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包袱”变“财富”!锦屏县偶里乡闲置资产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作者:天眼新闻

“之前这里是村里的一处废弃仓库,用来堆放杂物。前段时间清理出来后请师傅打了四个大灶,现在已经进入偶里米酒的试酿阶段。”

近日,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偶里乡寨霞村酒厂,只见寨霞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云辉一边与驻村干部抬大米,一边乐呵呵地介绍道。

“包袱”变“财富”!锦屏县偶里乡闲置资产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酒厂内,一排新砌的四个大灶整齐排列,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旁边的电动蒸饭柜正噗呲噗呲地往外冒热气,酿酒师傅则在一旁清洗酿酒的木甑、酒坛等器具,忙碌的场景蔚为壮观。

偶里米酒纯正浓烈,其味香醇,在黔东南州附近县市享有盛名,但是酿造过程极为复杂,技艺要求高,一直以来难以形成规模产业,主要以群众自家酿造和零散销售为主。

对此,该合作社以“打造品牌,走进市场”为目标,铆足干劲,将偶里米酒食品化、市场化,用活废弃仓库,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同时,把牢产业发展关键,多产齐发,并盘活闲置的保鲜冷库及蔬菜分拣处理车间,将山泉水大米、魔芋、油菜、山茶油等产业作物安全存放,加快推动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护航村集体产业和村民增收。

“包袱”变“财富”!锦屏县偶里乡闲置资产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在寨霞村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只见配置有自动化青饲料打包机、青贮铡揉机、无尘饲料机等机组一应俱全,合作社员工正悉心地包谷秆、搬运草料、照料牛群等。

“用活废弃猪场,原址重建发展黄牛养殖产业,闲置资产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同时,也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一举多得。”据寨霞村第一书记杨胜权介绍,该基地曾是一座废弃养猪场,通过合作社投入资金改造扩建后,并已完成了第一批30头黄牛存栏的养殖,待全部完善后,可容纳300头黄牛存栏。

“包袱”变“财富”。寨霞村党支部还积极发挥带动作用,组织村干、驻村干部和网格员入户排查和宣传闲置农田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并与合作社携手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使撂荒、得到恢复和有效使用。

“今年,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00余亩。”据龙云辉介绍,2023年,该村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向村民流转土地80余亩用于种植大米、油菜,共产粮9.6万余斤、菜油2000余斤,为群众创收4.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包袱”变“财富”!锦屏县偶里乡闲置资产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废仓”酿米酒、“闲库”存作物、“弃场”养黄牛、“荒田”产粮油......如今,霞寨村产业风生水起。

这是偶里乡深化改革、主动作为,扎实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实现“双增收”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偶里乡通过“党建+”方式,建立“合作社+农户+帮扶+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下好“清家底”“明用途”“活资产”“增经济”四步棋,通过产业发展一批、集体经济使用一批,千方百计用闲置资产为村集体经济“造血”。

“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我们全力做到清点一批,盘活一批,将制约发展的‘资产包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源财富’。”偶里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徐德松表示,接下来,偶里乡将持续聚焦资产“最大化使用”,采用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紧盯发展主线,扎实推动“资产变资本、资产变资源、闲置变利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安永

通讯员 龙景桃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石含开

三审 熊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