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作者:南方周末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再见,液压机器人Atlas!

你好,电驱机器人Atlas!

4月16日早上,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机器人Atlas,在一段3分半钟的告别视频中,正式宣布退役,赚足了人们的眼泪。

这款首发于2013年的液压驱动机器人,最初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研发,更新升级已十年,能跑会跳,后空翻、空手道、跑酷等动作,每次亮相都在不断刷新人们对机器人能力的认知,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代表、机器人工程的巅峰之作。

不过,液压驱动机器人成本高,量产难度大,易损坏,而且会在活动地面留下液压油的痕迹。在这一告别视频中,液压驱动的Atlas,在跑步摔倒后膝盖处喷射出液压油。Atlas的运动技能固然强大,但液压驱动确实并非最好的选择。

液压Atlas向人们挥手致意、鞠躬告别,也像是液压驱动技术线路的转向与谢幕。

悲伤没有持续太久。

当天晚间,波士顿动力便发布了电驱版本机器人Atlas的预告视频。

电驱Atlas外观与液压版完全不同,全身是没有任何裸露线缆的纤细新型机械骨架,并具有液压Atlas已经实现的功能,如稳定移动、抓取物体等。

电驱Atlas展示了180度旋转关节,Atlas从“平躺”到“直立”,再旋转双腿和腰部、径直行走,灵活性可见一斑。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电驱Atlas。图片来源:波士顿动力

波士顿动力表示,电驱Atlas将比之前任何一代都要强大,运动范围更广。公司有计划将这款机器人用于工业、物流等领域,第一个合作对象是其母公司现代汽车。

量产应用,一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目标。

波士顿动力成立于1992年,由马克·雷伯特(Marc Raibert)教授从麻省理工学院腿部实验室(MIT Leg Lab)分拆而来。2013年,第一代液压Atlas有28个不同的液压关节,为它带来异常良好的平衡性,让世界见识了人形机器人的巨大可能性。

此后十年,液压Atlas的动态性能不断提升,也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最近一代液压Atlas外形酷似“忍者神龟”,能翻跟头、跳格子,灵巧的手不但能干重活,还能使用基本的工具。

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商业成功。

波士顿动力的发展十分坎坷,近十年内已三度易主。2014年谷歌以30亿美元收购波士顿动力,三年又将它卖给软银集团,再三年后,现代汽车收购波士顿动力时,公司估值仅11亿美元。

2021年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成式AI的赋能,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全球人形机器人迎来新一轮发展,美国、中国和欧洲相关企业在2024年的新品发布不断。

4月17日,成立于2021年的美国机器人公司Mentee Robotics,也展示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的原型Menteebot。与电驱Atlas灵巧身体所带来的震撼不同,Menteebot更强调AI的应用,发展路线更接近Figure AI。Menteebot内置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和软件,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向机器人发出指令,机器人会自行解释指令和“思考”任务所需的步骤。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Menteebot。图片来源:Mentee Robotics官网

当机器人能够在更多领域展现其价值,并让生产成本降到市场可接受范围,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这将创造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产业。

01 Meta发布开源大模型Llama 3

4月18日,Meta推出开源AI模型Llama3,有8B和70B参数两个版本。Llama3采用相对标准的纯解码器transformer架构,训练数据集超过15T,比Llama2大7倍,且包含了4倍多的代码数据;支持8K上下文长度,是Llama2的两倍。

根据官网数据,Llama3的8B版本,参数评测结果超过Gemma-7B、Mistral-7B;而Llama3的70B版本评测结果也在诸多指标上超过Gemini 1.5Pro和 Claude3Sonnet。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基于Llama 3模型,Meta的AI助手现已覆盖Instagram、WhatsApp、Facebook等应用,并单独开启了网站。

• 点评:Llama3的问世,再次将开源大模型推向新高度,就连一向挑剔的马斯克也给予了“还不错(Not bad)”的评价。同时,这也是Meta在AI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将Llama 3融入其庞大生态系统中,以稳固社交媒体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在向业界展示其竞争力和战略眼光。(张进)

02 世界首台商用High NA EUV光刻机完成组装

4月18日,英特尔晶圆代工公司(Intel Foundry)宣布,在位于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研发基地完成了业界首款商用高数值孔径光刻机(High NA EUV)的组装工作,目前已进入光学系统校准阶段。

这一光刻机来自荷兰的阿斯麦(ASML),它通过改变将印刷图像投射到硅晶片上的光学设计,能够显著提高下一代处理器的分辨率和特征扩展能力,预计能够打印出仅有现有EUV工具1/1.7大小的物体特征,二维特征拓展后使密度提高2.9倍。

