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心煮茶,大意说禅 | 苏轼与三过堂、煮茶亭

作者:嘉兴正春和文化

文 | 杨自强

在大运河边的嘉兴标志性建筑三塔边,有一南湖八景之一“茶禅夕照”的石坊,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一湾水前小心煮茶,三座塔下大意说禅”。

这对联说的是苏东坡在嘉兴的事、这石坊的后面,旧时有一龙渊寺,又名三塔寺,相传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故寺中建有一煮茶亭。当年附庸风雅的乾隆南巡经此,在寺中饮茶赋诗,走之前还不忘题匾赐名“茶禅寺”。

苏轼曾在杭州、湖州、扬州为官,其间多次到过嘉兴,写下了“三过文长老”三首以及《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和钱安道寄惠建茶》《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秀州僧本莹静照堂》《东禅寺修竹轩》《题景德寺李甲画竹》《上元过祥符寺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刘伶墓》《奉和陈贤良》等诗。

这十多首诗中,给“钱安道”的多达三首。钱安道是他的老朋友钱顗。钱顗,字安道,无锡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曾任宁海军节度推官,赣县、乌程县令,宋英宗治平年间以金部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里行,熙宁二年(1069)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监衢州盐税,徙秀州,就此居住在嘉兴。

钱顗跟苏轼也算是政见相同、处境相似吧,据《至元嘉禾志》记载,钱颤在嘉兴时,家贫母老,生活困难,靠找亲戚朋友借贷帮衬才勉强度日,但他依然“怡然无谪官之色”。这份豁达的心境,与苏轼又有几分相像。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贬到杭州任通判(地方行政副职)。

熙宁六年,苏轼有事到润州公干,路过嘉兴,顺道看望老朋友。钱顗知道苏轼喜欢喝茶,特意给苏轼送来了名茶“建茶”(福建北部建州的建溪茶,有“建溪官茶天下绝”之称),苏轼写了一首《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以致谢,接着又写了一首《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诗开头两句就是“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成为咏诵南湖的名句。

小心煮茶,大意说禅 | 苏轼与三过堂、煮茶亭

来自网络

苏轼多次来嘉兴会友,想来与朋友故交煮茶品茗的事自是不少,故在嘉兴,旧志中记载的东坡汲水煮茶亭,竟有五处之多,一是三塔煮茶亭,“在县西景德寺之东禅堂,宋苏学士轼三过嘉禾汲水煮茶处,后人建亭识之,遗址尚存”(清嘉庆《嘉兴府志》)。

二是在陡门本觉克,“本觉寺旧有煮茶亭,为东坡三过文长老茶话处”(清《濮川志略》)。

三是在鸳鸯湖的湖心,“东坡三过嘉禾,每于鸳湖汲水煮茶,后人建亭湖心,遗址尚存“(明万历《秀水县志》)。

四是在壕股塔院,“壕股塔,在城外东南隍池中·····营贤名胜多构于此,苏东坡与文长老曾过此茶话“(清光绪《嘉兴府志》)。朱彝尊有诗为证:马场渔溆几沙汀,宿雨初消树更清。最好南园丛桂发,画桅长泊煮茶亭。”

五是在真如塔边的真如寺,又名煮雪亭.“真如教院旧有清辉堂、彩云桥、东坡煮茶亭”,“真如寺有雪峰祖师井、长水肉身塔、苏东坡煮雪亭”(清光绪《嘉兴府志》)。

这五座煮茶亭,自然不必拘泥哪座是实哪座是虚,总之苏东坡在嘉兴喝茶会友、兴致不浅,嘉兴的水、嘉兴的茶,苏学士很欣赏很爱喝就是了。有意思的是,不论哪个煮茶亭,旧志中都说是苏东坡与文长老“茶话”,东坡三过文长老,也是一段不得不说的佳话。

小心煮茶,大意说禅 | 苏轼与三过堂、煮茶亭

来自网络

文长老是秀州本觉寺的长老。本觉寺原名报本禅院,位于嘉兴陡门,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寺中有槜李亭、空翠亭等,四周有竹十余亩,嘉禾八景的“空翠风烟”即是指此,当时也是一处名胜。

文长老的姓名已无考,有说他叫文及翁,这是把宋咸淳年间曾任嘉兴知府的四川绵州人文及翁与文长老混为一谈了。据《东坡志林·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文长老乃“秀州本觉寺一长老,少盖有名进士,自文字言语悟入,至今以笔砚作佛事,所与游皆一时文人”,可见这文长老也是饱学之士,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多有来往,有关苏轼与文长老的交往事,宋居简在《本觉禅院三过堂记》中记载道,文长老为蜀人,苏轼“因乡里道旧故”,与他结为朋友。

