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作者:南方周末

本期主持: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点评嘉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 孙文竹

中国军事专家 张学峰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 李兴刚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震

防务

▶ 首次举行三边峰会,美日菲为何频繁勾连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1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从左至右)在华盛顿白宫举行三方峰会前合影。(视觉中国/图)

2024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菲律宾领导人首次举行三边峰会。美媒报道称,会谈的中心议题是“针对中国集体展示三方海上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上个月的3月2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以《为应对与中国的战争,海军陆战队正在调整作战方式》为题,披露了美军以“打击中国”为目标新组建的“濒海团”的备战内容。

4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域外国家,在南海不断拼凑小圈子,以合作为名搞对抗,以和平为名“秀肌肉”,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霸权行径。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不会影响中国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文竹:

大国竞争背景下,在美国主导的“印太”“小多边”安全合作架构下,美日菲三方安全合作近期表现较为突出。美国寻求整合盟友资源遏制中国,以维系自身霸权;日本期待借助盟友体系力量提升国际地位,成为真正的“政治大国”;菲律宾希望抓住机遇为经济和军事发展争取外部支持,谋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航行自由”“自由开放的印太”等所谓“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美日菲推动常态化军事联合演习,提升联合海上警戒监视能力,并呈现“泛安全化”趋势,探索将安全合作拓展到经济、科技等领域。

鉴于美日菲之间围绕战略目标与成本分担方式的分歧,以及各自存在的内部制约因素,短期内三国难以形成正式的安全同盟。

中国军事专家 张学峰:

目前,菲律宾希望拉拢更多的域外大国为自己在南海的一些举动撑腰,而重视拼凑“小圈子”“小集团”的美国也乐见日本和澳大利亚介入南海。

菲律宾这是狐假虎威,美国自己感觉给菲律宾底气没那么足,所以拉拢域外国家给撑场面。

纵然美日的绑定更加紧密,但是如果未来日本甘愿作为美国攻击中国的跳板,或者“后方基地”。日本必然会引火烧身。美国却可以跳出第一岛链,隔岸观火。而菲律宾对于美国的利益和在美国外教版图中的地位远不及日本。虽然现在美国时不时给菲律宾打气、撑腰,但是如果美国要抛弃一岛链的某个盟友,那么菲律宾将是第一人选。

可见,这两个国家资源甚至主动成为美国“反华战车”的一员,是极为不理智的。

▶ 突然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以色列在打什么算盘?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当地时间2024年4月9日,在以色列撤军后,一些巴勒斯坦居民开始返回满目疮痍的家园。(视觉中国/图)

以色列国防军在包括汗尤尼斯在内的加沙地带南部连续进行4个月的战斗之后,于4月7日撤出了大部分的地面部队。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被撤离的是此前已在汗尤尼斯地区作战4个月的以军第98师,留下的是“纳哈尔旅”。报道称,“纳哈尔旅”留下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所谓的‘内扎里姆走廊’,阻止加沙民众返回加沙地带北部地区”。该“走廊”由以色列单方面划定,横穿加沙地带,以色列计划用这个“走廊”将整个加沙北部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

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6日公布的数据,自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巴勒斯坦方面33137人死亡、75815人受伤。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 李兴刚:

事实上,从2024年1月起,以色列已经在逐步削减在加沙的军事力量,移防至诸如以色列北部等其它可能的冲突方向,撤军行动原本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现在突然加速,与这几天地区局势的恶化有关。这次的大规模撤军,主要还是因应来自伊朗的可能的报复性行动。

尽管驱逐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但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企图,因为这么做会导致以色列及其背后的美国面临难以承受的国际舆论压力和道德谴责。

加之以色列面临伊朗可能的报复,将军事力量移防至以色列境内,一方面降低被直接报复性打击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因应更危险的挑战。

伊朗可能的报复力度和方式、以色列国内政治情势的发展,均会影响巴以冲突接下来的走向。一方面,以色列国内对人质安全越来越高涨的担忧,会推动以政府寻求非冲突方式的解决路径;另一方面,对拉法的地面进攻,事实上已经不大可能真的发生了。

巴以冲突在伊朗可能的报复行动之后,逐渐降级是一个相对高概率的可能走向。

▶ 美国为何向乌克兰提供“缴获”的伊朗武器?

