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都市野生动物自在“向野而生”

作者:文汇
让都市野生动物自在“向野而生”

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花园、昆虫旅馆……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城市徐徐铺展,申城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上海监测记录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50种,在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和4个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野生动物融入城市生活,难免会有适应期,比如鸟类飞行途中撞击到透明玻璃幕墙而受伤。记者昨天获悉:闵行区已探索构建起覆盖14个街镇(工业区)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让受伤、病弱、受困的野生动物有了临时“疗养院”。

栖息地与农村农居农业相伴相生

蛙类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生态功能,成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位于大治河生态廊道的浦江蛙类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占地约10公顷,这里有保存较好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群落,已观察到中华蟾蜍、泽陆蛙、饰纹姬蛙、黑斑侧褶蛙和金线侧褶蛙,均为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今,这里也挂牌为浦江镇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点。

栖息地的不少生态设计专为蛙类打造,水系中的水生植被,既可以净化水体,又能为蛙类栖息营造适宜的生境。生态驳岸形成不同梯度的水位,增加了浅水区域,为蛙类水陆活动创造条件。同时,不同的本土湿生制备,提供了丰富的昆虫性食物。

让都市野生动物自在“向野而生”

记者走访栖息地发现,此前在保育区的蝌蚪已经成长为幼蛙,预计到6月,新一批野生蛙将成长并进入扩展区域。

栖息地与浦江镇的农村农居农业相伴相生,开放性区域与外界连通,让蛙类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介绍,“蛙类以昆虫为食,有利于控制农业害虫,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沪上不少村落里,随处都能听取蛙声一片。”

让都市野生动物自在“向野而生”

拓宽救助途径恢复野外生存能力

赤链蛇、刺猬、乌鸫……浦江镇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点相关负责人赵铭细数这些年在浦江“现身”的野生动物,他说,区镇两级救助机构成立后,市民再发现野生动物,可直接联系反映相关线索,不必层层流转,专业人员可以就近前往,更快拿出救助方案。

“如果有市民发现受伤的野生保护动物,我们应急中心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派出所会把它们护送到收容救助点,利用这里丰富的湿地条件和水生陆生条件进行临时救助,然后根据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规定,再把它们送到区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或是有条件接收的公园和动物园。”

闵行区林业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闵行区每年进行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有上百起,设立区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和街镇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点,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发扬社会爱心和野保科普具有重要意义。

让都市野生动物自在“向野而生”

去年出台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明确进一步拓宽收容救护渠道,要求主管部门加强收容救护能力建设和统筹协调,并明确可以组织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依法参与收容救护工作,进一步拓宽收容救护渠道。目前上海已设立了14个区级临时收容救护点,何鑫认为,目前有多元渠道为野生动物提供及时性的救助保护,在此基础上,期待能有更专业的团队和更精准的经费扶持,让野生动物恢复野外生存能力,最终回归自然。

“腐木不清、落叶不扫,这些看似‘粗’的管理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可能。”何鑫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经常做一些公众科普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城市里能找到一些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认识城市。“我们应该和所有的野生动物、和大自然一起,继续共享这颗蓝色星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