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作者:齐医生言犹在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并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人们不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到家长要了解的信息,也可躺在床上购物,买到自己在线下实体店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的东西,可以说是相当方便了。

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开始引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让自己成功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多的产能。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而对于政府以及公安部门来说,大数据技术给他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能够更快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网络色情。

随着网络色情的泛滥,不仅成年人备受影响,很多未成年人也受到了荼毒,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便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扫黄”。

大数据有着极强的监控能力,所以用它来进行网络“扫黄”,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而在这样的先进技术面前,所有的涉黄行为也都无所遁形了,看看以下特征有没有“中招”?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一、什么是大数据扫黄

网络就就像是太平洋,一眼望不到边际,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更是多如牛毛。

单靠原有的互联网技术,并不能及时去分辨和查找,更别说对信息进行快速的采集和分析了。

如果真要这么做,那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势必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为了解决海量数据采集及分析难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大数据扫黄实际上就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上查找色情信息以及行为,并对其进行监控和打击,以保证互联网绿色干净。

每个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都会有相应的操作,包括关键词的搜索、网站的浏览等,这些都可以为大数据扫黄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监控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涉黄行为,及时进行提醒。

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则可以保留证据,帮助执法部门进行更进一步的清理。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有些人不明白,大数据扫黄怎么能知道个人的行为喜好呢?这个其实很好解释。

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都会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用户的上网习惯和喜好,进而在短时间内向他们推荐相关的信息,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盈利。

相信大家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刚刚在电脑上搜索过某一件衣服的信息,下一秒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便开始不断推荐类似的衣服信息。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不少用户都觉得,自己好像是被这些电子产品给监控了。

这样说其实也没错,因为我们在互联网上的任何行为都能够被大数据给捕捉。

大数据扫黄利用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各种先进的技术来分类互联网上的数据,同时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风险,找到可疑的用户后反馈给相关部门。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网络虽然浩大,但是大数据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所以它能覆盖所有的角落。

不管是浏览网站,还是开直播,亦或是在社交平台上聊天中,都会受到大数据的监控,同时还能够实现全时段监测,保证不会有漏网之鱼。

与传统的人工扫黄相比,效率大幅度提升,准确率也令人刮目相看。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二、涉黄的特征

此前多年,大陆一直都在严打涉黄的行为。

随着发现的涉黄行为越来越多,各个方面的监管力度也是进一步加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可是却因为受到了互联网黄色信息的影响,使得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犯罪的概率也大幅度提升。

通过大数据扫黄,及时清除互联网上的黄色信息,严厉打击涉黄行为,可以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除此之外,通过大数据扫黄,还可以减少性交易、拐卖以及强奸等犯罪事件的发生率。

互联网普及之后,各种涉黄行为也是肆意增长,因此导致的不良事件越来越多,例如性交易、拐卖以及强奸等。

妇女和儿童是受害最大的群体,而且对社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只有严厉打击才能杜绝这问题。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那么,究竟是哪些特征会涉黄呢?

1、经常浏览黄色网站

生活中可能人都会在闲暇之余去浏览黄色网站,这些网站上通常有大量的黄色信息,这种行为很容易被大数据捕捉到,从而实施监控。

虽然我们可以删除浏览记录,甚至设置成无痕浏览,不过,这些都没有用,逃不过大数据的眼睛。

若是浏览黄色网站的次数过多,频率过高,大数据收集的信息便会反馈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也会对你实施监控。

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比如在网上传播黄色视频,甚至进行相关的交易,会立即被发现,从而受到处罚。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2、传播黄色信息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日常通信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等社交软件沟通情感,传递一些信息。

但是同时这也给一些人传播黄色信息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他们会在这些社交软件上发布淫秽视频、图片或者文字,以便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不会自己主动去发布这一些黄色信息,但是当看到别人发布了之后,便选择转发或者是分享,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随着大数据扫黄力度的增强,这些不良行为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轻者要接受批评教育以及罚款处罚,重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3、与涉黄用户有较多互动

有一些用户因为涉黄行为过多,已经被精准锁定,如果你在网络上和这些用户存在较多的互动,包括聊天、互相传送文件等,都会成为大数据监控的对象。

4、购买非法服务

如果在互联网上购买了与色情、赌博等有关的非法服务,相关的交易行为很快就会被大数据捕捉到,从而列为重点的扫黄对象。

如果不赶快悬崖勒马,很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三、如何规避风险

1、谨言慎行

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互联网当中,谨言慎行都是有好处的。

有些人觉得,网上谁都不认识谁,所以说起话来没个把门儿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在与别人聊天时,总是喜欢用一些淫秽的字词,这样的行为风险非常大。

如果想要规避风险,就必须谨言慎行,不要在网上乱说话,乱用词。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谨言慎行除了要控制自己的言语之外,也要控制行为。

如果要在社交软件上转发或者分享某些内容,一定要确保这些内容是健康的,合法的。

如果是关于色情、赌博等内容,不仅不能转发和分享,还要尽快删除,有必要的话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2、遵守法律法规

对于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来说,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触碰雷区,这才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只要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法的行为,自然不会被处罚,也不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平时上网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下载软件,浏览安全的网站,如果发现不好的内容,应立即屏蔽,不能随意浏览或者下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以免被他人盗用,从事违法的活动。

3、学会分辨不良信息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特别多,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一旦被他们误导,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所以应该要学会正确分辨,千万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刺激而损害了自己长久的利益。

有些不法人员在网上发布诱导性很强的广告,我们不能轻易点开这些广告,更不能向他人展示。

4、提高法律意识

作为现代人,受过的教育应该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对于法律自然也有一定的认知。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如果不想成为“扫黄”的对象,那么就应该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也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千万不要由着自己的好奇心胡来。

总结

大数据扫黄的出现确实可以很好的净化网络环境,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大数据“扫黄”来了?若符合以下特征,你有可能已经“涉黄”了!

它就如同天眼,随时随地都能监控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

所以,大家应该要时刻约束自己,千万不能任意妄为。

当遇到不良信息时,也要保持坚决抵制的态度,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