美国中央司令部4月9日表示,美国政府4日向乌克兰提供了一批“缴获”自伊朗军队的武器。

中央司令部当天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声明称,此次援乌的武器包括自动步枪、机枪、狙击步枪和反坦克武器,数量超过5000件,另有超过50万发子弹。这些武器足够装备乌军一个使用轻型武器的作战旅。

声明说,隶属中央司令部的美海军部队及美国“伙伴”国家的海军部队于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间从4艘无国籍船只上“缴获”了上述武器,当时这些武器正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输送给也门胡塞武装,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2216号决议。2023年12月1日,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司法部针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民事没收索赔”,取得了这批武器的所有权。

当前,美国政府因援乌经费耗尽而无力向乌克兰提供额外武器援助,而白宫向国会申请的约600亿美元援乌资金因共和党人阻挠迟迟得不到批准。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用原本属于伊朗的武器援助乌克兰,被解读为受到掣肘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震: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所谓“缴获”伊朗的武器,还是在打心理战,想给对手难堪。在绝对损害美国利益的红海危机中,伊朗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已经不是秘密。而巴以冲突是造成红海危机的根源,且与俄乌冲突存在关联关系。以美乌和以色列为一方,以俄伊加上胡塞武装为另一方的对抗格局已经形成,美国此举既是为了增强乌克兰的实力,也是在向伊朗和俄罗斯传递信号,那就是美国海军依然是有效的干预力量,可以切断敌对方的海上航线。这种信号甚至有向中国传递的迹象。

这种形势是出于当前态势考虑后的必然之举。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实际上美国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先是在中东的战略棋子以色列几乎一夜之间丧失了其战略威慑能力;紧接着红海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的海军优势及其海洋霸权遭到冲击,更使其海权合作战略遭受严重挫折。美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势下急需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并改善境况。

突发

▶ 哈马斯领导人多名亲属在以军空袭中身亡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图为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的三个儿子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时乘坐的汽车。此次袭击发生之际,旨在停火和人质释放协议的开罗谈判仍在拖延,没有取得突破的迹象。(视觉中国/图)

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4月10日晚发表联合声明称,以空军当天对加沙地带中部展开空袭,打死3名哈马斯武装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小队指挥官。这3人随后被确认是哈尼亚的儿子。

哈马斯媒体办公室同一天发表的声明称,以军当天空袭加沙城沙提难民营,造成至少5人死亡。其中3人为哈尼亚的儿子,另外2人为哈尼亚的孙子孙女。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对这次空袭事先均不知情,这次空袭可能会对正在进行中的加沙停火谈判产生负面影响。

而哈尼亚当天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以色列打死其多名亲属不会使哈马斯在加沙停火谈判中作出让步。

在这次空袭造成哈马斯领导人的亲属遇难的前一天,哈马斯表示该组织有意达成协议,但以方立场“顽固”,没有满足巴方任何要求。哈马斯会继续研究最新提议,而后回复斡旋方埃及和卡塔尔。

哈马斯先前多次指出,放人的前提是以军永久停战、撤出加沙、允许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而以色列只同意短期停火,誓言不彻底清除哈马斯不罢休,停火结束后会继续攻打加沙。

▶ 边境重镇失守 约200名缅甸军人逃到泰国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2日,来自缅甸的卡车停在泰缅友谊桥泰国一侧。(视觉中国/图)

“缅甸民族团结政府”联军向边境重镇妙瓦底发动激烈攻势数天后,4月11日占领了缅甸军方在妙瓦底的最后一个军事设施,约200名缅甸军人撤退至通往泰国的一座桥梁上,“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宣布拿下妙瓦底的控制权。

“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发言人觉佐表示,缅甸东部克伦邦的克伦民族联盟(简称克民盟)部队11日占领了妙瓦底剩余的军事基地。他补充说:“这是我们的关键胜利,因为妙瓦底是军政府的重要边境城镇,是边境贸易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自2021年军政府推翻民选政府以来,缅甸冲突不断。“缅甸民族团结政府”组织早前与缅军激战数日后,7日夺得妙瓦底的七个军营和一个政府指挥中心,并缴获军队撤退时留下的大量武器,数百名军人投降。

