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作者:圆明园遗址公园

松树历经千载而不凋,饱经风霜而不折,四时葱茏、苍劲挺拔,后世又不断吟咏、歌颂松树,赋予其坚贞顽强、蟠固不屈、傲骨峥嵘的气节,将之比于君子。而移植到庭院或制作成盆景的松树体量较小,所谓“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使人足不出户便可赏玩,如山水画一样。因此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常寄情于物,将其绘制。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中国盆景发展到清代已非常成熟,材料、形式与技术都大大超越了之前。南北方出现了多个园艺和花卉产地,尤其是气候适宜、经济繁荣的苏州、扬州、上海等地,盆景尤为普及,如徐扬《姑苏繁华图》、《乾隆南巡图之驻跸姑苏》中有“四时盆景、各色花草”店铺,有用船运输盆景,挑夫挑运、叫卖盆景,还有置于庭院、廊庑前的盆景,甚至船夫在船上养殖盆景。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乾隆南巡图 第六卷驻跸姑苏 局部

清 徐扬

大量名贵的盆景被作为贡品运到京师,被宫廷和达官显贵陈设和欣赏。高士奇记载了进御花木盆景的名目:“……南花园,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织造所进盆景,皆付浇灌培植……十一月进小盆景、松、竹……”可见宫廷盆景专人专地专管,技术成熟,且随早晚、时令更换盆景花木。

关于宫中盆松,康熙皇帝有《咏盆中松竹梅各一首》,而乾隆皇帝更为喜爱,有多首诗作歌咏,如《盆松》:“盆松才突尺,已具凌云姿。左携萼绿华,绰约聊相随。”《题盆中偃松树歌》言:“问年火劫为始终,问形势欲拿云空。春风秋月郁葱葱,梢为华盖身为龙。”诸诗都歌咏盆松的形态和生长、培植的不易,未有更多意涵。而传世精工写实的清宫绘画,为了解盆松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材料。

皇帝肖像画、行乐图

在诸帝肖像画或行乐图中,常有盆松陈设。如《胤禛行乐图》册中“书斋写经”一开,雍正皇帝身后左侧案几上有一盆松石,种植三株小松,高低错落,道曲与笔直皆具,形成优美动感的林冠线。类似的做法在《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即“十二美人图”之“烘炉观雪”一图中也有体现。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人绘 胤禛行乐图册 之“书斋写经”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人绘 胤禛十二美人图之烘炉观雪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观孔雀开屏》贴落正前方重檐攒尖亭的御座两侧,分别用花几陈设一松一柏和兰花盆景。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人绘乾隆观孔雀开屏贴落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仕女宫廷画

而描绘文人或仕女题材的宫廷绘画中的盆松,体现了精美的陈设和雅致的趣味。姚文瀚《摹宋人文会图》,石盆中绘一株附石老松,桩空而枝叶繁茂,若老树逢春。孙祜等合绘的《十八学士图》卷中出现了丛林式盆松,六株松树统一组合而富有变化,如山野丛林之景。徐扬《载梅图》绘文士月夜泛舟而归,舟载梅、兰、松盆景五盆,盆植随舟而行,随时欣赏,别具风雅。丁观鹏《宫妃话宠图》的庭院中除两盆大型兰花盆景外,还有一方松石盆景,松树蟠干苍老,配石奇特,工艺造型水平很高。陈枚《月曼清游图》册“赏菊”一开中的松石盆景松树斜干,所配山石耸立,二者形成对比与平衡之感。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姚文瀚 摹宋人文会图卷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孙祜等合绘 十八学士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徐扬 载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之“赏菊”

故宫博物院藏

宫廷重大庆典、仪式

在一些宫廷重大庆典或仪式中,也用盆松陈设。如姚文瀚《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绘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为崇庆皇太后在慈宁宫祝寿的场景。殿中摆满各式盆景,而靠近太后与皇帝处对置一松一柏,显然有松柏常青的祝寿寓意。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 姚文瀚 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贴落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平定台湾战图》册之“清音阁凯宴将士”,绘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款待平台有功的将领,在盘坐的皇帝和觐见的将领之间,整齐排列摆放有两盆蟠干松石盆景和两盆佛手柑盆景。类似盆景在《平定安南战图》册之“阮光显入觐赐宴图”中也有表现。可见这些盆景是在遇到重大仪式活动中专门放置的,既可增加雅致氛围,又起到分割庭院空间、确定主次位置的作用。

清代宫廷画中的常客——盆松

清人绘 平定台湾战图册之“清音阁凯宴将士”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盆景并非有艺无学的简单技艺,而是深刻体现着中国独特的哲学和美学观念。盆景艺术先后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地,并在日本得到发展,如今已为全世界所喜爱。追溯作为盆景中最重要类别的盆松的历史和形象,可发现其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与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源于自然,但又经人为加工而成,迁想妙得,表现出追求天趣、生意、境界的创作原则。

[参考资料]

《植盆雅合作清供——画中的盆松》

车旭东

[编辑]

李 卓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