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次对美国的访问,从安排到议题上,将会是美日关系一次质的飞跃。在美国多处力不从心的角度来看,日本向美国的投靠就是要通过贡献自身科技、经济、军事能量,将两国关系从“美矛日盾”模式转型为“不朽同盟”。
岸田以“国宾”身份和拜登举行高峰会,还有一个安排是11号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中演讲。这个安排对日本来说极不寻常,是继2015年安倍晋三以来,再次有日相受到这个规格的接待。而在安倍之前受邀到美国国会演讲的日相,上一个还是1961年的池田勇人,再往前也是吉田茂和岸信介。安倍则是第一位受邀到“参众两院联席会议”演讲的日相。
拜登第一任3年半,只邀请了4位国家元首以“国宾身份”访美,2022年的马克宏、2023年的尹锡悦和印度总理莫廸,以及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从分布来看,多与印太和中国议题相关。
根据日方透露出来的消息,此次美日峰会的基调将“不会处理历史议题”,强调将会是“放眼未来”的美日关系,主旨是两国间的“不朽同盟”,将日本永远绑上美国大战车。
纵观历史脉络,相对于“七二体制”是日本与中国建交、与台断交,选择以经济为国家利益主轴的思维模式,“一五体制”则是当代日本的转折点,宣示日本将从“安全保障”的视角来作为国家利益主轴的思维模式。
安倍在2015年4月在美国国会演讲时,主轴有两个,一是主要在清理日本二战的包袱,包括日美间“难以言说的二战情结”,所以他邀请了两国在二战时硫磺岛战役的相关人士来见证他的演讲。二是他将演讲主题定为“迈向希望的同盟”,以彰显美日的关系,向世界宣示日本将会和美国一起承担世界自由与民主的责任。
关于主轴一,就包括当年8月14日发表的“战后70年谈话”,表明日本对二战的歉意并表示日本将来不必再道歉;2016年5月日本举行的G7峰会,他邀请了奥巴马前往广岛和平公园献花;2016年12月,安倍前往夏威夷珍珠港相关设施及公墓献花、致意。这些安排的目的就是要清理两国间说不清、理还乱的民间情感伤痕。
关于主轴二,就包括2015年7月和9月,分别在日本众参议院通过新修改的和平安全法制;2016年8月提出的“自由且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
可以说,安倍在2015年访美时的提出的美日关系可以称为一个“希望同盟”的主轴,在那之后他的一连串施政与作为也是以此为目标。
而那段时间,岸田文雄正是安倍第二次政权起始时的外务大臣,任期长达4年7个月,根本上算是那段时间美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当事人,他比谁都清楚美日的“历史议题”已在安倍手上“完结”,这是安倍留给日本的政治遗产,因此岸田自然不必再去“回头”吹皱春水。
在印太战略部份,特朗普在2017年提出,直到2021年拜登上台,予以继续,目前仍是美国的国际战略核心。日本方面,2020年9月菅义伟接任首相后,也是持续朝着印太战略的路径前行,甚至说服拜登政权接受印太战略持续作为美国的国际战略。而在乌俄冲突后,从岸田口中出来“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的叫唤,更是将“自由且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推到全球。
在日本自身改革与对外作为上,除了2022年修改的防卫三文件,将军费一举提到至GDP的2%,让拜登政权大为赞赏外,岸田本身与两任的外相,也就是林芳正和上川阳子,绕着地球仪飞,特别是在针对全球南方国家部份,目的就是推动“印太战略”。此外,在防卫装备上借着“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持”计划,无偿提供印太地区、特别是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巡逻艇等装备,在印太战略上不断织网。
日本通过这些表现,地填补了美国国力衰退的空缺,更是展现出跟美国前所未有的团结与跟随。这是在这个基础上,岸田此次访美的基调,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现美日两国在“全球化议题的领导能力”,以及“朝向未来的关系强化”的意志。这就是此行不再处理两国过去关系,而是定调为“不朽同盟”的背后逻辑。
预期处理议题从岸田访美的主要陪同人员可以看出,包括上川阳子外相、盛山正仁文部科学相、经济产业大臣斋藤健、国家安全局长秋叶刚男等人。高峰会预期会处理的主要议题就包括:
一、安全、军事方面:
1.美日军指挥系统合问题:这主要是因应日本将在2024年底成立“统合司令部”之后,日美双方的指挥协调事宜,也包括了美国印太司令部与在日美军司令部的权限与指挥事宜。
2.建立防卫装备品的共同生产体制: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日前在演讲中,亲自证实此议题。坎贝尔说,这是从全球疫情得到的教训,在军事方面的供应链也是要有所因应。
3.美国驻日船舰将在日本就地修整,特别是补给舰或运输舰等可以不用千里迢迢拉回美国整修,有利于美日的机动应变。
4.在推进“自由且开放的印太战略”方面,主要会处理澳英美安全协议AUKUS事宜,这是国安局长陪同最主要的目的。由于日本还是有“非核三原则”的限制,因此在AUKUS课题上将不会碰触“核潜艇”,但相关的技术合作、对潜艇作战或网路作战的能力加强等,则是可以合作推进的事,也就是推进“去核版”的AUKUS。
5.在共同声明中,要再度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防卫范围内。
二、科技、太空、绿色能源方面包括:
1.月球:两国共同合作推动“阿提米斯计划”,预期在2026年完成两国航天员在月球登陆进行探查活动。
2.火箭发射的“太空港”计划:美日计划联手合作发射火箭的太空计划,希望能在日本的“大分县”也能发射美国的宇宙飞船等计划,也预计提供800万美元的基金来促进两国学生交流。
3.AI技术:预计成立产官学的架构,并提供1.1亿美元的经费来推动研究计划。
4.量子、5G等技术开发合作。
5.绿能:这部份牵涉到拜登最关切的气候变化、零碳排放、绿能发展,以及日本产业转型的重大关键,还有产业链布局印太区域等事宜。
由于科学相关的领域,在日本由文部科学省主责,这就是为什么盛山正仁大臣要陪同的原因。
三、国际关系包括:
1.中方严重关切的台海:美日这次不会讨论“台湾”议题,但预计也会将“维持台海的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放入两国共同声明中。事实上,包括军事上、国安上、外交上相关议题的讨论,相当大的部份都是以“台湾有事”、“台海安全”为前提下的议题开展。
2.QUAD、东亚南、AUKUS:岸田在4月3日接受专访时透露,他观察拜登政权在印太地区的处理,过往美国是以多个双边关系为主的处理方式,现在则是转向多个网络架构的方式,这将是此行要再确认的事。
3.东南亚:两国将加强与东南亚的合作,除了对抗中国外,还有在经济安保、半导体及矿产上的合作。
4.乌俄冲突和加沙地带:在美国国内由于共和党对持续援助乌克兰有所犹豫,拜登也特别需要日本来持续支持。上世纪石油危机以来,日本都跟中东各方面保持良好关系,这也是拜登要利用的地方。
四、岸田拜访北卡丰田车厂
特朗普可能回锅,岸田政权选择此行,到北卡罗莱纳州的丰田汽车厂进行参访,目的是在暗示日本对提供美国就业人口及经济的贡献。
美、日、菲部分:
为了配合此次国宾邀请,美国也邀请了菲律宾的小马科斯同时访美,4月11日举行美、日、菲三方会。
事实上,就在美日菲高峰会举行前,美日菲澳四国防长4月6日发表共同声明,表明将于7日在菲律宾周边海域进行四国海军“首次”共同训练,课目包括对潜水艇作战等,并暗示训练将会成为“例行性”演训。
严格讲,这是美日菲三方高层的第二次会议,第一次是2023年9月在印尼举行的东盟会议时,由哈里斯、岸田与小马科斯进行。这次提高到由拜岸的高度,重视程度不可言喻。
美菲方面,在小马科斯上任以来,关系急速加温,不仅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增加到9个,拜登政权高层包括布林肯、奥斯汀等人都曾造访,两国海军更是多次在南海共同巡逻,挑衅中国的意味浓厚。
而日菲方面的进展也是中方高度警惕部分,不但小马科斯跟岸田实现互访,日本更是提供菲律宾多艘大型海巡船,事实上,目前菲大型海巡船都是日本人给的,人员也是日本训练的。为了让日菲军队能方便相互往来的“相互准入协定”也在商谈中,通过只是时间问题。
岸田访美,搭配召开的“美日菲元首峰会”,都彰显出“美日同盟”在内容上,从过去的“美矛日盾”的模式‘已彻底’转型为“攻守同盟”的关系,因此相应要协调的事项自然也就更多。日本要替美国分担责任,借此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迈向“正常国家”,这才会是岸田此次会以“不朽同盟”作为在美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中演讲的主轴。要放虎出笼,但绳子仍牢牢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