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心煮茶,大意說禅 | 蘇轼與三過堂、煮茶亭

作者:嘉興正春和文化

文 | 楊自強

在大運河邊的嘉興标志性建築三塔邊,有一南湖八景之一“茶禅夕照”的石坊,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一灣水前小心煮茶,三座塔下大意說禅”。

這對聯說的是蘇東坡在嘉興的事、這石坊的後面,舊時有一龍淵寺,又名三塔寺,相傳蘇東坡曾到此汲水煮茶,故寺中建有一煮茶亭。當年附庸風雅的乾隆南巡經此,在寺中飲茶賦詩,走之前還不忘題匾賜名“茶禅寺”。

蘇轼曾在杭州、湖州、揚州為官,其間多次到過嘉興,寫下了“三過文長老”三首以及《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和錢安道寄惠建茶》《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秀州僧本瑩靜照堂》《東禅寺修竹軒》《題景德寺李甲畫竹》《上元過祥符寺僧可久房蕭然無燈火》《劉伶墓》《奉和陳賢良》等詩。

這十多首詩中,給“錢安道”的多達三首。錢安道是他的老朋友錢顗。錢顗,字安道,無錫人,慶曆六年(1046)進士,曾任甯海軍節度推官,贛縣、烏程縣令,宋英宗治平年間以金部員外郎為殿中侍禦史裡行,熙甯二年(1069)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監衢州鹽稅,徙秀州,就此居住在嘉興。

錢顗跟蘇轼也算是政見相同、處境相似吧,據《至元嘉禾志》記載,錢顫在嘉興時,家貧母老,生活困難,靠找親戚朋友借貸幫襯才勉強度日,但他依然“怡然無谪官之色”。這份豁達的心境,與蘇轼又有幾分相像。熙甯四年,蘇轼因反對宰相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貶到杭州任通判(地方行政副職)。

熙甯六年,蘇轼有事到潤州公幹,路過嘉興,順道看望老朋友。錢顗知道蘇轼喜歡喝茶,特意給蘇轼送來了名茶“建茶”(福建北部建州的建溪茶,有“建溪官茶天下絕”之稱),蘇轼寫了一首《和錢安道寄惠建茶》以緻謝,接着又寫了一首《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詩開頭兩句就是“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傍鴛鴦起”,成為詠誦南湖的名句。

小心煮茶,大意說禅 | 蘇轼與三過堂、煮茶亭

來自網絡

蘇轼多次來嘉興會友,想來與朋友故交煮茶品茗的事自是不少,故在嘉興,舊志中記載的東坡汲水煮茶亭,竟有五處之多,一是三塔煮茶亭,“在縣西景德寺之東禅堂,宋蘇學士轼三過嘉禾汲水煮茶處,後人建亭識之,遺址尚存”(清嘉慶《嘉興府志》)。

二是在陡門本覺克,“本覺寺舊有煮茶亭,為東坡三過文長老茶話處”(清《濮川志略》)。

三是在鴛鴦湖的湖心,“東坡三過嘉禾,每于鴛湖汲水煮茶,後人建亭湖心,遺址尚存“(明萬曆《秀水縣志》)。

四是在壕股塔院,“壕股塔,在城外東南隍池中·····營賢名勝多構于此,蘇東坡與文長老曾過此茶話“(清光緒《嘉興府志》)。朱彜尊有詩為證:馬場漁溆幾沙汀,宿雨初消樹更清。最好南園叢桂發,畫桅長泊煮茶亭。”

五是在真如塔邊的真如寺,又名煮雪亭.“真如教院舊有清輝堂、彩雲橋、東坡煮茶亭”,“真如寺有雪峰祖師井、長水肉身塔、蘇東坡煮雪亭”(清光緒《嘉興府志》)。

這五座煮茶亭,自然不必拘泥哪座是實哪座是虛,總之蘇東坡在嘉興喝茶會友、興緻不淺,嘉興的水、嘉興的茶,蘇學士很欣賞很愛喝就是了。有意思的是,不論哪個煮茶亭,舊志中都說是蘇東坡與文長老“茶話”,東坡三過文長老,也是一段不得不說的佳話。

小心煮茶,大意說禅 | 蘇轼與三過堂、煮茶亭

來自網絡

文長老是秀州本覺寺的長老。本覺寺原名報本禅院,位于嘉興陡門,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寺中有槜李亭、空翠亭等,四周有竹十餘畝,嘉禾八景的“空翠風煙”即是指此,當時也是一處名勝。

文長老的姓名已無考,有說他叫文及翁,這是把宋鹹淳年間曾任嘉興知府的四川綿州人文及翁與文長老混為一談了。據《東坡志林·付僧惠誠遊吳中代書十二》,文長老乃“秀州本覺寺一長老,少蓋有名進士,自文字言語悟入,至今以筆硯作佛事,所與遊皆一時文人”,可見這文長老也是飽學之士,與當時的著名文人多有來往,有關蘇轼與文長老的交往事,宋居簡在《本覺禅院三過堂記》中記載道,文長老為蜀人,蘇轼“因鄉裡道舊故”,與他結為朋友。

