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7°黔地标读书会|张春香:读王阳明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

作者:天眼新闻

“这个时代,为什么要读王阳明?是因为它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4月21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的27°黔地标《阳明文库》读书分享会上,主持人,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张春香在总结读王阳明的现实意义时说道。

27°黔地标读书会|张春香:读王阳明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

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 张春香

“2023年,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旗下的孔学堂书局出版的贵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阳明文库》首批新书亮相。《阳明文库》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阳明文化资源,高水准、全方位汇聚海内外阳明学研究成果,在阳明文化的文献保存、学术研究、普及推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价值丰厚,意义深远。”读书分享会伊始,张春香向现场读者介绍了近年来深度挖掘阳明学传承与发展不断涌现的相关研究成果。

“今天,我们在贵州日报报刊社的27°黔地标读书分享会以《阳明文库》为引,从‘圣人必可学而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个人成长实现高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人生意义与价值实现的心灵叩问,实用‘做事方法论’对现代人的启示等问题。”张春香介绍道。

27°黔地标读书会|张春香:读王阳明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

“景教授诠释了从宗教性的‘圣’到人文层面来理解‘圣’,再到普通老百姓层面来理解‘圣’这一转变过程。”嘉宾分享环节,深圳大学国学院、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景海峰关于通过学习人人皆可达到“圣人”观点的分享,引起张春香的强烈共鸣,“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成为圣人。”

张春香介绍,阳明先生十八岁拜见大儒娄谅时,对“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一问题,双方达到了深度的契合。阳明先生讲的“学”是学什么?就是去私欲。阳明先生讲的“至”,就是达成目标,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成为圣人。这样人人都可成为圣人,也就不是困难了;这样,是不是我们个人成人实现就高于现实理想了;这样,即便我们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但我们心中有圣,能用这颗圣人之心来善待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我们的生命肯定会越来越好。“这就是去除了私欲的障碍,这就是良知的发用流行,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过程。”

“曾教授谈到的对父母的孝的问题,我感到非常震撼。”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会长、曾子研究院院长曾振宇谈到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时,张春香深有感触。

27°黔地标读书会|张春香:读王阳明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

“曾教授说唤醒我们良知的开关是一个字,‘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了不孝道的事情,我们会感觉到不安和痛苦,那么我们内心的这个情感开关是打开的。”张春香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孝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深爱”情感,而不单纯是伦理道德意义的应该怎么做,更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尽责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行孝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发用,违背孝道,是有切肤之痛的。当情感的开关保持随时打开的状态时,这份孝道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呈现,而这也是良知的一种自然呈现。“今天我们学良知,读阳明,就是要知行合一。”

“立志,该立何志?”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漆思谈到,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需要回到阳明心学,学会立志。对此,张春香表示,立志,即心中要有成圣之志。

“纵观阳明先生一生,少年立志读书学圣贤,中、晚年用生命实践完成了他成为圣人的理想,为今天的我们建构起了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良知’体系,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圣人典范。”张春香表示,良知的问题不能只从书面上去理解,一定要去践行。

“我很高兴看到,今天的学术界有一股潜流,理论探讨开始逐渐落实到身心的实践中来,这是一种真正的关于生命的哲学,也是阳明思想在生命里生根的关键所在。”张春香说。

27°黔地标读书会|张春香:读王阳明让当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归宿地

“孔学堂书局《阳明文库》的出版,将为我们读书建设一座融学术与通俗于一体、集古今智慧之大成的思想文化宝库。”张春香期待地说,“首批书目的出版评价颇高,让我们期待第二批、第三批书目的横空出世。”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