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作者:小辣椒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大凉山,面临前有大渡河,后有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的困境。在这危急关头,刘伯承与当地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异姓兄弟,小叶丹不仅帮助红军安全通过,还誓死保护刘伯承赠与的红旗。然而,命运弄人,小叶丹英勇牺牲,刘伯承直到临终前都在寻找他的下落。这段跨越民族的革命情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刘伯承的一大遗憾又是什么?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一、刘伯承与小叶丹结拜

1935年5月,红军长征来到四川大凉山地区。此时的红军已经历经万水千山,但眼下的处境依然十分艰难。前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后有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红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刘伯承和聂荣臻两位将领接到命令,要带领先遣部队去探路开道。他们了解到,这一带是彝族聚居区,当地彝族对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仇视。究其原因,一是之前有奸商欺骗彝族同胞,以次充好,损害了彝族同胞的利益;二是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士兵经常欺负彝族百姓,抢劫财物,引起彝族同胞的反感和恐惧。

刘伯承深知,要安全通过彝族地区,必须先消除彝族同胞对红军的偏见。他派出一支小分队先行进入山区,并再三叮嘱战士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开枪,要以德服人,用实际行动让彝族同胞了解红军。

果不其然,小分队进山后遭到了彝族同胞的袭击,一些衣物和随身物品被抢走,但在刘伯承的命令下,战士们并未还手。这一幕让彝族同胞十分惊讶,他们发现这支队伍与以往的汉人部队大不相同。

消息传到了彝族首领小叶丹耳中。小叶丹是个年轻有为的首领,他受过教育,见多识广。他听说红军并未伤害彝族同胞,心中不禁动容。恰在此时,刘伯承派人前来与彝族接洽,希望得到彝族的谅解和帮助。

小叶丹决定给红军一个机会。他吩咐族人不要再袭击红军,并亲自接见了刘伯承的代表。随后几次接触中,小叶丹发现,红军待人真诚友善,他们不仅不歧视彝族同胞,在换粮食时也十分公道,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让彝族吃亏。红军的言行举止,让小叶丹确信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为了进一步了解红军的真实情况,小叶丹派心腹沙马尔格前去打探。沙马尔格精通汉语,在与肖华的交谈中,他了解到红军目前所处的艰难处境,也被红军为国为民的情怀所感动。回到寨子,沙马尔格将所见所闻禀告小叶丹,小叶丹听后十分感慨,决定亲自拜访刘伯承。

初次见面,小叶丹按照彝族礼节就要下跪行礼,刘伯承连忙将他扶起,真诚地说:"我们共产党人讲究人人平等,你我本就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大可不必多礼。"这番话让小叶丹倍感亲切,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平等对待。

在随后的促膝长谈中,刘伯承向小叶丹坦陈了红军的理想和追求,阐述了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为民解困的宗旨。小叶丹听得入迷,他意识到,如果跟随红军,彝族同胞就再也不用躲在大山深处,忍受欺凌了。

谈话的最后,小叶丹按照彝族习俗,与刘伯承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从此,刘伯承多了一位生死与共的彝族兄弟,而红军的行程也变得通畅无阻。临别时,刘伯承将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赠与小叶丹,以兹纪念。同时,他还留下一些武器弹药,让彝族同胞用来防身。

在小叶丹的护送下,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分别时,刘伯承与小叶丹约定,待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再相聚。谁知,这一别竟是永诀,从此天各一方。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二、小叶丹助红军渡河

刘伯承与小叶丹结拜为兄弟后,小叶丹信守承诺,带领族人全力协助红军渡过大渡河。他先是派人打探了官道上的情况,得知国民党军队在沿途布下重兵,伏击红军于山谷之中,而这些地方恰恰都是容易遭到伏击的险要之处。

了解敌情后,小叶丹当机立断,决定带领红军走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这条小路崎岖难行,寻常人根本不敢走,但胜在隐蔽,国民党军队不会想到红军会从这里通过。

临行前,小叶丹吩咐族人准备好干粮和向导,还特意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青年,让他们充当先锋官,开路护卫。一切准备就绪,小叶丹亲自来到红军大本营,向刘伯承汇报了路线情况。

红军将士们看到小叶丹的到来,无不兴奋不已。他们知道,有了彝族兄弟的帮助,这一仗就赢了一半。而小叶丹此番慷慨相助,更是让将士们对彝族同胞充满了感激之情。

出发那天,小叶丹和刘伯承并肩走在队伍最前面。小叶丹熟悉地形,对前路了如指掌,刘伯承则全权交由小叶丹指挥,自己则专心指挥部队行进。红军就这样在小叶丹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行军。

这条小路果然如小叶丹所说,崎岖难行。山路两旁荆棘丛生,锋利的刺划破了战士们的军装,扎进了皮肉里,鲜血直流。可战士们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继续前进。

