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院急症室迫爆,香港看病难有解吗?

作者:香港商报

在香港,有不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市民“睇病难”就是一个“老大难”!

现时,医管局辖下18间公立医院设有急症服务,惟轮候时间过长的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在流感高峰期,划分为次紧急和非紧急的病人,甚至需要轮候8小时乃至更长时间,迫爆急症室场面已然“常态化”。

为纾缓公营医疗服务压力,特区政府和医管局一直鼓励病情较轻微的病人使用社区基层医疗及家庭医生服务,并推出多项公私营协作计划。有立法会议员指,这些措施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轮候时间仍未如理想。

公院急症室迫爆,香港看病难有解吗?

睇病成为“漫长的等待”

事实上,本港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一直供不应求,无论是急症室或普通科门诊,轮候时间一直都很漫长。医管局在辖下18间公立医院设有急症服务,在病人分流制度下,病人会根据临床情况被分为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及非紧急五个类别。在过去10年,危殆、危急及紧急类别个案数目由2014年平均每月约6.1万宗上升至2018年平均每月约6.8万宗,2023年时更达平均每月约7.3万宗。

根据医务卫生局资料显示,次紧急及非紧急个案占比多达五成半至六成半,这些被分类为次紧急或非紧急类别的病人,病情一般比较稳定及没有生命危险,例如感染流感或肠胃不适等稳定偶发性疾病,大部分可以由普通科门诊、私家医生或私家医院治理,此类个案太多无可避免会影响治理危殆、危急、紧急类别个案的时间。

至于普通科门诊服务方面,医管局辖下的普通科门诊每年提供超过500万人次的非紧急门诊服务,其定位是优先照顾低收入人士和弱势社群,并供病情稳定的长期病患者及症状相对较轻的偶发性疾病患者使用。大部分市民在基层医疗的需要,主要由私营医疗界别提供,每年有约2000万人次的门诊服务。

公院急症室迫爆,香港看病难有解吗?

多措并举下轮候时间仍长

面对公立医院服务供不应求,特区政府与医管局过去推出了不少措施。今年2月28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以书面答复议员提问时表示,面对人口急剧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医疗需求增加,需要集中资源优先处理一些急症、专科及需要复杂技术的第二层及第三层医疗。政府在《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提出改革方案,主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疏导公营医疗系统,特别是公立医院专科门诊的压力。

政府会继续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并于去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透过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筛查,将较有经济能力的市民以“共付模式”,交由私营医疗界别作健康管理。

同时,政府需要考虑集中有限的公立普通科门诊资源,优先为未必能够负担私营医疗服务的人士提供基层医疗服务,逐步将普通科门诊重新定位,聚焦照顾低收入人士和弱势社群。

对于医管局近年推出多个公私营协作计划,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认为具有一定成效,有助减轻医疗压力。她引述专家表示,内科稳定新症的最长轮候时间现时已降至102个星期,不少市民关注的眼科专科,稳定新症的最长轮候时间已由143个星期减至近期的100个星期,但她认为“这些数字仍不理想”。

“老大难”可从多方面着手解决

葛珮帆表示,医疗资源紧绌、市民“睇病难”是香港的“老大难”问题,认为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解决。在增加医护人手方面,政府近年虽已放宽非本地培训医生在港执业规定,但她认为尚有改善空间,建议政府订定施政绩效指标,在2032年前提升本港医生与每千名人口比例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的平均水平;加强海外宣传工作,吸引海外医生来港;优化“大湾区医生交流计划”等。她又认为,政府长远应培养更多本地医生,考虑研究兴建第三间本地医学院。

此外,葛珮帆亦建议政府设立“儿童医疗券”、扩大妇女健康中心检查项目、加强购买私营医疗服务及增拨资源提升公立医疗系统的科技应用等。

公院急症室迫爆,香港看病难有解吗?