此外,4月17日阿斯麦宣布在位于荷兰费尔德霍芬的High NA实验室打印了第一条10纳米线条,这是迄今为止打印出来的最精细线条,创下EUA光刻扫描仪分辨率的世界纪录。这是光学组件、传感器和平台以完整规格运行的第一步,也是High NA EUV光刻机投入商用的关键一步。

• 点评:从深紫外光刻机(DUV)到极紫外光刻机(EUV),再到高数值孔径光刻机(High-NA EUV)即将商用投产,光刻机的精度、效能不断突破物理极限。High-NA EUV被认为是制造2nm及以下的尖端制程的关键设备,将在先进芯片开发和下一代处理器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第一个组装High-NA EUV光刻机的代工厂,英特尔无疑将获得先发优势。(唐家乐)

03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研制成功

4月18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宣布,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通过迭代电子束曝光和干法刻蚀工艺,攻克高质量氮化镓晶体薄膜生长、波导侧壁与表面散射损耗等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相关成果以“Quantum Light Generation Based on GaN Microring toward Fully On-Chip Source”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目前,量子光源芯片多用氮化硅等材料研制,与之相比,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的输出波长范围从25.6纳米增加到100纳米,并可朝着单片集成发展,更多波长资源,可满足更多用户采用不同波长接入量子互联网络的需求。

• 点评:量子互联网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具备信息传输更加安全可靠、信息获取更加准确低噪、信息处理更加快速高效等优势。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上述研究成果将为量子互联网的发展奠定基础。(张进)

04利用AI预测肿瘤起源

4月16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刊发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的合作论文Prediction of tumor origin in 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origin with cytology-based deep learning。研究团队利用来自四家三级医院的57220例细胞学图像,开发了一种使用细胞学组织学(TORCH)进行肿瘤起源分化的深度学习方法,可识别恶性肿瘤并预测胸水和腹水的肿瘤起源。

研究团队在三个内部测试集和两个外部测试集上检查其性能,均取得了稳健的诊断和预测结果。TORCH预测原发肿瘤起源的准确率为82.6%,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与4位执业病理学专家解释原发灶不明癌症的细胞学图像(区分良性和恶性)结果相比,TORCH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1.677vs1.265)。

• 点评:AI作为一种辅助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病理诊断领域。原发灶不明肿瘤是一种转移性肿瘤,目前无法明确其原发灶,患者只能接受局部治疗或经验性全身化疗。TORCH具备在临床实践中作为辅助工具的潜力,并可作为细胞学图像预测肿瘤起源的辅助概念证明。(罗仙仙)

05首个人类衰老肌肉全面图谱

4月15日,中山大学张宏波教授联合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发表论文Human skeletal muscle aging atlas。该研究联合应用单细胞-单核转录组测序技术,建立起跨越成年人类全年龄段的骨骼肌衰老整合图谱,研究发现,控制核糖体的基因在老年人肌肉干细胞中的活性较低,而这会降低细胞修复和再生肌肉纤维的能力。此外,这些骨骼肌样本中的非肌肉细胞群体产生了更多的一种名为CCL2的促炎分子,吸引了免疫细胞进入肌肉组织,从而加剧了年龄相关的肌肉退化。

• 点评:这是首个人类衰老肌肉全面图谱,提供了对骨骼肌衰老的新见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对抗炎症、促进肌肉再生、保持神经连通性的新方法,开发针对肌肉衰老的治疗策略。(罗仙仙)

06 欧盟国家签署《欧洲太阳能宪章》

4月1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欧洲太阳能宪章》(European Solar Charter),该宪章由欧盟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Kadri Simson)代表的欧盟委员会、来自23个欧盟国家的能源部长和行业代表在非正式能源理事会会议期间签署,旨在全力支持欧洲本土太阳能制造业。

根据宪章,成员国和太阳能行业机构将采取促进欧洲高质量可持续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弹性供应、为太阳能供应链的新投资提供支持、成员国工作组交流应用非价格标准的最佳做法等六项措施,同时欧盟委员会明确了十条具体行动计划。

• 点评:过去3年,欧盟太阳能发电功率不断刷新纪录,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约为28吉瓦、41吉瓦、56吉瓦。然而,目前欧盟太阳能组件主要依赖进口,它们多来自中国。

2023年3月,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以支持本土制造产能,规划到2030年要保证欧盟本土至少30吉瓦的光伏制造装机能力。上述宪章的签署,更聚焦欧盟自身太阳能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扶持欧洲本土光伏制造产能,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和弹性。

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正在重塑半导体、光伏等产业的全球版图,下一个产业会是什么?(唐家乐)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

责编 黄金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