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作者:第一现场

现在小学生写作业,熬到很晚,已经不是个案,很多都是常态!真的,那夜空中的点点灯火,除了刷短视频看剧的,可能就是娃在写作业的!

有人说,这是没写完作业的,你等写完了,就开心了,真的吗?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您看看,这都折磨成什么样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喜讯传来,最近,广西南宁一所小学推出教学新规:超过晚上9:30,写不完的作业也不用做了,学生要安心休息。即使未能完成作业,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校方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孩子们获得充足的休息。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熔断”的目的是什么?

强制“熔断”写作业时间,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的初衷挺好!孩子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不但课没听明白,身体健康也受影响。对此,光明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就认为:这个规定,代表着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理念。学生的身心健康,比作业和成绩更重要;通过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来提升学习成绩,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但是,很多家长也担心,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我驱动力不同。如果到点就不用写作业了,会不会让部分学生故意拖延、得过且过呢?这样一来,不利于善始善终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消解了作业巩固提升、查缺补漏的作用,可能会拉大学生间的差距。

作业“熔断”之后,家长也担心!

还有,这个小学是这么规定了,是素质教育了,请问,旁边那所小学没这规定,还得写完作业才行。人家到时候考试成绩好了,咱家孩子全傻眼了,这咋整?小学的债,要不要用初中三年还?毕竟,还有中考嘛,家长担心呀!

所以在具体实施层面,封面新闻的评论指出:校方只能承诺“作业做不完老师不会批评”,却没有办法穿透到家庭场景内。到点后作业是否要做,最终还是家长说了算。家长担心中考呢!而且现在很多家长,回家还给孩子加码,这都是在家自己卷呢!所以,广州日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如果家长与孩子的焦虑未断,即便早早躺在床上,恐怕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思绪未断,强行熔断,结果可能“剪不断、理还乱”。就怕上了初中,新账老账一起算呀!

小学生作业为啥这么多?

要解决上述担忧,得先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一些小学生,写作业要那么晚?如果是因为无效重复的课后作业过多,或是难度系数过高,就有必要对作业设计进行科学化改革,强调对课业重点、难点的精细化巩固。而不是采取低效、机械化的“题海战术”。

有教育专家说,作业要求是否尊重学习规律,能否高效考察当天的重点学习内容,实现不同难度梯度的合理搭配,同时又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这也是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用心程度的体现。可以说,高质量、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布置方式,才是有效给学生减负的重要前提。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同时,有些学生迟迟做不完作业,也跟学习方法不对、专注力不足等原因有关。比如,回家后不愿尽快动笔,拖到很晚才开始做功课,或是效率不高,不懂得合理分配时间。于是,家长想出了各种办法,去引导孩子。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喜欢打游戏的,就使劲打“游戏”。而且,看电视剧教育娃,也是一招。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一律规定“到点停笔”,可能会人为割裂日常学习的完整性,刚写了一个问题,还没写答案,这就停了,这也不是治本之策。有人说,要“鼓励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自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乐趣而非仅仅是压力。”这说的多好,做起来,你知道多难呀!每年,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气病倒的家长你知道有多少?小孩写作业,太费家长了!

多地试行小学“作业熔断机制”,整顿小学生写作业,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

“熔断”不是目的 效果因人而异

广州日报的评论文章认为:作业熔断本身更像是一个被动的保护性措施,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摆脱海量作业的束缚。正如股市熔断后仍会继续交易一样,作业熔断之后,得想办法让课堂成为吸纳知识的“主战场”。

各科老师,都得适量布置。因为你自己认为的不多,加在一起就好多。孩子,能在学校完成的,别拖到家里。老师得多费心!作业熔断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而且是效果因人而异的手段。家长,你愿意用这个手段吗?

来源:《第一现场》

继续阅读