泰国城镇湄索所在地达省移民官员表示,湄索一直都开放让缅甸平民自由进出,以前每天大约是2000人次从妙瓦底进入湄索,最近3天内,每天大约有4000人从那里进入泰国。

泰国外长表示,泰国对于缅甸目前的内战各方保持中立态度,并有能力收容大约10万名缅甸难民。

▶ 韩国溺水幼童遭11家医院拒收后死亡,舆论哗然

日前,韩国忠清北道一名2岁的女童溺水后辗转多家医院遭拒收,最终不幸离世。

这名幼童3月30日掉进一米深的水沟,被父亲救起时心脏处于骤停状态。女童在被紧急送往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后,心跳恢复正常。医院认为需要将其转至大型医院进行紧急手术,因此向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和首都圈的11家医院提出转院要求。然而,这些医院都以“人力不足”“病床不足”等理由拒绝接收儿童重症患者。不久后,女童再次心脏骤停,并被宣布死亡。

近期,韩国医疗界集体辞职事件仍在持续,由此引发的患者死亡案例受到韩媒关注。这些细节一经披露,便引发舆论哗然。

韩国“NEWSIS”新闻网9日报道称,韩国总理韩德洙当天就这起事件表示,“此事把大韩民国面临的必要医疗和地方医疗系统崩溃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悲剧,我们正着手进行医疗改革”。

时值韩国举行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医政矛盾的讨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韩国MBN电视台称,此次选举可能会成为政府与医疗界对峙的“拐点”,选举结果将影响医改走向。

▶ 签一次可玩6个国家?泰国拟牵头做东南亚“申根签”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2024年4月11日,泰国曼谷,表演者骑自行车,迎接泼水节到来。(视觉中国/图)

近期在提振旅游业方面频频出招的泰国,正在推动一项类似于欧洲申根签证的东南亚六国联合签证计划。

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将泰国从区域旅游业中心升级成为航空、物流枢纽,近几个月来赛塔与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各方讨论了类似于申根签证的设想。东南亚版申根签证的核心作用,将是允许持有人在六国自由旅行。

推出联合单一签证,最大的利好在于旅游者可能会在当地停留更多时间,同样也会消费更多。泰国酒店协会前主席乐观地表示,共同签证可能会让一些长期旅行者更容易决定来访。同时她也建议将这项签证有效期延长至90天,而不是现在常见的30天。

不过,考虑到组成欧洲申根签证的国家大多数来自于欧盟,因此各国之间能够达成统一的入境和短期停留政策。所以对于泰国而言,要在东南亚复制这种体系,也要面临本土化的烦恼。

政坛

▶ 韩国国务总理等多名政府高官同时请辞

各有“算盘”:美日菲举行三边峰会,以色列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丨知世分子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1日,韩国首尔,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出席国务会议,并就国会选举结果发言。(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1日,韩国总统秘书室室长李官燮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对于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第22届国会选举中惨败的结果,总统尹锡悦表示,“将虚心接受国会议员选举中体现的民意,并将为推进政策改革、稳定经济和民生竭尽全力”。李官燮还称,包括他本人和总统政策室长成太胤在内的总统办公室首席秘书官级别以上的官员当日都向尹锡悦请辞,对国会选举结果负责。此外,国务总理韩德洙当天也向总统提交了辞呈。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韩东勛11日上午发表讲话,针对在刚刚结束的韩国新一届国会换届选举中执政党惨败,韩东勛表示将承担所有败选责任,深深道歉以及反省,并宣布辞去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一职。韩东勛对当选国会议员表示祝贺,并称希望继续推动政治改革。

在10日举行的韩国第22届国会选举中,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赢得175个席位,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获得108个议席。

▶ 欧洲六国签署《北海安全公约》,确保相关设施安全

2024年4月8日晚间,比利时、荷兰、德国、英国、丹麦和挪威六国签署了新的《北海安全公约》。根据此公约,六国将投入大量资金并开展合作,以确保北海的电信和电力电缆以及天然气和石油设施的安全。

六国联合新闻报道称,这将在与北约和欧盟的密切合作下进行。此外,比利时将投资100万欧元,建设安全通信平台,以帮助各国开展合作。该平台被命名为“北海豹”,通过该平台,六个国家将能够交换有关可能影响北海基础设施(例如天然气管道)安全的可疑事件的信息。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责编 姚忆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