基层医疗改革有蓝图

因应本港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带来的挑战,特区政府于2022年底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下称《蓝图》),冀强化本港基层医疗健康系统,将焦点从治疗转向预防疾病,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质素。

强化“一人一家庭医生”概念

《蓝图》提出五大基层医疗健康改革方向。

第一,建立社区基层医疗系统。进一步以地区康健中心服务模式为基础,发展以社区为本、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医疗健康系统;强化“一人一家庭医生”概念;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提供针对性资助,让市民在私营医疗服务界别接受诊断和管理目标慢性疾病;及分阶段把卫生署辖下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整合为地区为本的社区医疗健康系统,减少服务重叠。

第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管理。分阶段把医务卫生局辖下的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改组成基层医疗署,务求透过单一架构,就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标准制订、质素保证及基层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作好管理;要求所有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家庭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登记加入《基层医疗名册》,以保证基层医疗服务的质素;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与专科及医院之间的双向转介机制,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个案管理角色及把关作用。

整合基层资源 规划专业人手

第三,整合基层医疗健康资源。更广泛地运用市场能力,以“共同承担”原则推行由政府资助的基层医疗健康计划;优化长者医疗券计划及其他资助服务;透过策略采购统筹处监督基层医疗策略采购计划的发展及执行;加强协调发展和重建政府建筑物和处所,作为社区医疗服务设施之用。

第四,规划基层医疗人手。检讨人力推算模型并制订策略,推算基层医疗专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增加人手供应;加强所有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基层医疗相关培训,以及中医师、社区药剂师和其他基层医疗专业人员在提供基层医疗服务中的角色。

第五,改善数据互通及健康监测。将“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转型为集医疗数据互通、服务提供及流程管理于一身的全面和综合医疗资讯基建;规定所有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医健通”;构建人口健康数据集,并持续进行数据分析及调查,支援政府制订医疗卫生政策。

数日前,医卫局主办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进度简介交流会,向区议员和市民大众介绍《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理念和最新工作进展,冀区议员与各区地区康健中心加强合作,向巿民推广基层医疗。

公院急症室迫爆,香港看病难有解吗?

【商报时评】

解香港看病难 须借湾区之力

香港商报评论员 苏信

香港医管局昨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2023/24年度全职医生流失率为6.1%,虽较去年有所改善,惟年轻医护人员流失比率仍高企,趋势令人担心。本港医护人员供给长期存在缺口,这不仅导致在岗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沉重,而且令很多市民饱受看病难之苦。毫无疑问,加强挽留力度、加快招聘外援,以及加大培训新血,是解决公营医护人手荒的最直接方法。同时香港也要善于借力,依托大湾区补港不足,为市民求医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相信有助纾缓医护人手不足的困难,减轻公共医疗系统的负担。

近年香港人口老化加速,对医疗的需求急剧上升,令医护人手短缺的问题不断恶化。资料显示,去年公立医院分别流失281名医生及1821名护士,过去3个年度有1032名全职医生非退休离职,全职护士非退休离职则有6049人。公营医疗资源持续紧绌,基层人士到公院看诊的轮候时间愈拖愈长,专科门诊轮候数年更是常态,病患拖的时间愈久,愈不利于治疗,市民为此怨声载道。

要解决医护人手荒,除了尽力挽留现有人员,不外乎两个办法,一是扩大培育本地医生人才,二是加快引入外援。前者来说,近年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已持续增加医科学额,香港科技大学亦争取成立本地第三间医学院,目标每年可培养200名医科生,这是好事。对于后者,过去一年,医管局积极向内地与海外招募人手,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138名非本地培训医生在医管局工作,预料到年底人数会增至200人;另外,与内地大学加强联系,鼓励在内地大学攻读医科的本港学生毕业后回港投身公立医院。就目前而言,医护人员数目录得增长,显示当局采取积极行动作出改善,值得肯定。

不过,香港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要解决看病难,单靠现有的资源和力量并不足够,若放眼大湾区,则有了解决难题的更大想像空间。近期港人热衷北上,除了吃喝玩乐,接受医疗服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包括体检、睇牙,以至进行各项手术治疗等。“价格平、环境好、候时短、距离近”的优点,加上内地医疗水平和认受性不断提高,是港人选择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求诊的最大诱因。毕竟患者周身病痛,等一天都嫌长,跨境医疗提供了新的渠道,港人多了一项选择,既有助快速摆脱病痛折磨,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港公院压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要塑造健康湾区,密切医疗卫生合作。近年香港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的合作,包括在大湾区设立类似港大深圳医院的港式公立医院;扩大“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覆盖湾区核心城市;推出“港澳药械通”政策为港人提供治疗便利等,保障港人在内地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特区政府更好借湾区之力解香港看病之难,同时亦推进大湾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造福两地民众,是双赢之举。当然,市民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或在本港公私营医院看医生,都是个人选择,惟就医方便始终还是本地,当局首先还是要立足自身,加大力度,切实改善香港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

记者:黄雪峰

编辑:罗维维

封面:荷洁

校对:卓玲

审核:Oriole

监制:雨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