成功策反刘连昆的情况,台湾对此事非常重视,直接派出了情报局六处的副处长庞家钧与刘连昆接头。1992年11月,刘连昆同庞家钧在广州完成了会面。

一见面,庞家钧便直接亮出了台湾的待遇:每月3500美元的、每次提供情报都会根据情报的价值给出相应的奖金,此外,台湾同样会给刘连昆授予少将军衔。最后,庞家钧还向刘连昆许诺,等到刘连昆退休后可以出国养老,届时台湾会给他额外的养老金。

面对如此诱惑,贪婪的刘连昆当场就和庞家钧敲定了合作,从此,他就成为了间谍“少康二号”。

比起邵正宗,刘连昆显然更加贪婪和大胆,才刚跟台湾建立合作,他便迫不及待地向台湾提供了十几份机密情报。为了提供更多有效情报,刘连昆在之后每次参加组织重要会议时都会偷偷录音,然后将录音带连同自己所知的所有情报全部交给台湾。

1996年台海危机,我军一位少将向台方泄密:大陆打的是空包弹

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前三个月,刘连昆便联系到了台湾商讨情报的价钱,随后陆续将自己所能获取的关于解放军台海作战计划尽数提供给了台湾,其中就包括了我军的军事演习计划。

另一边,李登辉在获得情报之后非常得意,在竞选演讲中屡次透露解放军的作战细节,还宣称台湾早已制定好了针对大陆的应对策略。不过也正是因为李登辉的“神来之笔”,我军才意识到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很可能已经混入了台湾间谍的事实。

军事演习结束后,安全部展开了间谍抓捕行动。邵正宗和刘连昆当然也明白自己很有可能已经暴露的事实,他们尝试联系台湾,要求台湾立马将自己和家人送到国外,但面对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人,台湾毫不意外地选择了卸磨杀驴。

1999年,刘连昆、邵正宗全部落网,自此,曾被台湾视为军情局“镇山之宝”的“少康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事实上,如果刘连昆和邵正宗如果不那么贪婪,完全是可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的,然而他们却因为一己之私而背叛了国家,最终沦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是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