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作者:南方杂志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许俊仟

实习生丨吴韩晗

在广东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上的一条巷子里,藏着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广式老祠堂,这便是名为“泗儒书室”的杨家祠。这座装饰一新的百年祠堂,是“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1918年至1927年在广州的主要居住地,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重要活动据点。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杨匏安旧居。 (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供图)

相隔1100多公里,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西北部的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故乡。2012年,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讲述了陈望道在柴屋里专注翻译、竟将墨汁误当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由此说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陈望道故居。(图源:望道故里分水塘)

真理催生的信仰坚定,华南亮起的明灯不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跨越百年,本期“红色名城云牵手”,由《南方》杂志与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共建的“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室”,透过陈望道故居和杨匏安旧居的“红色连线”,带您重温那一段段壮怀激烈的历史片段。

播撒革命火种

从义乌市区出发,驱车大致循西北方向行进30多公里,就到了陈望道故居所在的小山村——分水塘村。

穿过小石子铺就的小路,就来到一座粉墙黛瓦的院落门前,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陈望道故居。

故居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整体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建筑基本保存完整,木雕工艺精细,是典型的浙中民居。陈望道正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并从这里走出,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望道,其实并不是陈望道的本名。他原名陈参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日本留学的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改名“望道”,即探索、展望、寻找新的道德、法则和革命道路。《新青年》《觉悟》《劳动界》……这些刊物都成为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但《共产党宣言》一直缺乏全文翻译,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之事。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的肩上。

陈望道早年曾留学日本,精通日文、英文。他的国文素养也很好,精通语言修辞,同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据悉,当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全国最多不过数十人。

1920年早春时节,陈望道回到了分水塘村的老宅。简陋的柴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

《共产党宣言》仅仅两万字,陈望道却耗费了比平时译书多五倍的功夫,他以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翻译底本,参照英文版加以校正,不时参照《日汉辞典》《英汉辞典》,字斟句酌地翻译。单是宣言开篇第一句“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就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图源:浙江金华市人民政府)

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陈望道消瘦了许多,他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配上义乌盛产的红糖,给他补补身体。过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却见陈望道满嘴墨汁。原来他全神贯注于斟酌字句,竟将砚台里的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了。

真理的味道果然非常甜!陈望道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全文翻译工作。随后,《共产党宣言》出版发行,轰动全国。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进程。1920年5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主要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不久,就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发起建立共产党。

今天的陈望道故居,还专门留出一个空间,安放了他伏案疾书的塑像,粗糙简陋的案几上面,摆放着纸张、笔墨、油灯,还有盛有粽子和红糖的饭碗,生动地还原“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真理伴随新生,浸入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时间之河川流不息,甘甜的味道历久弥新。

续写红色故事

青灰的砖墙、怀旧的布景、鲜红的党旗……杨家祠在高耸林立的商铺和居民楼间尤为显眼。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杨匏安旧居内景。 (摄影:许俊仟)

步入杨匏安旧居,映入眼帘的是青年杨匏安半身塑像,墙上一段段文字再现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不平凡的一生。

1896年,杨匏安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杨匏安7岁进学堂读书,后考入广雅书院,该院最早为清末洋务派首领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是华南最有名的学府。杨匏安广泛接触了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派等各种社会思潮。

1912年秋,16岁的杨匏安从广雅书院毕业,回家乡一个小学任教,由于和同事揭发校长贪污,反遭诬陷,被扣上了“扰乱学校教学,图谋不轨”的罪名,关进监狱。出狱后随同华侨商人乘舟东渡日本,到横滨求学。初到日本时,他不但交不起学费,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杨匏安刻苦学习的劲头却丝毫不减。他在日本边做工边钻研日文,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日文,这为他日后回国发表大量的译著打下了基础。

1916年杨匏安回国,从故乡转往澳门担任家庭教师。1918年,杨匏安到广州担任时敏中学教务主任,兼任《广东中华新报》记者,与堂叔杨章甫寄居司后街杨家祠。这是杨氏家族在清乾隆时期于广州设立的祠堂。这时杨匏安已有一个孩子,连独身的姑母、父母双亡的堂弟,一家七口,生活艰难,但杨匏安安贫乐道,警察局的同乡官僚请他当秘书,对这样的“肥缺”许多人不胜垂涎,杨匏安却视同敝屣,宁可清寒度日,不肯同流合污。他写诗明志:“借次清霜坚傲骨,拼将浊酒斗孱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上著文介绍十月革命,时间甚至早于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此后,李大钊在北京以《新青年》为阵地,杨匏安在广州以《广东中华新报》为阵地,分别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从1919年5月到同年12月底,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写了近10万字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文章。

尤其是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他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分19次发表的《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杨匏安赞扬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圣典”,公开指出“现在之社会状态,实劳动者奋起革命,以求改造之时期也”。这篇文章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几乎同时面世,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故当时的学术界也将他与李大钊并称为“北李南杨”。

1921年的春天,广东正式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这一年的春夏间,杨匏安经谭平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早期党员之一。杨匏安入党后,他的住处成了党的活动据点。

他冒着杀头的危险,将杨家祠的家提供给集体作为中国共产党广州早期组织活动点、中共广东区委活动场所、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邮寄广东团委收件处,以及省港罢工委员会给罢工工人发放各界捐款处、黄埔军校招生时应考的中共党员报到地。

今天的杨家祠还保留着192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62号通告内容。根据通告内容,黄埔军校应考党员要持介绍信先到杨家祠向杨匏安报到,然后由杨匏安推荐至黄埔军校。

1931年7月,由于叛徒告密,杨匏安等人被捕。敌人想劝降他,他说:“我从参加革命始,就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是不能的。”蒋介石派人写信和打电话劝降,杨匏安将书信撕碎,将电话筒摔到墙上,坚决地说:“死可以,变节不行。”同年8月,他英勇就义于上海龙华,时年35岁。

在就义的前夜,他见同狱的罗绮园意志动摇,口编了《示难友》一诗,赠给罗绮园与同狱难友。诗为: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

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从兹分手别,相视莫潸然。

新中国成立后,诗人萧三将这首诗编入著名的《革命烈士诗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史研究部门发掘出许多杨匏安早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材料并汇集出版,让这位先驱者的功绩广为传扬。

百年的风雨过去,现在的杨家祠经过修复后已成为杨匏安旧居陈列馆,除了保留杨家祠原本面貌,还通过写实绘画与VR虚拟手段在祠堂北墙复原了杨家祠的原貌。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如今杨家祠已焕发新活力。(摄影:许俊仟)

在杨匏安曾经居住的东厢阁楼,则放置了民国风格的桌椅、文房用品,并摆放一盏常亮的油灯,复原了杨匏安在书房挑灯工作的场景,寓意着杨匏安虽已离开,但他的革命精神如同案头的明灯一般永不熄灭,传递着希望之光。

在浙中民居和广式老祠堂,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传遍中国丨红色名城云牵手

杨家祠所在巷道。 (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位于繁华的广州越秀区越华路上的杨匏安旧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在老城古巷中点亮“广州红”“越秀红”,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这里,人们揣着对先辈的敬意,感悟真理的力量,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本文责编丨林若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