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淮阳 古韵今辉文旅旺

作者: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公园里游人如织。在公园3号驿站,马郝君和她的家人分外忙碌。首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马郝君,这位因在2023年以41万元拍得太昊陵广场最佳摊位的“压缩馍女神”,再度以26万元的竞拍价成为太昊陵广场摊位龙年拍卖会上的标王。

“淄博烧烤、‘尔滨’冻梨、天水麻辣烫……淮阳的压缩馍比他们还要出圈!”马郝君自豪地告诉记者:“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每年人流量都很大。今年农历二月二当天,压缩馍就卖了10多万元,周六周日每天销售额能达到五六万元,26万元的摊位费十天左右就能挣回来。”

古庙会传递新魅力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淮阳区都会迎来一场春天的盛会。太昊陵庙会今年首度更名为“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这种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的古庙会,曾以“单日参观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而太昊陵人祖祭典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2万元、98万元、41万元、26万元……自2021年以来,巨大的人流量使得太昊陵广场的每一个摊位都炙手可热,最高竞拍价也超乎人们想象。今年的摊位拍卖会上,198个摊位引来近千人报名参加竞拍,其中不乏年年参加竞拍的老面孔。

“游客增多,存在更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太昊陵朝祖会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举办时间更是长达一个月,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量释放出更大的消费可能性。”周口市淮阳区太昊伏羲始祖旅游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淑文说。

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特色非遗产品和民间娱乐活动同样引人入胜。泥泥狗、布老虎、压缩馍、抬花轿、担经挑……四方游客置身其间,或争相购买,以作留念;或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非遗展演都是国家级的,让人大饱眼福;家乡的文旅文创手工艺品各具特色,令人爱不释手;小吃大赛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夜游龙湖烟火气很浓。”家在太昊陵附近的市民李致远说,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说起今年的庙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很惊艳,“家乡变化很大,古庙会传递出新魅力,给人的感觉特别震撼。”

今年“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以“逛千年庙会·观非遗展演·至商通四海·学明理增智”为主题,举办了多场系列活动,其中包括:“第一届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2024·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周商大会——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河南周口伏羲书展——千年古庙会·时代新气象”等系列文旅活动。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四川清音、青海花儿、绛州鼓乐、少林功夫等一大批国家级非遗精品,通过首届周口伏羲文化旅游节与观众见面;豫剧、道情、二夹弦、太极拳等众多河南本土精品文艺节目,在太昊陵广场进行集中展示……连续两年举办的“伏羲书展”更是让很多游客眼前一亮。名家名作、文学经典、少儿图书等种类丰富的图书让人目不暇接,综合区、青少年区、特色区,淡淡墨香吸引着众多读者驻足。逛庙会、买特产、品小吃,游客沉浸式逛庙会的同时,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品尝到了文化大餐,传统文化“活”起来、文旅消费“旺”起来。

淮阳处于“豫东南精品文化旅游长廊”旅游资源最富集的黄金地带,近年来,淮阳不断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互促发展。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优化文旅消费环境,丰富文旅消费业态,培育文旅消费理念,引导文旅消费行为,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努力使文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惠民利民的新力量。

“2024年2月6日,以太昊陵为核心景点打造的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了绿色生态旅游‘淮阳样板’。”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雷铁梁介绍,2022年以来,太昊陵景区和广场均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今年的旅游节以太昊陵广场为核心,辐射画卦台、龙湖风景区、陈楚古街、东关村、润德商场、姓氏文化城等文化、旅游、商贸单位及街区,形成以观光、餐饮、购物、民俗娱乐、非遗体验等元素为亮点的综合型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文、商”全方位体验。

“串珠成链”打造全域旅游

与太昊陵仅一路之隔,是淮阳区首次设立的综合性、智能化游客中心,具备引导、服务、讲解、集散、游憩、医疗、邮政、停车等多种服务功能,软硬件设施更加完善,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新地标”。位于龙湖西岸,与太昊陵相呼应的伏羲文化公园,占地近千亩,是一个集生态科教、文化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

为推进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淮阳区积极举办“中华伏羲文化”系列活动,加快打造以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为主线的文化旅游产业走廊。新设立的旅游区推出了3条旅游线路,把太昊陵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完美结合起来。淮阳区还创新开展中华伏羲文化淮阳元宵大型灯会、西柳湖“乘船夜游”、非遗表演和非遗文化传承展示等各类夜游、夜娱、夜购活动,持续激发夜经济市场潜力,淮阳也迎来了“文旅全境、全域旅游”的春天。

2023年朝祖会期间,淮阳区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15.5万人次,门票和游船船票收入3175.8万元,其中进入太昊陵游客105万人次,门票收入2791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羲皇故都朝祖会招商引资专项活动集中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额72.3亿元,淮阳文旅优势转化为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文旅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成为淮阳区的支柱产业。

淮阳区伏羲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力介绍,淮阳区今后还将持续挖掘消费潜力,依托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延长娱乐场所营业时间,继续打造1—2个夜间经济街区,鼓励增设体验式店面,有效刺激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带动消费市场扩大升级。

当前,“七个新淮阳建设”如火如荼,新时代的淮阳迎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淮阳区探索“以节会为媒、文化搭台、消费唱戏”的旅游节经济模式拉动消费,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更为建设“道德名城魅力周口”贡献了淮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