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艰难的一生》•序跋目录•1.险葬垃圾凼

作者:鹰眼观天1234

作者:连传浩。整理编辑:连忠卫。

前 言

东扯西拉的自言自语,如难启发别人,也可鞭策自己。

人,难免无艰难,但应该在战胜艰难中前进。

没有遇到过艰难的人,恐怕世上难找。

我认为,“万事如意”是虚幻致极的海市蜃楼,艰难才是人的奋斗的一生。婴儿一出生,为什么要哭?照道理,痛苦的应该是母亲,而婴儿本身应该是没什么痛苦。哭的原因,大概是凭感觉,这个世界上没有在母体内舒服罢了。看来,人一出生,面临的就是艰难。

即使条件再好,再富有的家庭,也有艰难。而一般的家庭,贫困的家庭,艰难就更多了。既然艰难不可回避,那只好去面对它了。

有的人面对艰难,是凭借的客观条件去战胜,得了重病,有亲人、亲戚等,可以用金钱帮他挽救或延续生命;读书上大学,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有车子接送,有专人侍候等等。

有的人面对艰难,是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拼搏,例如村里徐焱松老人,八十多岁了,还自己种田、种菜、养鸡,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自己用板车拖煤卖。他这样拼搏,既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自己手上还有一笔可观的结余,他如此的艰难拼搏,赢得了子孙的孝敬,赢得了他人的尊敬,赢得了自己的愉悦,这不是我刚刚六十岁的人活生生的好榜样吗?

困难,就像音符,强者把它奏成凯歌,弱者把他奏成哀曲;困难,就像石头,强者用它垫脚,弱者被它绊脚;困难,就像大河,强者横渡而过,弱者望河兴叹;困难,就像标点,延伸着强者的奋斗诗篇;困难,就像大海,强者才能得到海底的珍珠。

害怕困难的人,就像没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害怕困难的人,就像菜中忘了给盐,淡而无味;害怕困难的人,是双手插在口袋里,想攀上高峰;害怕困难的人,总喜欢把彩虹当桥梁;害怕困难的人,总想把蓝图当成废纸;害怕困难的人,总想用江风来改变江水的流向;害怕困难的人,总是把黎明当成黄昏。

再大的困难,就像再黑的夜一样,阻挡不住声音的传播;再大的风,也吹不灭太阳的光辉。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能战胜困难,而是在不断的磨练中形成的。

面世的流传的文学作品,艺术娴熟,文章精练。我人到老年,写的自传,是给自己看的,以防老年变节,笔墨间要讲究的只能是真实自然的了。

做人没有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目 录

1.险葬垃圾凼

2.桌子脚朝天

3.头上一个包

4.祖母的眼泪

5.给父亲祭饭

6.这伢病苕了

7.莫丢五屉柜

8.哥俩一生好

9.外婆左右难

10.母亲暗自悲

11.祖母来看我

12.十岁没做成

13.小学就大干

14.中学放卫星

15.总是谈吃的

16.包菜祭祖母

17.读劳动之书

18.回家务农去

19.劳动中读书

20.劳动中讲书

21.劳动中“吃亏”

22.劳动中拼命

23.二十岁“而立”

24.共省一厘钱

25.同挑千里担

26.排演《三世仇》

27.分谷起风波

28.来了巡视组

29.当掏粪“工人”

30.去汉阳做砖

31.连忠卫出生

32.转院到儿童

33.开刀到同济

34.到油厂炒籽

35.去青山砖厂

36.借钱买猪圈

37.分家不分心

38.穷兄结穷弟

39.东西湖扛包

40.勉人与自勉

41.做汉北水利

42.年是容易过

43.连忠方出生

44.往外婆家送

45.向外婆家要

46.新骆驼祥子

47.黄陂筛煤渣

48.帮伯父做屋

49.喂鸡喂猪难

50.南瓜咸菜酒

51.七二年二月

52.一到校就忙

53.大批判开路

54.上山打虎易

55.大学生难教

56.大学生难舍

57.暑假教师会

58.合校起风波

59.反修突击队

60.社会大课堂

61.为做屋烧砖

62.帮清浩做屋

63.挖树蔸卖钱

64.七六年做屋

65.勤工俭学难

66.屋是无底洞

67.穷鬼当老大

68.难念自己经

69.百里板车商

70.水里淘金难

71.挤过独木桥

72.要结好人缘

73.关爱胜严厉

74.穷教师互助

75.向明胜学习

76.金元是好人

77.志强和瑞祥

78.师生家长情

79.上建筑工地

80.这也叫学校

81.再才伸了头

82.面对差生

《艰难的一生》•序跋目录•1.险葬垃圾凼

说明

年轻人喜欢跟年轻人谈,年老人喜欢跟年老人谈,可跟自己的儿孙谈家庭,谈人生,我却总有点不大习惯。一是都在忙学习,忙生产,忙工作,忙生活。

二是对谈的话题受时代影响,各有所见。谈得不好,轻则儿孙装听,重则引起不快。

于是,我自己跟自己用笔谈,大家高兴就看,不高兴就不看。说错了的,不会有谁去照着干,不会造成分文的经济损失;说对了的,引起共鸣,作点参考,起码无害。

人的一生,有富有穷。有的人留给子孙的东西很多,但子孙还觉得很少;有的人留给子孙的很少,但子孙觉得很多。人老了,就由一个创造者变成了一个消费者,有些自己还想干的事情,却再无能为力了,总爱找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遗产留多了,

