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时期为什么鬼子怕老八路,不怕土八路

作者:爱国大菠萝

反映抗战时期的一些影视作品中鬼子外出扫荡时,听说前面只有“土八路”时,立刻跟打了鸡血似的加速赶路。但是如果听说前面可能有“老八路”,立刻缩头缩脚起来,甚至停止前进,反复派人前去侦察。为什么鬼子会怕“老八路”,而不怕“土八路”呢?今天跟大家具体说说。

抗战时期为什么鬼子怕老八路,不怕土八路

八路军主力有重机枪

首先无论是“老八路”还是“土八路”,都是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老八路”指的是115,120和129三个师的正规军,军帽军服整齐,且手里的武器相对齐全。而“土八路”指的是八路军的地方武装,如县大队、区中队和区小队等,很多人连军服都没有,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大刀、长矛、锄头、粪叉是基本武器,枪支很少,机关枪则几乎没有。其主体是根据地各县区的“脱产民兵”,集中起来编成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队伍,主要担负着保卫乡里、剿匪反特、巩固地方政权等低强度作战任务。

日军也很快发现了这两种部队的不同,并分别将其称为“老八路”和“土八路”。扫荡时如果看到对面很多人连军服都没有,也听不到什么机关枪射击声,便知道是“土八路”。但如果发现对手军帽军服整齐,且有轻重机枪、甚至掷弹筒,就意识到“老八路”来了,此战多半凶多吉少。

进入抗战中期后,日军战线不断拉长,开始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像华北地区,日军平均一平方公里才有一名士兵,日军被迫将兵力集中到城镇和交通线。平时日军出动扫荡敌后根据地的部队,由于兵力有限,大多以中队为单位。因为对付“土八路”的话,中队级别兵力足够了。而八路军有时也会派出正规部队深入到敌后打击日伪军,进行反扫荡作战,不过规模也不大,营/连单位。单位大了不利于机动,小规模精干队伍最适合。

抗战时期为什么鬼子怕老八路,不怕土八路

八路军地方武装

接下来具体比较一下日军(步兵中队)、“老八路”(步兵营)、“土八路”(县大队)三方的具体武器装备、人员配备情况,看看差距有多大。

首先是日军步兵中队,此时的日军由于兵力不足、一个步兵中队大概只有160人上下,而抗战初期一个日军步兵中队满编可以达到194人。主要火力有6挺大正十一年式6.5毫米轻机枪+6具八九式50毫米掷弹筒,另有2挺九二式7.7毫米重机枪用于守备(堡垒防御),一般从步兵大队下辖的机枪中队调拨下来的。日军步兵中队出动扫荡时,通常会留守一部分兵力(一个小队),不会全部出动,毕竟老巢也要留人防守。 需要注意的是鬼子扫荡时为了达到偷袭的目的,一般轻装出动,其携带的弹药并不多,也就是说持续作战能力并不强。

再看看“老八路”的情况,八路军即使是正规军武器装备也很差,一个步兵连100多人算是多的,轻机枪只有2~3挺(机枪型号比较杂,以捷克式为主),可能会有1具50毫米掷弹筒(自制或者缴获的战利品)。步枪的话就更杂了,汉阳造、中正式、三八大盖等都有。一个步兵连是无法跟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对抗的,对付日军一个步兵中队需要八路军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八路军一个步兵营有300~400人,接近10挺的轻机枪和数具50毫米掷弹筒,另有1~2挺7.92毫米重机枪。重机枪型号也比较杂,民二四式、三十节、九二式等等,有什么用什么。

抗战时期为什么鬼子怕老八路,不怕土八路

日军集结

最后说一下“土八路”的情况,以县大队为例。按照通常理解的编制规模,“县大队”相当于正规军的营级队伍。人数上倒是不少,几百人不成问题,但是普遍缺乏军事训练、军事素质较差。武器装备上冷兵器居多,步枪大多是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很多膛线都磨平了,子弹也很少。至于重机枪的话就别想了,轻机枪的话可能有几挺,歪把子为主。缴获到的好机枪,如捷克式需要上交主力部队,歪把子由于性能不佳,就留在地方部队了。

从三方情况对比可以看出,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在外出扫荡时,如果前方有八路军正规部队一个营的兵力埋伏,确实凶多吉少了。八路军通过提前埋伏打一个鬼子措手不及,先打掉鬼子的机枪兵、掷弹筒兵和指挥官,然后利用人数和火力优势重创日军不在话下,就看鬼子能逃出去多少了。但如果是双方打遭遇战的话,鬼子在有防备的情况下,其主要火力都可以发挥出来,利用军事素质高的优势还是能跟八路军打一打的,但任何一方想击败对方都不容易,双方死拼的话大概率两败俱伤。

但如果是县大队的话,就算县大队提前埋伏、打伏击也不可能重创鬼子。因为武器装备差太多了,人员军事素质也悬殊很大,鬼子被伏击后可以迅速反击,用火力压制县大队。面对日军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时,县大队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层层狙击、延缓日军行动,掩护根据地群众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