行至半路,部队遇到了一个陡坡,坡面近乎垂直,人人爬在上面都像是在玩命。更要命的是,陡坡的上方不时有碎石滚落,稍有不慎就会被砸中。

眼看就要通过陡坡,意外突然发生了。一名女红军不慎踩空,摔了下去,在坡底痛苦地呻吟。情况危急,刘伯承二话不说,抄起背囊就要下去救人,却被小叶丹一把拦住。

"我去!"小叶丹向刘伯承使了个眼色,随即手脚并用,飞快地向陡坡下方爬去。他以惊人的速度滑到女战士身旁,背起她就要往上爬。

就在此时,头顶上方又是一阵乱石崩落,眼看就要砸到两人,千钧一发之际,小叶丹猛地把女战士推到一旁,自己则被砸中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襟。

刘伯承见状大惊,连忙招呼战士下去救援。所幸小叶丹只是皮肉伤,并无大碍。包扎完伤口,他拒绝了刘伯承让他休息的建议,执意要继续带路。

"革命路上容不得半点耽搁,区区皮肉之苦算得了什么。"小叶丹坚定地说。

刘伯承见状,心中既是感动,又是敬佩。他知道,小叶丹虽然只是一个彝族首领,但他的勇气和担当,却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在小叶丹的带领下,红军终于渡过了大渡河,成功甩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临别之际,刘伯承特意将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赠与小叶丹,以兹纪念。

"这面红旗就是我们友谊的见证,希望你好好保存,他日革命胜利,我们还要再相见!"刘伯承动情地说。

小叶丹郑重地接过红旗,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这面红旗不仅仅是一件信物,更是刘伯承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面红旗,直到刘伯承回来的那一天。

就这样,红军在小叶丹的助力下,渡过了大渡河这一险关,继续踏上了革命征程。而小叶丹,也开始在彝族地区传播革命的火种,带领族人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三、小叶丹英勇牺牲

红军在小叶丹的帮助下顺利渡过大渡河,继续向北推进。然而,小叶丹却没能等到刘伯承凯旋归来的那一天。

刘伯承离开后,小叶丹并没有就此安于现状。在与刘伯承的交谈中,他已经认识到,只有跟随共产党,彝族同胞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开始在族人中宣传革命道理,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反抗国民党的压迫。

小叶丹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国民党军队得知是小叶丹帮助红军渡河,又见他在族人中煽动革命,勃然大怒,认定小叶丹是个危险分子,必须铲除。

1942年6月,国民党军队集结兵力,对小叶丹的寨子发动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小叶丹没有丝毫畏惧,他组织族人奋起反抗,誓与寨子共存亡。

战斗异常惨烈,彝族同胞们用最原始的武器与国民党军队展开肉搏,小叶丹更是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然而,寡不敌众,寨子终究被攻陷,小叶丹也身负重伤,被俘虏。

国民党军官见到小叶丹,冷笑着问道:"听说刘伯承临走时送了你一面红旗,只要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小叶丹面不改色,昂首道:"那是刘司令员与我结盟的信物,岂能交给你们!我小叶丹宁可死,也不会屈服!"

军官见状大怒,当即下令处决小叶丹。行刑前,小叶丹并没有流露丝毫惧色,他凝视着远方,坚定地说:"我相信,刘司令员一定会带着红军回来,解放我们彝族同胞!我的死不会白费,革命一定会胜利!"

话音未落,刽子手的刀已经落下,小叶丹倒在了血泊中,时年仅28岁。他用自己的鲜血,践行了与刘伯承的誓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背叛革命。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小叶丹壮烈牺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凉山,数万名彝族同胞自发赶来参加他的葬礼。人们含泪将小叶丹入殓,埋葬在寨子外的山坡上。

小叶丹的牺牲,并没有吓倒彝族同胞,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反抗热情。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们视小叶丹为楷模,发誓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小叶丹虽死犹生,英雄精神永不灭!"人们这样评价小叶丹。他虽然离世,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彝族同胞的心中,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力量源泉。

小叶丹走了,但他点燃的革命火种并没有熄灭。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走上了革命道路,投身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去。

西康、西藏等地的藏族同胞,在小叶丹事迹的鼓舞下,组建了自己的游击队,配合红军开展斗争;青海的土族、撒拉族同胞则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红军筹集物资,充当向导;新疆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同胞更是直接参军入伍,与红军并肩战斗……

小叶丹用生命点燃的这把火,照亮了各民族同胞前进的道路。人们认识到,只有跟随共产党,才是通向光明的唯一出路。正是无数像小叶丹一样的民族英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有了今天各民族手足相亲、共享太平的大好局面。

小叶丹虽然牺牲,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每年清明,大凉山的彝族同胞都会自发来到小叶丹的墓前,敬献哈达,缅怀这位民族英雄。

