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作者:津云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当被问及一年读几本书的时候,也许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大概读了几本吧。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固定时间去读一本书成为奢望。当下,一种“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形式的读书会在天津悄然兴起。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每周日下午,书友“April”基本都会腾出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位于人民公园的北方创客中心参加线下读书会,她说,这是一个比吃到好吃的食物更能让人体会到精神层面的愉悦,“读书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但是交流会得到奇妙的体会,思想碰撞、棋逢对手的感觉。”April这样形容着自己一直坚持参加读书会的原因。在她看来,这种社交形态,是快节奏、碎片化生活环境里的一缕清风。April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读书会的话题是“我是如何一年读200本书的”,“当时觉得,我们一年只读几本书的‘小白’应该来多取取经,看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今,April保持着每月读一两本书的频率,这个数量在书友中并不算多,但依旧有不小收获。她说,此前对文学类的书籍更感兴趣,很少涉猎历史、政治类,“直到读到《梁启超传》,随后又来了一场梁启超故居的city walk,你会感到那些文字一点点在眼前具象化了。”同时,她也提到这个月读书会组织书友一起读《战国策》,虽然看着厚厚的书既敬又畏,但在书友的分享中,再次走进博物馆时却对那些冷冰冰的青铜器有了新的感悟。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书友对照着《梁启超传》的内容参观饮冰室

在信息爆炸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读书是自我突破的高效途径和最低成本的成长方式,书友“竞溪”觉得,在读书会的几年时间里,从普通参与者到领读人的过程激发了自己的无限潜力。她说,读书会每月会选取一本书籍推荐为共读作品,同时邀请专家或是感兴趣的书友担任领读老师。这个月她担任《战国策》中楚策部分的领读人,“在原著中只有二三十页的内容,我需要阅读至少十万字的内容,总结出大约两万字的领读提纲,带着大家读下去。”针对细节的讨论,“竞溪”还记得谈到战国时期纵横家宣扬合纵连横时,有书友提到像是现在的商战,当时就萌生出一种历史照进现实的感觉,“由于大家职业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不尽相同,有自由职业者、老师、销售人员、公司白领,甚至也有蓝领工人参与进来,不同的解读让我们把书读薄又读厚了。”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书友“跑跑单车”是天津较为活跃的读书会——悦读读书会的创始人。在他看来,在读书会可以遇见相似的灵魂。因此他在2016年和伙伴们建立了这个读书兴趣组织,“起初群里只有30多人,仅限于熟人朋友小范围交流,但到了第二天就增长到了100多人,再到如今3000多书友遍及国内外。每月共读、线下交流、名师讲座、文旅天下、艺术兴趣学习等内容,让很多书友在这里找到了相同的志趣。”他说,共读创新了一种读书方式,读一次书得到了十几种不同观点的收获,“6000人次参与了共读活动,几年来我们已经共读了154本书,包括人文社科、历史、心理、管理、国学经典……”

【津城图事】悄然兴起的读书会,他们在“读”乐乐里寻找众乐乐

当下,天津有很多各类形式的读书会,涉猎的读者、阅读书籍范畴、话题各有不同,有研究心理的,有宝妈交流育儿心得的,有相亲交友性质的,还有很多依托于书店的……在“跑跑单车”看来,做读书会门槛并不高,“这样的组织多了,多多少少会影响和带动一些人开始读书,是很好的事情。”未来,他希望可以在街道、社区的文化站点内,让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可以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举办活动,让读书这一习惯常驻市民身边。同时,他也希望能够联系到更多大咖讲座,吸引更多同频的伙伴,让大家找到与书友共同读书的新意义。

(津云新闻记者王敬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