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杨浦这座展馆,“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开课

作者:备忘录

有一段旋律,每天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响起,在中华儿女心中传唱不灭,那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的创作,见证了老一辈革命人对民族解放的无私奉献,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在历史的舞台、世界的舞台上,奏响着最强音。

近日,“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在国歌展示馆开启首讲,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指挥于海来到现场,以“最爱我们的国歌”为主题开讲。

在杨浦这座展馆,“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开课

“国歌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音乐经典……”

主讲人于海的艺术生涯,常与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相关: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国家庆典和重大外事活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人的赞扬。在系列大师课的首讲现场,他作为“为国而歌”大思政特聘讲师,从国歌的概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将大陆国歌及众多外国国歌的相关知识娓娓道来。

在杨浦这座展馆,“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开课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彼时,田汉以抗日救亡为主题,进行《风云儿女》的电影剧本创作,然而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歌词后,便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随后,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故事写成剧本,而聂耳则主动要求为该主题歌作曲。自此,一首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写就,彰显出中华民族刚强性格的同时,更传递着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杨浦这座展馆,“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开课

来自同济大学的大一学生郑忠卿,在台下听得认真。随着国歌的诞生历程在讲师口中缓缓呈现,她似乎置身于当年硝烟四起、拼搏奋战的历史之中,血脉喷张。“今天的大师课,让我对国歌背后的人、背后的事加深了了解,特别是田汉、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那段经历,让我特别感动。”

同样通过学校积极报名来参加首讲活动的,还有上海电力大学的大二学生王智斌。在他看来,大师课脉络清晰、叙事生动,是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当时通过学校渠道看到了这节课的预告,我特别感兴趣,第一时间就报名了。现在听下来,我觉得这种课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一种知识的普及,也鼓舞我们为国家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在杨浦这座展馆,“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系列大师课开课

红色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资源。当前,国家正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次大思政品牌项目建设,也旨在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随着“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项目在首讲活动中正式启动,后续,该项目将持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公开的大师思政课,激发更多人积极创新、为国图强的决心与力量。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