人们常说,小叶丹是大凉山的一座丰碑,矗立在群山之巅,昭示着彝汉情深;小叶丹更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彝族人民从革命走向建设,从贫穷走向小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闭塞贫瘠的大凉山,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四通八达,学校鳞次栉比,彝族同胞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这一切,都凝聚着小叶丹的心血和牺牲。

每当人们回想起小叶丹的事迹,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是啊,正是无数像小叶丹一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让革命先烈们的理想在我们手中开花结果。

四、刘伯承寻找小叶丹家人

1950年,小叶丹的遗孀倮伍乌吉嫫终于等到了四川解放的消息。她小心翼翼地从百褶裙里取出那面珍藏多年的红旗,双手颤抖着将它交到当地政府的手中。倮伍乌吉嫫知道,丈夫生前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这面象征着革命情谊的红旗,也终于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刘伯承得知这一切后,悲痛万分。他这才知道,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彝族青年,竟已经英勇牺牲多年。刘伯承痛惜地说:"如果没有小叶丹的帮助,红军很可能重蹈石达开的覆辙。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他!"

刘伯承随即派人四处打听小叶丹家人的下落,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帮助他们安置生活。然而,此时倮伍乌吉嫫已经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大山深处,她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丈夫的遗愿,不想再给刘伯承添麻烦。

长征时,刘伯承与大凉山彝族首领结拜,此事为何成了刘帅一大遗憾

刘伯承的人找遍了大凉山,却始终没有倮伍乌吉嫫的消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并没有让刘伯承气馁。在他看来,小叶丹不仅是自己的结拜兄弟,更是革命先烈,照顾好他的家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岁月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刘伯承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派人去大凉山打听消息,哪怕只有一点风声,他也要追查到底。然而,每一次的努力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1986年,刘伯承已经是耄耋之年,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躺在病床上,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已经虚弱得不像话,但提起小叶丹,他仍然神采奕奕。刘伯承拉着儿女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可能没机会亲自去找小叶丹的家人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找到他们,告诉他们,刘伯承没有忘记当年的约定!"

刘伯承去世后,他的子女牢记父亲的嘱托,继续寻找小叶丹的下落。他们辗转联系了大凉山的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然而每一次都只能得到"查无此人"的答复。眼看着希望越来越渺茫,刘伯承的子女们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转机出现在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叶丹的孙子果基阿合在外地打工时,无意中听人提起了当年"彝海结盟"的事情。他这才知道,当年外公和一位共产党将领有过这样一段佳话。回到家乡,果基阿合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大家这才意识到,原来外公生前结交的那位刘司令员,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刘伯承元帅!

消息很快传到了刘伯承子女的耳朵里。他们欣喜若狂,立即派人前往大凉山,在果基阿合的引领下,终于见到了倮伍乌吉嫫。老人家见到刘伯承的子女,激动得老泪纵横。她拉着他们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当年的事情,诉说着小叶丹对刘伯承的思念。

原来,小叶丹牺牲后,倮伍乌吉嫫独自抚养几个孩子,生活十分艰辛。孩子们长大后,也都因为生活所迫,很早就外出打工。这些年来,倮伍乌吉嫫一直在等待刘伯承的消息,她相信丈夫的结拜兄弟一定不会食言。然而,刘伯承派出的人却始终没能找到这个小山村。现在看到刘伯承子女的到来,倮伍乌吉嫫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刘伯承的子女见到倮伍乌吉嫫,也是百感交集。他们代父亲向老人家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愧疚于让他们母子等待了这么多年。同时,他们也向倮伍乌吉嫫表达了刘伯承生前的心愿,希望接他们去北京生活。

倮伍乌吉嫫听后连连摆手,她说自己已经老了,离不开这片土地。不过,她希望刘伯承的子女能帮助自己的孙子完成学业,她知道,这是小叶丹生前最大的心愿。

刘伯承的长子刘太行当即表示,一定会帮助小叶丹的后代读书,并且以后也会经常来看望老人家。就这样,在刘氏子女的资助下,小叶丹的几个孙子先后来到北京,进入大学深造。

从此,两家人的来往更加频繁了。刘氏子女每年都会到大凉山看望倮伍乌吉嫫,带去北京的特产,询问老人家的生活起居。老人家每次见到他们,都会絮絮叨叨地说起小叶丹和刘伯承的故事,眼角湿润,满是怀念。

尽管小叶丹和刘伯承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情谊却在两家人的交往中得到了延续。小叶丹的后代在刘氏子女的帮助下,一个个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他们发誓要像外公那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也成为了代代相传的佳话。人们常说,小叶丹和刘伯承的友谊,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是红军将士与少数民族同胞血浓于水的见证。每每听到这个故事,大家都会为之动容和敬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硝烟散尽,曾经的苦难不再。在今天的大凉山,彝族同胞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这一切,都凝结着小叶丹、刘伯承等革命先烈的心血和牺牲。我们一定要铭记他们的功绩,学习他们的精神,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