苏轼第一次探访文长老,就在熙宁六年(1073)“道过槜李”时。苏轼为此写了一首《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的诗,诗云:“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可见对文长老也是很尊敬的。

六年后的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知府任上,又来看望文长老,这时文长老已经染病在身。考苏轼的生平,苏轼这年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上任,七月二十八日为人诬陷而赴御史台,即著名的“乌台诗案”,所以他二过文长老当在这三个月之间。苏轼又写了一首《夜至下门,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受道益尊,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高。”表达了对文长老的关切之情。

到元祐四年(1089),已是十年之后,苏轼正任杭州知府。他第三次来看望文长老,但遗憾的是,文长老此时已老病而死,苏轼十分悲伤,又写了一诗《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云:“初惊鹤摸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云来今。东亡见饿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吊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诗中说愿与文长老来生再会,共同修道,体现了两人的深情厚谊。

这样前后17年,苏轼三过文长老,成了一段千古佳话,嘉兴由此也留下了“三过堂”的名胜。南宋庆元元年(1195),报本禅院住持、蜀僧本觉将三诗镌刻于石,嘉定十七年(1224)又在寺内建“三过堂,明万历十二年(1584),嘉兴知府勉重修三过堂,在堂后建东坡祠、立东坡画像石。

宋张尧同有《嘉禾百咏·三过堂》:“题诗三过此,坡老昔时曾,悟得成禅指,来为打睡僧。”

可见在南宋时三过堂就已经很有名了,大诗人陆游就在乾道六年(1170)赴蜀出任姜州通刈时,途中晚泊本觉寺前,入寺游览凭吊,从宋开始,历代名人来三过堂寻访踪迹、赋诗咏怀者代不乏人,据《佛教诗词槛联选》一书,历代诗人吟咏三过堂的共有108首诗之多,其中宋代2首,明代82首,清代24首。

苏轼为人风趣豁达,在嘉兴烟雨楼中的马券帖石,记载着苏轼与朋友间的一段趣事。

元祐元年(1086).苏轼任翰林院翰林学士兼侍读时,宋暂宗对他十分赏识,赐给他一匹良马玉鼻骍,这自是莫大的恩宠,三年后,也就是苏轼三过文长老的元祐四年,宋哲宗又赐给苏轼良马一匹。但在南方,出行一般都用轿子,用不着两匹马。而当时苏轼的学生李島(字方权,“宋门六君子”之一)没有马,于是,元祐四年七月苏轼任外又得了好马,把这匹御赐宝马给卖了,这对皇帝未免不够尊重,就写了一券以作凭证,这当然非坡小家于气,实是朋友间的一“雅谑”:

元祐元年,予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骍,今年出守杭州夏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出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轼书。

苏轼、李鹰都是当代名士,此事一时传为文坛雅事,苏辙、黄庭坚相继在苏轼赠马券上作诗作文以纪,后来不知何时,有人把苏轼的马券帖分别镌刻在四块石碑上,大致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放置在灵光坊陆宣公祠里的漱芳亭中,清顺治二年(1645),嘉兴民众起兵抗清(即“乙酉兵事”),帖石失散,到顺治十一年由陆氏后人访得后重归于陆宣公祠。

但后来又因故失散,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才在陆宣公祠的阶石和居民家里分别找到,后来将之安放在嘉兴县学的流虹亭中,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入嘉兴,流虹亭毁于兵火,马券帖四石又遭散失,到同治年间许瑶光任嘉兴知府时才找到,但券石已遭侵蚀,请高手修复后,把马券帖石放置在重建的流虹亭。

1931年,流虹亭年久失修而倒塌,券石又散失了一块。1946年,散失的一石偶然又被发现,四石散而复合,移置在烟雨楼。“文化大革命”期间,帖石被打断后推入南湖中,直到1980年才打捞上来,但只存三块,现在将此三石嵌在烟雨楼清晖堂后的花墙中。可谓是历经劫难,弥足珍贵。

清陆奎勋《三过堂记》中说:“古来地以人传者多矣·····由其功勋品望,足以曾胜地灵,至若文采风流照耀千古者,尤必以子瞻苏公为最······顾三过堂之名,至今啧啧人口,岂非赖苏公以传不朽与。”

其实岂独是三过堂,嘉兴的多处名胜,都见证了苏轼的伟大人格与潇洒风采。

【来自嘉兴文史记忆.嘉兴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