蘇轼第一次探訪文長老,就在熙甯六年(1073)“道過槜李”時。蘇轼為此寫了一首《秀州報本禅院鄉僧文長老方丈》的詩,詩雲:“萬裡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台去,更欲題詩滿浙東。”可見對文長老也是很尊敬的。

六年後的元豐二年(1079),蘇轼在湖州知府任上,又來看望文長老,這時文長老已經染病在身。考蘇轼的生平,蘇轼這年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上任,七月二十八日為人誣陷而赴禦史台,即著名的“烏台詩案”,是以他二過文長老當在這三個月之間。蘇轼又寫了一首《夜至下門,往事過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論。老非懷土情相得,病不開受道益尊,惟有孤栖舊時鶴,舉頭見客似長高。”表達了對文長老的關切之情。

到元祐四年(1089),已是十年之後,蘇轼正任杭州知府。他第三次來看望文長老,但遺憾的是,文長老此時已老病而死,蘇轼十分悲傷,又寫了一詩《過永樂文長老已卒》,詩雲:“初驚鶴摸不可識,旋覺雲歸無處尋,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雲來今。東亡見餓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欲向錢塘吊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詩中說願與文長老來生再會,共同修道,展現了兩人的深情厚誼。

這樣前後17年,蘇轼三過文長老,成了一段千古佳話,嘉興由此也留下了“三過堂”的名勝。南宋慶元元年(1195),報本禅院住持、蜀僧本覺将三詩镌刻于石,嘉定十七年(1224)又在寺内建“三過堂,明萬曆十二年(1584),嘉興知府勉重修三過堂,在堂後建東坡祠、立東坡畫像石。

宋張堯同有《嘉禾百詠·三過堂》:“題詩三過此,坡老昔時曾,悟得成禅指,來為打睡僧。”

可見在南宋時三過堂就已經很有名了,大詩人陸遊就在乾道六年(1170)赴蜀出任姜州通刈時,途中晚泊本覺寺前,入寺遊覽憑吊,從宋開始,曆代名人來三過堂尋訪蹤迹、賦詩詠懷者代不乏人,據《佛教詩詞檻聯選》一書,曆代詩人吟詠三過堂的共有108首詩之多,其中宋代2首,明代82首,清代24首。

蘇轼為人風趣豁達,在嘉興煙雨樓中的馬券帖石,記載着蘇轼與朋友間的一段趣事。

元祐元年(1086).蘇轼任翰林院翰林學士兼侍讀時,宋暫宗對他十分賞識,賜給他一匹良馬玉鼻骍,這自是莫大的恩寵,三年後,也就是蘇轼三過文長老的元祐四年,宋哲宗又賜給蘇轼良馬一匹。但在南方,出行一般都用轎子,用不着兩匹馬。而當時蘇轼的學生李島(字方權,“宋門六君子”之一)沒有馬,于是,元祐四年七月蘇轼任外又得了好馬,把這匹禦賜寶馬給賣了,這對皇帝未免不夠尊重,就寫了一券以作憑證,這當然非坡小家于氣,實是朋友間的一“雅谑”:

元祐元年,予初入玉堂,蒙恩賜玉鼻骍,今年出守杭州夏沾此賜。東南例乘肩輿,得一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馬,故以贈之。又恐方叔别獲嘉馬,不免賣此,故出公據。四年四月十五日轼書。

蘇轼、李鷹都是當代名士,此事一時傳為文壇雅事,蘇轍、黃庭堅相繼在蘇轼贈馬券上作詩作文以紀,後來不知何時,有人把蘇轼的馬券帖分别镌刻在四塊石碑上,大緻在明正德年間(1506-1521),放置在靈光坊陸宣公祠裡的漱芳亭中,清順治二年(1645),嘉興群眾起兵抗清(即“乙酉兵事”),帖石失散,到順治十一年由陸氏後人訪得後重歸于陸宣公祠。

但後來又因故失散,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才在陸宣公祠的階石和居民家裡分别找到,後來将之安放在嘉興縣學的流虹亭中,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入嘉興,流虹亭毀于兵火,馬券帖四石又遭散失,到同治年間許瑤光任嘉興知府時才找到,但券石已遭侵蝕,請高手修複後,把馬券帖石放置在重建的流虹亭。

1931年,流虹亭年久失修而倒塌,券石又散失了一塊。1946年,散失的一石偶然又被發現,四石散而複合,移置在煙雨樓。“文化大革命”期間,帖石被打斷後推入南湖中,直到1980年才打撈上來,但隻存三塊,現在将此三石嵌在煙雨樓清晖堂後的花牆中。可謂是曆經劫難,彌足珍貴。

清陸奎勳《三過堂記》中說:“古來地以人傳者多矣·····由其功勳品望,足以曾勝地靈,至若文采風流照耀千古者,尤必以子瞻蘇公為最······顧三過堂之名,至今啧啧人口,豈非賴蘇公以傳不朽與。”

其實豈獨是三過堂,嘉興的多處名勝,都見證了蘇轼的偉大人格與潇灑風采。

【來自嘉興文史記憶.嘉興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