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作者:婧园历史说

公元1630年8月,大明朝京师北京城外,一场血腥残忍的处刑正在上演。堂堂辽东经略、督师三边、兵部尚书袁崇焕,身披枷锁,遭受着凌迟之刑的折磨。行刑者将他的皮肉一片片割下,而他仍然不断惨叫,直至最后一息尽止。据史书记载,当时百姓争相购买袁崇焕的肉,只为一尝复仇的快感。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然而,就在三年前,这位悲惨的将领还是明朝的保国名将,两度击溃清军于宁远,令建州女真闻风丧胆。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遭此惨剧?袁崇焕真的是罪有应得,还是被冤枉的?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袁崇焕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他早年博览兵书,励志报国,后来更是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正如史学家茅海建所评价的那样,袁崇焕是明朝后期军事人才凋零的背景下难得的将才,其军事指挥能力无人能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最终却死于非命。这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事实上,袁崇焕之所以惨遭凌迟,除了政治斗争的原因外,还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袁崇焕为人耿直,不善言辞,常常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他曾直言不讳地批评崇祯帝的决策,更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温体仁借机弹劾袁崇焕私通后金,激怒了多疑善变的崇祯帝。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而在皇太极偷袭北京之战中,袁崇焕又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让清军一度逼近北京城下。尽管最终击退了皇太极,袁崇焕却让满朝文武对他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再加上他擅自处死毛文龙等行为,更是让朝廷对他彻底失望。正如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言,袁崇焕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却缺乏政治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最终酿成大祸。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除此之外,袁崇焕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大喜功。他曾在朝堂之上信誓旦旦地向崇祯帝保证,只需给他五年时间和充足的军饷,就能收复全部辽东失地。这样夸下海口的承诺,不仅难以兑现,更让崇祯帝对他寄予厚望。而当袁崇焕最终未能实现诺言时,失望至极的崇祯帝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置他于死地了。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袁崇焕的功绩。正如明史专家谢国桢所指出的,袁崇焕在宁远、宁锦的大捷,是明军在后金战场上的转折点。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正如谢国桢进一步指出的那样,袁崇焕虽然军事才能超群,但在用人、待人等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他常常独断专行,引起属下和朝中大臣的不满。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总的来说,袁崇焕的悲剧,固然有他个人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的原因,但更多还是那个黑暗动荡年代的悲哀缩影。当时明王朝已经处于末世,吏治腐败,国力衰退,内忧外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袁崇焕这样的名将,也难逃厄运。

正如诗人王夫之所言:"天步艰难,时乖命蹇。早知烟花,晚见空城阙"。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那个动荡年代忠臣将领的不幸遭遇。而袁崇焕的悲剧人生,也正是明末诸多悲剧的一个缩影。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给袁崇焕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吧。我们不能因为其悲惨的结局,就否定他为国尽忠、为民奋战的赤诚之心。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袁崇焕的教训,无论是为将者还是为相者,在秉持正直品格、忠君爱国的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唯有德才兼备,方能成就一代伟业,青史留名。

明末大将袁崇焕,战功赫赫却死于凌迟,崇祯为何非要袁崇焕死?

我们缅怀袁崇焕,更要反思明末王朝的种种弊端。正如历史学家王春瑜所言,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统治基础的腐朽没落。而要避免悲剧重演,我们就必须汲取历史的教训,建设一个廉洁高效、军政兼修的现代政府。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光明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