虽觉得自己艰难的一生值得,问心无愧,但又怕由富变奢,出败家子。遗产留少了,觉得自己白白的艰难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得做,还是心想事未成,拖累子孙受罪,对不起子孙,死不甘心。难怪林则徐说,子胜过父,要钱何用,子不如父,要钱何用。

因此,我用谈家常的形式写自传体《艰难的一生》,并非是企图没钱就留点“精神财富”,在子孙面前指手画脚,要他们如何如何。只不过是想让他们在高兴或烦恼的时候,看一下调节心情,去更好地打发光阴。

人活在世上,做死了就是吃穿二字,有的人觉得太不值。于是就有人吸烟、喝酒、赌钱,甚至做更出格的事,这一失了度,就容易葬送人,我不喜欢这样。

我老了,退休了,玩不住,又来找事做,还有多的时间,怎么办?我觉得每天跟自己聊一聊,起码觉得时间好过一些,这就是我写自传的初衷。

《艰难的一生》,是我自己跟自己以谈家常的形式,当然还是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看到,所以写作全部用口语化的语言,自说自应,力求让人看的时候,不花精力去推敲,一看就懂。

我认为,那些德才兼备,有良知而著书立说的人,从内心上还是为了推动社会,推动国家的进步,也让看了他们的书或文章的人德才兼备,从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而我没那么高的姿态,也没有著书立说的内外条件。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了三四十年书的语文中学教师,一个愧对子孙的普通家长,写点东西,不说让家庭对国对民作多大的贡献,只想让家庭安定、团结、有所发展,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麻烦,就是我艰难的一生中的万幸了。

——起笔于甲申年农历五月初六(我 60 岁生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流芳学校三店百花新村的租房内。

2004 年 6 月 23 日晚 连传浩

《艰难的一生》•序跋目录•1.险葬垃圾凼

1.险葬垃圾凼

“上海好赚钱,一去三五年,心想回家来,没有盘缠钱”。这是旧社会跑上海的人的共同说法,我父亲也是一去几年没回,母亲就带着四岁的我去了上海。

听母亲说,我出生后(1944 年),日本人的飞机炸汉口。是父亲用衣兜兜着我,躬着腰,用身子“挡”着横飞的炸弹,穿过街上横七竖八的尸体,躲过了鬼子的轰炸,一家人就从汉口跑回到连岗家中的。

父亲被那次轰炸后的死里逃生吓破了胆,就再不愿将我母子带在身边,为了养家糊口,只身去了上海。

这次母亲带我去上海(1948 年),是家中穷得无法生活下去,母亲就托人带口信,求人写信,父亲才同意我们去的。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在上海干什么,上海的“家”是怎样的,甚至父亲在上海的外貌,都没有半点印象,而唯一的一件事,我到现在六十岁了,仍记得清清楚楚,那就是我在一个又黑又臭的水凼之中的挣扎。

当时的水凼表面看不到一点水,全是腐烂了的和新鲜的蚕豆壳子,我掉在水凼中,只有头和手在蚕豆壳子上面,站在凼边的人是用长竹竿前面套着绳子把我拉起来的。

凼边救我的有哪些人,父母是否在其中,我是怎样被他们拉起来的,我为什么会掉进臭水凼中,就一概不知了。

听母亲说,父亲是到了上海后,得了黄陂同乡会的人,介绍到上海一资本家的麺粉厂当会计。

父亲一辈没有姐妹,只有兄弟三人:伯父连延青、父亲连青云、叔父连幼青。

祖父去世很早,在我的记忆中,没见过祖父;祖母是 1960 年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去世的。

父亲一辈三兄弟中,可能是我父亲读的书要多一点。听塆里老人讲,我父亲曾帮塆里打官司跑过衙门,见过场面。

我也亲眼见过父亲帮塆里的二毛哥家中写过春联,但父亲不会种田,也从没听见祖母、伯父和塆里人谈父亲种田的事;而伯父却能文能武,除种田外,做圆木、做竹器,一年四季不闲;可叔父就不妙了,文武都不沾,年轻时在下新集住家,我既没见过三婶,叔父也无一男半女,后来支边,叔父将一条命丢在新疆去了。

记事后,我曾问母亲,我是怎么掉进上海的水凼中去的,母亲说我父亲在厂里很忙,母亲自己在帮人洗衣,我可能是肚子饿了,也可能是好吃,在蚕豆壳中找人家没有剥干净、漏掉了的蚕豆,就那样生吃。如果发现迟了,沉下去淹死了,上面又是浮满了蚕豆壳,真不知到哪里去找伢!

后来,很多儿时的小伙伴都羡慕我到过上海,殊不知我在上海捡垃圾吃,不知我险葬垃圾凼无处找尸。

到现在我还感到奇怪,为什么惟有此一瞬记得如此清楚,大概是人最怕的是死,死前留下的印象难忘,而这个印象就是:掉下去的危险和拉起来的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